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试析“艺术作品的本源”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革命通常认为,海德格尔在1930年思想发生“转向”之后,就基本抛弃了现象学,这从他前后期主要文本的命名中就可以看出来。然而这却与海德格尔本人的看法相悖,他坚持认为自己在后期更加忠实和彻底地坚持了现象学的原则。那么,海德格尔后期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坚持了现象学的原则?一、意识与世界:胡塞尔的现象学提起胡塞尔的现象学,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应该是他在《逻辑研究》和《观念(一)》等著作中反复强调的现象学基本原则——“回到事情本身”。这一原则还有其他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明证性”和“无前提性”等。这些说法的含义虽因不同的语境而略有差异,但其要点无非是强调,现象学是对“现象”的忠实描述,而不是依据某种形而上学或实证科学的前提和原理对现象进行解释。换言之,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即是自身显现或自身给予的一切,并没有某种所谓的本质、本体或实体等隐藏在其后。正是基于这种原则,现象学与一切以往的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早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就已经明确地指出,现象学“自始至终都不包含丝毫有关实体存在的论断;就是说,任何形而上学的论断、任何自然科学的论断以及特殊的心理学论断都不能在它之中作为前提发生效果”。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简称《观念(一)》中,胡塞尔进一步认为,以往的哲学或形而上学都不言自明地预设了某种自然态度,也就是关于世界之存在的信念;只有现象学才通过“先验还原”真正地搁置了存在的信念,返回到了真正的现象或事情本身,也就是所谓的“纯粹意识”或“先验自我”。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等后期著作中,胡塞尔指出,现象学最终所要返回的现象或“事情本身”就是前科学的“生活世界”。简言之,胡塞尔现象学的根本意图就是澄清各种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的前提、偏见或先入之见,力图让“现象”或事情本身直观、忠实和充分地显现出来。不过,胡塞尔的现象学并非不过,胡塞尔的现象学并非意味着简单地回到现象或事情本身。实际上,现象学的“无前提性”恰恰包含了一个根本和唯一的前提,也就是“意识”。换言之,正是意识使得现象或“事情本身”得以显现。在胡塞尔看来,意识并非如自然主义所说的那样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外物的刺激,而是具有某种意向性的功能。意识的意向性意味着意识能够超越自身去指向外在超越物,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意味着意识能够让外在超越物向意识显现。这样一来,胡塞尔的现象学就包含了一个内在的张力:现象学究竟是让事情自身显现,还是让事情相对于意识而显现?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多少还保留了一丝实在论色彩。他认为,尽管包括感性对象和一般对象在内的超越物可以向意识显现,或者说被给予意识,但它们本身却是独立于意识而存在,不可以被还原为意识的内在组成物。不过,胡塞尔对这种二元论式的实在论始终感到不满意。在他看来,这将导致这样一种“主体性的悖谬”:作为世界一部分的意识,如何能够同时反过来指向世界?为了解决这一困难,胡塞尔在《现象学的观念》中开始了现象学的“先验转向”,并且在《观念(一)》中完成了这一转向。构成“先验转向”的关键就是《观念(一)》中所进行的“先验还原”。根据胡塞尔的描述,“先验还原”意味着现象学搁置一切关于外在超越物的存在信念,完全回归意识本身;由此,意识成了一个绝对明证、自身显现或自身被给予的领域,相应地,一切超越物都成了意识的意向相关物推而广之,不仅是一般超越物,就连世界本身也不再具有独立的自在存在,而是变成了某种“为意识”或相对于意识的存在(相关物)。说得更明确些,意识具有赋予意义的意向性构造功能,而世界则是被赋予或被构造出来的意义。经过先验转向之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不仅使世界的自身显现变成了世界相对于意识的自身显现,而且最终变成了意识对其自身的显现;相应地,意识也就成了唯一的绝对存在,或者用胡塞尔本人的话说,成了绝对的主体性。在先验现象学的视野中,现象或事情本身就变成了意识,而所谓“回到事情本身”也最终成为回到意识本身。问题在于,即使从先验现象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也不能被意识这样简单地吸纳,存在也不可能被简单地还原为被意识的存在。胡塞尔本人也清楚地看到,世界并不是世界中的某个具体对象或现成事物,而是任何对象的可能背景或视域。即使世界之中的对象可以被对象化,或者说可以向意识显现,但作为对象的背景或视域的世界本身却是不可能被对象化,不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或论题。世界是随着对象的自身显现而共同显现或预先显现,或者用胡塞尔现象学的专门术语来说,世界是随着对象的自身被给予而一道被给予或预先被给予。这意味着,世界作为背景或视域虽然让背景中的具体对象相对意识而显现,但世界本身却并不是相对意识而显现。换言之,世界的自身显现相对于意识而言却恰恰意味着自身遮蔽。因此,世界的自身显现与世界相对于意识的显现之间并非如胡塞尔所设想的那样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深深的裂痕和紧张的冲突。