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代谢》单元强化训练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代谢》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A.逐渐增强B.逐渐降低C.保持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①②④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⑤3.在温度、光照都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D.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4.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5.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及主要产物是()A.第一阶段、丙酮酸B.第二阶段、二氧化碳C.第三阶段、水D.第三阶段、葡萄糖6.夏天中午植物气孔关闭,CO2吸收量下降,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先减少的物质是()A.五碳糖B.三碳糖C.三碳酸D.蔗糖7.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中参与CO2固定的化合物及固定的产物是()A.RuBP和蔗糖B.RuBP和三碳酸C.三碳糖和三碳酸D.三碳糖和葡萄糖8.主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A.需要消耗能量B.被转运物质由低浓度到达高浓度C.需要载体蛋白D.协助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转运9.淀粉酶能在极短时间内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使麦芽糖发生水解,这体现了酶的()A.高效性和多样性B.催化性和专一性C.高效性和专一性D.催化性和高效性10.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足()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11.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2表示酶促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2中实线是在图1温度a时的生成量.则当温度增加至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A.曲线1B.曲线2C.曲线3D.曲线412.如图甲表示某植物内的光照下CO2的吸收速率、黑暗中CO2的释放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乙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图乙中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D.图乙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①④过程都能产生[H]1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四种化合物中“○”内A所对应含义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B.硝化细菌体内含有甲图中的四种化合物C.若乙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温度a>b>cD.若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某种酶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酶浓度a>b>c14.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此为红细胞膜,其上D糖蛋白会导致免疫反应,说明这些糖蛋白具有抗原的特点B.若此为脑细胞膜,决定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是B磷脂双分子层C.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a和d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Na+、K+D.若此为肝细胞膜,其中的E可看做[H],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水,同时形成大量ATP15.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过程()A.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B.暗反应不需要光C.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糖的过程D.光合作用中能量的传递过程16.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O2和产生A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A.阶段一和阶段二B.阶段一和阶段三C.阶段二和阶段三D.阶段三和阶段三17.蔗糖酶能够催化蔗糖水解.下表是在同﹣温度下研究蔗糖酶和蔗糖浓度对水解反应速率影响的系列实验结果.实验组实验一实验二编号12345678910蔗糖酶浓度0%1%2%4%5%2%2%2%2%2%蔗糖浓度10%10%10%10%10%0%5%10%20%30%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025506565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蔗糖浓度B.实验二中,蔗糖浓度高于20%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C.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有差异,因变量相同D.如果系列实验条件温度升高5°C,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18.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图中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19.将马铃薯块切成两半,各在其上挖个凹穴,穴内外分别放两种溶液,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0.3g/mL的蔗糖溶液,液面一样高.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蔗糖溶液,b是清水B.a是清水,b是蔗糖溶液C.甲中c处细胞吸水D.乙中c处细胞失水20.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21.苹果果形端正、皮薄甜脆、汁多爽口.为了尽量延长新鲜苹果的储藏时间,储藏条件最好是()A.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B.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C.无O2、保持干燥、零上低温D.无C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22.下列科学实验描述错误的是()A.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他的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证明了促胰液素的存在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无法根据CO2是否产生来判断其呼吸方式D.科学家卡尔文用标记的二氧化碳供一种单细胞的绿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23.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部分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B.人体激烈运动时,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胶都能产生CO2C.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光合作用中三碳酸的还原D.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24.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中C、H、0的转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c过程产生[H]时也产生ATPB.甲、乙过程中的[H]转移途径相同C.进行甲、乙过程的环境条件有差异D.c过程需要水的参与25.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Ⅲ的某些反应阶段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B.阶段Ⅰ生成的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二、综合题26.图甲为豌豆种子吸水三个阶段的模式图,图乙为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速率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的曲线.请冋答下列问题.(1)种子萌发一般需要的条件是:.有些种子萌发还需耍光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2)图甲第阶段发生的主要是渗透吸水,理由是.(3)图乙在胚根长出前发生的主要是(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4)由右图可以得出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是:.27.某兴趣小组围绕酶的特性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已知酚氧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比如酚氧化酶可引起果蔬酶促褐变,也是引起果汁褐变的最主要因素.将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分装在甲、乙、丙三只试管内,然后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步:甲试管不作处理,乙试管加入蛋白酶,丙试管滴加强酸物质.第二步:10分钟后,向三只试管内分别加入2mL缓冲液.第三步:再向每试管内加入2mL酚类物质,并观察三只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1)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丙三支试管内的颜色分别为、、.(2)实验分析:试管甲、丙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3)知识拓展:酚氧化酶的合成是否需要酶的催化?;是否需要ATP提供能量?.实验二: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设计以下三种方法方案.各组试管的添加物质鉴定试剂方案一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蔗糖碘液方案二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蔗糖斐林试剂方案三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蔗糖酶和淀粉碘液(4)方案一不可行的原因是;方案三不可行的原因是.28.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和光照等条件适宜,O2、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无氧呼吸不计):步骤一:摘取外型正常、生长旺盛的菠菜叶若干,在叶上避开大型叶脉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lcm的小圆形叶片30片;步骤二:用适当方法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全部逸出,放入黑暗处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待用,此时叶片全部沉在水底;步骤三:取3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然后备放人10片小圆形叶片;步骤四: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片浮起的数量.(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将步骤二中的烧杯置于光照强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结果发现小圆形叶片仍全部沉在水底,试分析其原因:.(3)农业生产上许多增加产量的措施,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来增加产量外,还可以通过.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30.气孔是CO2等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气孔导度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叶面积的CO2相对量,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研究小组探究了植物A和植物B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图1表示温度对植物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1)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A和植物B吸收CO2的差异主要是。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填“A”或“B”)。(2)由图1可知,最适合植物A生长的温度是℃;在M点时,植物A的10平方米叶片5分钟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量约为mmol。(3)图2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凌晨3:00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A和植物B都能完成的是。31.图1表示利用高粱和
本文标题: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代谢》单元强化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4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