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模拟题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2.区域开发:开发利用区域所能支配的资源(包括区内资源和可以利用的区外资源),建立高效的经济结构,消除经济发展障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3.城乡一体化:指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既是一个城乡融合的理想模式,也是一个长期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两个基本特征——经济上整体协调和空间上整体协调。4.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生态产业是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生态产业,横跨--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定义在后面)5.生态城市:将城市置于生态系统之中,把人的活动看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强调自然界其它生物和各种生态支持系统对稳定生态系统的意义,把人类活动统一到生态系统的复杂循环之中6.走廊城市:走廊城市是一种新兴的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是城市走廊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新发展。走廊城市不仅强调空间形态上的线状发展特征,而且更加强调城市群交流的效率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功能的整合。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经济利益同向增长、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8.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UrbanSystem),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9.城镇体系规划: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10.城镇规模结构:指区域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规模分布特征,是城市在地域上组合形式与分布情况。11.城镇功能组织:指按照城镇职能结构形成完善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化战略中对城市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确定合理的中心城市体系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12.城镇空间组织:指按照城镇地域空间结构形成完善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化战略中对空间城市化的基本要求,提出城镇空间规划及其操作方案,包括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13.纳克斯陷阱:发展中国家贫困是由于经济落后、收入太低,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过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造成贫困恶性循环。14.城镇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15.梯度开发模式:区域开发中,应该利用客观的经济梯度推移机制,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地区间的经济梯度差,首先把经济基础较好、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作为开发重点,进行重点培植,等到这类地区发展起来了,再依次开发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最后,取得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平衡。16.非正式规划: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一条不完全是官方的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17.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是以雁行形态来进行的。他指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个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18.城市圈:是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单核心的都市圈和多核心的都市圈)。19.城市群:是近代城镇空间组织的一种形态,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了若干数目城镇,它们之间大小规模不等,职能各异,彼此保持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在距离上既相互分离,中间多有隔绿带,又易于交往。20.库兹涅茨法则: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这些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基本上是上升的。然而,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他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收入的差异。二、简答题1.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位?(1)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2)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3)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以上“三导”的效力并不是等同的。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各异,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其它基础设施主管部门对城镇体系规划的职责有别,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三导”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演化发挥效力的程度依次递减,即城镇体系规划定位的层次以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为最高,以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为次,以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为末。2.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是什么?答: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组织结构2.协调和部署影响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确定开发建设管治区划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确定城镇体系组织机制建设方向;4.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要求;5.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3.城镇空间组织的定义与作用意义?答:城镇空间组织的定义:按照城镇地域空间结构形成完善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化战略中对空间城市化的基本要求,提出城镇空间规划及其操作方案,包括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城镇空间组织的作用与意义: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规划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4.简述城镇体系结构与组织规划?将传统的“三结构”规划上升、扩展为包括制定实现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在内的城镇空间组织、城镇功能组织、城镇规模组织规划,并在具体内容上根据政府职能进行相应扩充。5.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1)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资料收集(2)城镇体系规划的步骤(3)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内容: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6.简要说明城镇体系规划基本方法?(1)组织方法:规划是政府行为。城镇体系规划必然是政府协调和引导区域开发的重要手段和决策依据。(2)技术方法:设立有限的规划目标,根据需求、问题、条件,确定规划内容;深入研究发展机制和宏观的、长期性的影响因素,排除短期行为和单方利益的干扰;在规划中增强和发挥工程学科的作用;保证合理的规划弹性,注重多方案比选和技术经济论证。7.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的一般过程地域结构演变的空间动力学机制是什么?答:1独立城镇膨胀阶段(地形、交通、同心圆);2城镇空间定向蔓生阶段3城镇间向心发展阶段4城镇连绵带(区)形成阶段8.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的一般过程?(1)独立城镇膨胀阶段(2)城镇空间定向蔓生阶段(3)城镇间向心发展阶段(4)城镇连绵带(区)形成阶段(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组织结构(2)协调和部署影响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确定开发建设管治区划(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确定城镇体系组织机制建设方向(4)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要求(5)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9.简述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中制定城市化战略主导原则?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中制定城市化战略主要从体制、政策、宏观经济、资源环境、国际背景等全方位、多角度揭示城市化机制和作用,提出城市化的主导原则,制定城市化目标,确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制定城市化战略还应根据与城镇发展和城镇体系结构建立、完善直接相关、联系紧密、因果明显的原则,有重点的编制城镇发展目标;城市化的基本要求(对于省域以上范围的规划可提出城市化方针);城市化和城镇现代化水平;不同阶段的城镇发展方向等内容。10.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1)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2)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3)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4)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5)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6)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7)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8)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11.城镇体系中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的定义及属性有哪些?城镇体系中所研究的区域经济是指与之对应的区域内各产业之间、城镇之间、经济区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共生互动关系。它具有四个属性:(1)系统整体性(2)空间差异性(3)活动关联性(4)相对独立性区域经济的上述四个属性决定其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及研究的必要性和共同性。当然,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并不是纯专业性的区域经济规划,而是择其纲,确定与城镇体系相对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2.城镇功能组织的定义和内容?答:城镇功能组织的定义:指按照城镇职能结构形成完善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化战略中对城市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确定合理的中心城市体系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城镇功能组织的主要内容:中心城市体系规划,确定中心城市的不同等级;提出应发展的现代城镇功能;确定中心镇、一般镇发展布局的原则、标准和中心镇设置方案。13.城镇规模组织的定义和内容?答:城镇规模组织是指按照城镇规模结构形成完善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化战略中对城市规模的基本要求,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提出相应的引导、控制政策。城镇规模组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优化原则和方案;确定主要城镇的规划人口指导规模;确定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等。14.城镇体系支撑系统的定义?答:城镇体系支撑系统是指与城镇体系建立与完善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等。15..城镇体系支撑系统发展理论有哪些?答;(一)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该理论认为遍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公共设施投资,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为直接生产部门提供外部经济效果,从而达到收益递增的目的。(二)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该理论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经济学的角度:利用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三)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该理论认为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16.优势区及其基本功能?在区域内,资源或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存在差异,经济基础也存在差异,因此,各个地方的区位条件是不一样的。受资源供给有限性的约束,区域开发应该选择出优势区位作为开发重点,对其进行倾斜或集中投入,促进其快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周围地区扩散。通过不同阶段的优区位开发,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开发过程中,具有优势区位的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密集地区;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或人口集中的地区。17.增长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支配效应。二是乘数效应。三是极化与扩散效应。18.增长极具哪些特点?从产业发展看,增长极是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从空间角度看,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从物质形态上看,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19.请说明不平衡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其战略主张:不平衡开发战略的理论根据是: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产业之间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该战略主张,区域开发要集中力量率先发展关联
本文标题:福师《城镇体系规划》模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1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