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社会保障概论知识点整理
1社会保障概论知识点整理题型:1、单项选择(10)2、多项选择(20)3、简答4、名词解释5论述1、社会保障(1)定义P4: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这一定义包含四个要点:①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②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依据和保证是相应的社会立法;③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④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处于(2)功能P11:①人民生活的安全网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③社会矛盾的调节器④社会政治的稳定剂⑤此外,社会保障对社会的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结构P4:从保障对象、保障目标、资金来源、给付方式等方面加以归纳,,可归总为三种不同的保障形式,即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它们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此外,还有这三种保障混合的形式以及一些补充保障形式如企业员工福利、慈善事业、互助保障等。2、社会保险P5:(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因为它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即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它所承担的风险也最多,包括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的使他们失去工资收入的生、老、病、伤、残、失业等所有风险。它所占用的资金也是社会保障基金中的最大部分。)(1)含义: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特点:①强制性,通过国家立法推行,要求符合一定条件的领导者必须参加。②互济性,参加者定期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当其中有人遭遇风险而受到经济损失时,可以按规定领到一定数量的保险金,实行风险分担、互助共济。③储备性,参加者按规定缴纳费用作为基金,储存待用。④补偿性,社会保险给予参与者的物质帮助,限于收入损失的补偿,即劳动者在中断、收入中断时才有权得到给付。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利与义务相关的原则,必须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3)社会保险包括的项目:①老年社会保险: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即依法判定其进入老年,解除其劳动义务,由社会给予工资补偿,就是老年社会保险制度,也称年金制度,是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项目。②医疗社会保险:这是指劳动者在患病后,由国家和社会给予免费医疗或给予报销医疗费的制度。③失业社会保险:这是指对那些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给予一定收入补偿的制度。④工伤社会保险:这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因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补偿的制度。⑤生育社会保险:这是对女性劳动者因生育期间终止劳动失去工资给予补偿的制度,是保护女性劳动者的社会保险。⑥残障社会保险:因病或因工伤(包括职业病)致残的劳动者享受残障社会保险待遇。⑦死亡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待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死者的丧事治理和安葬费用,另一部分是对死者遗属的抚恤金或一次性补助。3、社会救助P7:(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保险这道安全网保护不了的人群—社会保险是需要缴费的,而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人是没有能力缴费的,所以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2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贫困现象比较普遍的社会中,发挥其扶贫济困的功能尤为重要。)(1)含义: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2)社会救助的对象:①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是孤儿、孤寡老人、领社会保险补贴仍不能维持最低生活的人。②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③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对于社会救助对象,按具体的人口群体划分,可分为儿童(又分为一般儿童;残疾儿童,如残疾儿、不幸儿童如孤儿等)、老人、残疾人、失业者、病人、患难者、不幸者等;还可按地区划分,贫困地区(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地区,往往被列为救济的地区,即扶贫地区)P7(3)社会救助的内容P8:①紧急救济:是指对上述那些由于多种原因生存遭到威胁、生活发生困难的人们给予的救济,主要是解救贫困,保障他们享有最低生活水平。②灾害预防:是指对因为受到洪水、火灾、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而失去生活保障的人员的救济,也包括对遭受战争之苦的地区和人民的救济,灾害救济不止解救生活上的贫困,还包括生命救助以及灾后重建等。4、社会福利P9:(1)含义: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2)社会福利的类型:①公共福利事业,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兴办的以全体人民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如建立教育、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②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主要是为残疾人、孤儿、生活无着落的老人等具有特殊需要而又无力自理的人举办的疗养院、教养院等。③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这主要是国家为照顾一定地区或一定范围的居民对部分必要生活资料的需要而采取的优惠措施。④上述三种类容的综合。不论是何种意义的社会福利,其基本点都是免费或优惠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服务或现金补贴,给人以实惠,给人以方便,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特点:P9(3)社会福利的内容P9:未成年人福利,未成年人普遍福利,不幸未成年人福利,生活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补助。老人福利,享受这种福利的对象为老龄人,而不论其是否享有退休金。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指在业者和失业者享受的社会福利服务。(4)形式P10:货币形式,如上面所讲的各种津贴,都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服务形式;实物形式。5、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P20:联系:社会保险的建立借助了商业保险提供的原则和技术,二者之间存在共同点,即都是通过共同集资、共担风险,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区别:1)目的不同,前者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证社会安全为目的的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机构不是营利机关,政府对保险财务负有最后的责任,保险金盈余作为保险后备,发生亏损则由国家财政拨款弥补。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双方以契约规定各自的权力和义务,一旦契约履行完毕,保险责任即自行终止。