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联考考试试卷,其中1-25题为选择题,26、27、28题为综合题。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本试题重点考查点为:河流外力作用、气候、气温、气压变化分析、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形与降水量变化关系、剖面图判断、等温线判读、内外力作用、地球自转及公转意义、气候、日落方位判断、等高线地形图、地质剖面图判读、霜冻线分布及成因分析、天气系统、地形特征差异描述、港口和机场区位分析、自然环境特征、河流水文特征、绿洲分布特点及成因、风力发电等,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图文资料丰富,设问较好,题目灵活,难度适中,选择题与综合题相对均衡,题量适中,整体质量较好。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文】E2“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2.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A.地势较高B.地形平坦C.降水较少D.风沙较大【知识点】本题考查河流外力作用。【答案解析】1.C2.B解析:1题,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可知,甲为河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A错;乙处为河流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所以不可能看到大量鹅卵石,B错;②到③河流“裁弯取直”,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使得河流流速快,导致河道改成直线,C正确;丙地地形平坦,不会发生滑坡现象,D错。2题,牛轭湖多发生在地形平坦,河道弯曲的地区,所以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地形平坦,B正确。【思路点拨】熟悉“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及准确解读“牛轭湖多发生在地形平坦,河道弯曲的地区”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C4读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回答3-5题。123456789101112甲降水量11610555.549.250.225.463.885.999.6222343365月均温26.126.92829.430.530.630.129.929.628.226.726.1乙降水量58.272.7128245.6392.4184.9121.9119.5245.4365.4414.4175.3月均温26.626.927.728.228.327.927.627.627.52726.726.680°10°甲乙①②3.对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夏半年受海洋影响大B.甲地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C.乙地冬半年受海洋影响大D.乙地的年降水量多于甲地4.下列选项中,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与乙地最相似的是A.孟买B.新加坡C.伦敦D.罗马5.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A.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半年B.②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C.①河冬半年易出现凌汛现象D.流速①河较②河慢【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答案解析】3.D4.A5.D解析:3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甲地气温夏半年高于乙地,说明受海洋影响较小,A错;甲地年均温较高,B错;乙地冬半年气温较低,说明其受海洋影响小,C错;根据表格降水量信息可知,乙地的年降水量多于甲地,D正确。4题,乙地最低气温在20℃以上,降水季节变化大,结合选择项可知,只有孟买符合条件,A正确。5题,根据表格降水量信息可知,甲河流汛期在冬半年,乙河流汛期在夏半年,A错;根据图中水系特点可知,该地中间高,四周低,所以②河的流向为自东向西,B错;该地区为热带地区,无结冰期,所以①河冬半年不会出现凌汛现象,C错;②河短小,说明地势落差大,所以流速①河较②河慢,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对表格信息提取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题文】C1下图为北京市2014年10月28日08时至11月2日08时的露点温度及气压变化曲线。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读图回答6-7题。6.从上图可以看出A.气压越低,露点越高B.30日8时,北京气温高于5.7℃C.气压白天高,夜间低D.水汽含量越高,露点温度越低7.冷空气影响北京的大致时间是A.30日8时B.31日8时C.1日8时D.2日8时【知识点】本题考查气温、气压变化分析。【答案解析】6.B7.C解析:6题,从图中信息可知,30日8时,北京露点温度为5.7℃,根据“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可知,水蒸气变为露珠有放热过程,所以气温要高于露点温度,因此30日8时,北京气温高于5.7℃,B正确。7题,从图中信息可知,1日8时,露点温度骤降,说明其气温降低幅度较大,同时气压升高,说明此时北京受冷空气控制,C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露点概念及图中数据变化、熟悉冷空气对气温、气压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题文】F2阿尔泰山的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且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生活在该地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每年的3、4月份,从准噶尔盆地出发,向着阿尔泰山挺进(如图所示)。回答8-10题。8.冬季牧场在A.①B.②C.③D.④9.在四季转场的放牧过程中,最不缺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热量高低B.降水多少C.地下水深浅D.坡度大小【知识点】本题考查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解析】8.A9.B10.B解析:8题,气温随着山脉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冬季时,山脚下海拔低,气温较高,适宜放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海拔高度最低,气温较高,适合冬季放牧,A正确。9题,该地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因此在四季转场的放牧过程中,最不缺水是夏季,B正确。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降水量不同,植被分布的下限高度不同,B正确。【思路点拨】熟悉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F2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11.