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清流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I卷)一、选择题:(满分50分,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看,春秋时期“楚王问鼎”的故事从根本上反映了A.楚王公开向周王挑战B.分封制受到公开挑战C.封建制度逐步确立D.当时政局非常混乱2.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请结合铭文判断,属于秦朝的是A.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B.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C.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D.与张掖(古代郡名,在河西走廊中部)太守为虎符3.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在当时是指A.帝国境内所有公民B.仅指原帝国境内公民,不包括外邦自由民C.除奴隶外的自由民D.奴隶主贵族阶层4.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段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①将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②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④将反清与反帝有机结合在一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5.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上述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周恩来重视军队建设B.周恩来忽视军事装备的作用C.周恩来认为军队是取得胜利的根本D.中共实行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6.下列人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是①英国下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英国内阁成员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革命是由于资本主义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偶然性8.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表述: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2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10.下列有关“冷战”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②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出台③北约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④不包括经济手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就当今世界形势看,不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欧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俄罗斯国内形势好转D.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12.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则殖民案例说明()A.自然灾害是导致海外殖民的最重要因素B.海外殖民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C.海外殖民扩展了希腊人的活动地区D.海外殖民导致了民主政治的建立13.伯里克利在一次公众演说中曾这样阐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演讲要义的是()A.奴隶和外邦移民能够积极参与民主政治B.各级官职向一切人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C雅典的民主制是最好的政体,适合一切地区D.公民获得了平等参政的机会14.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古罗马法()A.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B.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C.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D.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15.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这部法律是()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自然法16.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因为这种法律不是人类特有的,而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不论是天空、地上或海里的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法是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B.自然法是自然存在的、永恒不变的规律C.人定法是根植于自然的最高理性D.自然法是人定法精密化的表现17.“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A.国王B.内阁C.议会D.首相318.当1781年美国《邦联条例》正式生效后,英国声称,无须把美国当作一个国家放在心上。当邦联国会要求英国相应派出公使时,英国政府蔑视地问道:“是派出1个还是13个?”这表明()A.美国仍然是英国的敌人B.美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C.邦联制削弱了中央权力D.邦联国会没有外交的资格19.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订之前,参与起草宪法的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等到签署仪式完成以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下列与“日出”含义不相符的是()A.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了专制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宪法给予印第安人、黑人奴隶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种族平等20.由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隙潜入的共和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法国()A.封建势力强大B.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C资产阶级妥协D.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巨大21.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22.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3.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24.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425.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26.《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周王室的衰微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D.土地转让的停滞27.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即在满足自我家庭消费的同时,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B.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C.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生产意识D.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28.《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B.土地公有制形成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29.《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谷曰农;巧心劳手成器曰工;通财货曰商。”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A.社会地位B.职业分工C.道德品质D.知识水平30.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31.《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5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传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32.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33.“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措施中属于汉代实行“抑商”政策的是()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②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③市籍制度④通番禁令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34.“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请判断此记载选自()A.《左传》B.《唐六典》C.《宋史》D.《清史稿》35.有学者说:“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6.★以下出现在江南地区的经济现象,发生于明代的是()A.“自沪上工厂勃兴,入厂工作所得较丰,故妇女辈均乐就焉”B.“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家庭所织之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C.“近虽机器纱布盛行,家人衣着仍有自纺自织者”D.“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37.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3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639.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杵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反映明代北
本文标题:福建省清流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3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