保险公司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国家3财政不予补贴。2)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在劳动者失去生活来源时按规定标准给予物质帮助。商业保险以全体国民为对象,一般险种实行任意投保的办法,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双方均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按保险费缴纳的多少和事故发生的种类,给予被保险人一定的经济补偿。3)权利义务对等内涵不同。社会保险首先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商业保险强调投保人员所缴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表现为“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关系。(经济补偿原则)4)管理体制不同。前者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领导,由社会保险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属于行政领导体制。商业保险机构——保险公司是自主经营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于金融管理体制。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标准,保障水平要考虑劳动者原有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平均的消费水平,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完全以投保人所缴保险费的多少为标准,不考虑其他因素。也就是说,社会保险着眼于“保障”,商业保险着眼于“偿还”。6)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享受的基本权利,属于劳动立法范畴,商业保险是企业的金融活动,合同双方的权益受经济合同法保护,属于经济立法范畴。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各司其职、并行不悖。6、世界各国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可概括为几种类型(模式)?各种类型的特点是什么?P21(1)社会保险型:以劳动者为主体、责任分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互助共济。(2)福利国家型:普遍覆盖,待遇较高,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3)强制储蓄型:自我交费建立个人账户积累基金,无互济性,保障项目单一——只是养老保险。(4)国家保险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保证,以国家扣留和企业提取形成双层保障基金支付保障费用,个人不交费,工会在决策与管理中起重大作用。7、简述世界银行的五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P32(1)零支柱的社会援助性方案。这种方案用一般财政收入或社会保障税保证老年人获得最基本的收入,使之不陷入贫困。(2)与收入具有一定关联的第一支柱。这种方案一般是由政府管理的固定收益式的现收现付方案。(3)强制性储蓄的第二支柱。这种方案一般是完全积累式的固定缴费方案。(4)职业年金的第三支柱。单位(包括公司、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为雇员建立的储蓄方案,一般是基金式的固定缴费方案。(5)自愿保险和居家养老的第四支柱。包括个人建立一个私人储蓄账户,以储蓄更多的资金(可能会有相关的税收优惠),以及家庭方案和为无业家庭成员遗属支付养老金的方案。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P39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管理体制集中统一、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建立起适应多种经济形式的劳动者,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P40(1)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新模式。(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的医疗保险体系。(3)完善就业保障制度。(4)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营与监督水平。(6)建立和完善居民住房保障制度。(7)推动和加快社会保障的法制化建设。9、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P42:是国家和社4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10、社会保障基金基本来源P45: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基金由政府、雇主和雇员三方分担。除此之外,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赞助,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和互助储金会等也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1)政府财政支持: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可以概括为三种方式:财政拨款、实行税收优惠或让利、承担社会保障管理费用2)雇主与个人缴费:雇主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方式就是为其雇员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障费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定社会保险制度通常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二是社会成员在享受有关社会福利尤其是社会服务时,也可能需要承担有限的付费义务3)社会筹资:社会捐赠和发行彩票。社会捐赠是许多国家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一个非正式的却又非常流行的渠道,其特点时以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以自愿捐献为基本特征,由民间慈善公益团体负责征集并用于各种社会救助与福利事业。发行福利彩票是许多国家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经常性渠道,它完全由公众自由参与,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兴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如安老、助孤、扶优、济困等,是对政府社会保障基金尤其是社会福利基金的重要补充。4)其他渠道:社会福利服务收费,基金运营收益,发行特种国债,国际援助等。11、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P50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在投资时往往把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同时遵循收益性原则、分散投资原则并兼顾流动性原则,力求在保证基金投资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收益最大化。1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P52:是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和,它规定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各级之间、国家同企事业单位之间有关社会保障管理的权限、职责等,是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内容。14、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及其特点P66:(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2)政治、社会结构;(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4)历史、人文等特殊原因
本文标题:社会保障概论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3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