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1500-2500米B.南坡2500米以上C.北坡500-2200米D.北坡2200米以上12.甲河属于A.长江流域B.淮河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13.乙河谷从成因讲,属于A.流水侵蚀谷B.冰川谷C.风力侵蚀谷D.断层谷【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与降水量变化关系。【答案解析】11.B12.A13.D解析:11题,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南坡2500米以上,如图所示:12题,根据经纬度信息和山脉海拔高度可知,该山脉应该为秦岭,甲河流在秦岭以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A正确。13题,根据12题分析可知,该山地为秦岭,乙河流位于秦岭以北地区,应该为渭河谷地,其形成原因为地堑,属于断层构造,D正确。【思路点拨】正确判断该山地为秦岭及熟悉我国地形分布及成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A214.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判断从甲乙丙丁四个方向看到的景象,分别是A.②④③①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③①②④【知识点】本题考查剖面图判断。【答案解析】14.C解析:14题,本题实质考查剖面图,根据图中等高线画出剖面图可知,从甲乙丙丁四个方向看到的景象,分别是②④①③,C正确。【思路点拨】熟悉等高线判读方法及剖面图画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C4M215.下图为我国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甲、乙两处气温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正确的是2824282828242424242424248162488甲1616816161624乙28242424242416162424282824241624A.甲:8-16℃,太阳辐射较强B.乙:16-24℃,夏季风影响C.甲:0-8℃,海拔较高D.乙:8-16℃,纬度较高【知识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判读。【答案解析】15.C解析:15题,根据图中轮廓图可知,甲地位于黄河的发源地,其地势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在0-8℃之间;乙地位于柴达木盆地内,夏季该地地势较周围地区较低,气温较高,在8-16℃之间,C正确。【思路点拨】准确判断甲和乙地地形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E2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16-17题。16.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17.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石灰岩、溶洞①、天坑B.天坑、溶洞①、溶洞②C.溶洞②、溶洞①、石灰岩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①【知识点】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答案解析】16.B17.A解析:16题,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当地壳抬升时,河流侵蚀能力增强,A错;根据题目信息“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溶洞①、溶洞②、天坑都属于石灰岩在水平状态下形成的,属于可以推断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B正确;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深,C错;该处降水偏多,所以溶洞发育,D错。17题,先有石灰岩,后有溶洞、天坑、地下河发育,而且越靠近地表,其形成时间越早,所以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②、溶洞①、天坑,A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对图中信息和题目设问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题文】B2B3假如黄赤交角为90°,回答18-19题。18.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年变化都一样B.一年中的天数,将会缩短一天C.各地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并且都能看到极光D.各地都有直射,极昼极夜消失19.地球上的气候肯定发生变化,其中可以断定的是A.风带、气压带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做全球性的移动B.两极的冰川范围扩大、浮冰增多C.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加大,季风环流增强,全球降水量增多D.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将显得不明显【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及公转意义、气候。【答案解析】18.D19.D解析:18题,假如黄赤交角为90°,那么太阳直射点每年在90°N——90°S之间来回移动,所以各地都有直射,而寒带消失,导致极昼极夜消失,D正确。19题,假如黄赤交角为90°,A、B、C选择项描述的现象可能发生,但不一定能够断定,但可以断定的是,由于黄赤交角为90°,全球各地都有直射现象,所以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将显得不明显,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熟悉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题文】B3每年5月28日日落时,阳光洒满曼哈顿所有近东西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悬日”景象。(左图为曼哈顿街道示意图,右图拍摄于左图M地)。回答20-21题。20.5月28日傍晚,站在十字街口,若想看到悬在街道尽头的落日应面向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1.下列时间到达曼哈顿的游客,有可能在日出时看到“曼哈顿悬日”的是A.1月8日B.7月12日C.10月10日D.12月17日【知识点】本题考查日落方位判断。【答案解析】20.C21.A解析:20题,5月28日,太阳知识点位于北半球,曼哈顿昼长夜短,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所以若想看到悬在街道尽头的落日应面向西北,C正确。2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曼哈顿街道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论上曼哈顿6.22昼长与12.2夜长相等,所以6.22日落方位与12.22日出方位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5.28-6.
本文标题: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2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