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附件2: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构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培养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主持人:叶国丰主持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讯地址:杭州滨江区滨文路470号邮政编码:310053联系电话:0571-8776476113906515261传真:0571-87764761电子邮箱:YGF65@sina.com合作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负责人: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负责人:杭州道禾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杭州泛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浙江省教育厅二○○四年二月制2一、简表项目名称构建“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培养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是否招标项目项目简况起止年月2008年9月——2010年12月姓名叶国丰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年1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副教授/系主任最终学位/授予国家/邮政编码310053学校名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学校电话0571-87764761通讯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70号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海报设计230包装设计185商业店面与橱窗160主要教学工作简历2001年至今毕业设计高职学生180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8国家级精品课程《商业店面与橱窗设计》进行中2008省级精品课程《包装设计》进行中项目主持人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2007以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已结题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724121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何添锦女1964.12教授浙商职院运行、管理机制研究周保平男1969.03副教授浙商职院课程改革徐同林男1974.02讲师浙商职院运行管理窦珂女1969.11助理研究员浙商职院调研分析项目主持单位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商亚东男1965.01讲师浙商职院工作室建设3陈静凡男1979.07助教浙商职院工作室建设俞伟忠男1980.10工艺美术师浙商职院实训基地建设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5325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吴继新男1953.08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方案指导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虞建中男1958.06高级工程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方案试行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沈曙男1950.05工程师浙江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工作室合作单位:浙江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陈君男1968.03副教授杭州道禾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工作室合作单位:杭州道禾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周海峰男1969.04工程师杭州泛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工作室合作项目合作单位主要成单位:杭州泛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4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全球的创意经济每天创造出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两倍,比制造业快4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要求。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了社会对艺术设计创意人才的需求和重视,艺术设计行业占有创意产业很大份额,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大产业。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巨大的市场,使得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与行业密切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艺术设计工学结合研究及实训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关系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新需求。本项目的立项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满足浙江经济发展对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从市场背景的角度看,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繁荣使得创意产业潜力巨大,前景看好是毋庸质疑的。但从国际横向的角度比较来看,我国从事创意设计产业的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能满足创新型社会的要求。目前这个选题正切合时机,对推动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将具有积极的意义。本项目的实施完成,能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紧缺的高技能人才。2、改革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传统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视系统性教学,重学科教学、轻职业技能的培养。其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途径也只是模拟的多、项目驱动的少,立项的意义与研究价值是把“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作为艺术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与切入点。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其实践性与应用性强,能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是今后艺术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总趋势。其研究成果对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实训基地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3、深化课程改革,将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5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引进艺术设计行业专家参与工作室教学,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实现新经济时代创意人才的培养目标。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尤其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艺术设计领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随着人们对艺术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大,艺术设计创意人员也在增多,艺术设计类专业正在迅速发展和崛起。但是,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观念上与方法上的差距,整体水平亟待提高。艺术设计是每个公民都应关注的大众艺术。让艺术设计的理念成为每个人的行动尺度,才可能创造出一个具有高品质的生存空间。对于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国外某些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等都已比较成熟,而国内只有极少数院校正处在尝试与探索中,而且方式方法各异,尚处在初步摸索阶段。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工作室”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还仅仅处于概念界定、内涵解剖等层面,尚未发现有学者从操作层面研究“工作室制”的实施与管理,将“工作室”制引入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2)大多数研究成果往往忽视了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实训基地价值仅定位于实践操作场所,服务于虚拟课题,全真性不强,更新能力较差,不能与社会实际同步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本项目研究将填补以上研究空缺。6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改革内容与目标1.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意产业人才为目标,创新基于任务引领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2.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为主线,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与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3.以实战型教师为主干,建成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4.以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为基础,建成设施先进、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项目开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成为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的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5.以服务浙江区域经济为根本,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和资质鉴定,为相关院校与地区提供对口支援。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运行及管理机制问题。在引入企业的工作上将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建立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互惠互利机制。这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过程监控问题。在“工作室”制的教学与实施中,实现三方评价,引导企业、教师、学生主动介入,强化过程监控。7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一、具体实施方案(一)基于任务引领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开发。结合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将美术教育同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的艺术教学思想与现代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研究开发“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室(如:广告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工作室、公共艺术工作室等),以各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构建学习领域,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网络状分布的教学平台。各工作室以项目引导的个案教学为特征,既独立又相互渗透,具有融合性、开放性、互动性、可选择性的特征。这种“工艺作坊”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场教学与模拟创业教学特点,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第一,“工作室”制教学要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相应的工作室课程修读学分,通过选课的形式实现学分制的目标管理。第二,“工作室”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依托企业的资源与优势,淡化教室和实验实训室的界限,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训室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完全打破教室和车间的界限,一切教学行为均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教室可以是车间,车间也可以是教室。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转换为“师徒”之间的关系,教师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和了解每位学生,并能和他们展开专业及专业以外的沟通与交流,能更好地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往师生疏离的现象,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第三,每个工作室背后均有一家公司或企业作为依托,“工作室”与企业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企业与“工作室”二位一体,学生进入“工作室”就意味着介入企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就预先进入企业员工角色。由此做到了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近距离,能够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第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建立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培养适应8市场需求、解决学生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校内进行基础素质与专业素质的提高。第二阶段,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以项目引导的专业技能训练,进行职业素质、岗位技能知识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训。第三阶段,主要是基于企业岗位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工作室制”下教学与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各“工作室”实训教学中,实训老师以企业设计师身份参与管理并指导学生,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实际生产过程,定期轮岗,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阶段任务目标职业素质教育、专业课和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第一业知识阶段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设计、管理、施工等的岗位第二技能阶段以项目引导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项目引导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三阶段工作室制生产性实训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表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开发课程体系构建与开发。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按生产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构建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要求为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9图1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职业能力与专业课程开发建设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的开发建设和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学生可在各专业课程模块间自由选课(选模块),打破专业壁垒,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广泛。充分体现出新体系的灵活度与自由度。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如表2。表2课程模块建立一览表(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课程模块教学内
本文标题: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2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