胡塞尔本人并非没有认识到这个困难。他的解决方案是引入意识的时间性和发生学维度。自《观念(一)》之后,胡塞尔的现象学逐渐从静态的结构描述转向了动态的发生学描述。在发生现象学的视野中,世界不再是一个静态的意识相关物,而是一个随着意识的时间性到场或到时而拥有了历史性的内涵。按照胡塞尔的描述,意识的时间性构造的最低层次是滞留、原初印象和延展,它们共同构成了意识的“现在”时刻。在此基础上,意识的时间性构造进入较高的层次,也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与时间性这两个层次相对应的就是两个层次的世界,即原初的生活世界和一般意义的生活世界。而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意识最终构造出一个超时间、主体间性或客观的意义世界,一个包括科学在内的文化和价值世界。胡塞尔再三强调,生活世界作为一个前科学的世界,恰恰是一切科学的意义根基和源泉。看起来,生活世界似乎应该是胡塞尔的现象学最终所要返回的现象或“事情本身”。但是,生活世界显然并没有消除世界的自身显现与它相对于意识显现之间的张力。一方面,胡塞尔并没有将生活世界当作先验现象学的终极目标,而是希望通过对生活世界的描述最终返回到构造这一世界的纯粹意识、先验自我或先验主体性。另一方面,胡塞尔同时也强调生活世界是一个预先被给予的世界,一个主体间性和与他人共在的世界。作为一个这样的世界,生活世界并不是某个具体意识的当下和直接的意向性构造,而是具有某种时间性和历史性的视域,承载着某种文化传统或意义沉积。因此,不管胡塞尔在发生现象学的意义上将意识的意向性构造拓展得多深、多远,但总是无法让世界自身充分地显现出来。意识至多只能让世界中的事物或对象向意识显现,却无法让作为“预先被给予”的视域或背景的世界显现。世界的确自身显现。但对意识而言,世界的自身显现却同时意味着它的自身锁闭,是意识的意向性构造无法触及的幽暗深渊。终其一生,胡塞尔的现象学都没有能够成功地克服世界的自身显现与世界向意识显现之间的紧张冲突。二、此在与世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现象学的改造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主要意图是澄清“存在”的意义,而现象学不过是一种用来澄清“存在”之意义的方法。单从现象学的基本原则来看,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似乎并没有根本差别。譬如在《存在与时间》的导言中,海德格尔便清楚地指出,现象学“不是从关乎实事的方面来描述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而是描述哲学研究的‘如何’”。换言之,海德格尔同样认为,现象学并不关心事物的“本质”、本体或实体(什么),而是关心事物的自身显现,也就是现象。这是现象学区别于一切以往哲学或形而上学的关键所在。对于现象学来说,现象就是一切,别无其他。“在现象学的现象背后,本质上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海德格尔还通过现象学一词的希腊文构词法指出,现象学的本义就是“使自身显示的东西公开出来让人看”。由此,海德格尔重申了胡塞尔所强调过的现象学基本原则——“面向事情本身”。正是通过现象学,海德格尔将自己对存在论的理解同传统的存在论或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存在不是某种现成的存在者,如本体、实体、本原或本质等,而是纯粹的自身显现或现象。正是基于这种对“存在”的现象学理解,海德格尔做出了关于“存在”和“存在者”的著名区分,也就是所谓的“存在论区分”。说得更清楚些,存在就是现象学所要返回的现象、自身显现或事情本身。如此一来,在海德格尔那里,现象学同存在论变成了一回事。既然存在不是现成的存在者,而是纯粹的现象或自身显现,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具体的认识对象,不可能被我们对象化。因此,若要澄清存在的意义,就必须从某一类特殊的存在者入手,这就是作为此在的人。海德格尔指出,此在的“本质”就是去存在、生存或能在。存在作为自身显现的意义,恰恰是通过此在对其自身存在的理解和筹划得以展开。因此,现象学和存在论,在海德格尔那里最终变成了生存论的解释学。正是基于这种生存论和解释学意义的现象学,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现象学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现象学的错误在于,他仍然局限于笛卡儿以来的先验主体性哲学传统,将意识或自我看成一种绝对明证的存在,或者说看成是现象或事情本身,并且同时将世界变成了一种相对存在(意识的相关物)。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必然导致世界消融在意识之中,或者说导致世界的去世界化。与之相对,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原初存在方式并不是与世界相对的意识或认识,并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主体,而是一种具体的、事实性的存在,一种“在—世界—中—存在”,也就是操心。与这种在世的存在或操心相比,意识本身恰恰是此在的一种外在和衍生现象,一种非本真的存在方式。作为一种在世界中的存在,此在原本就已经在世界中存在,或者说,他原本就已经被抛入到世界之中。这就意味着,世界对此在来说是预先被给予的。世界的这种预先被给予性就是此在的事实性。在海德格尔看来,世界的预先被给予性,或者说此在这种被抛状态或事实性是通过某种情绪显现出来。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通过用具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揭示了世界之为世界或世界性的自身显现。任何用具都具有某种因缘结构,它总是凭借其自身的“何所用”而指引其他的用具。这些用具的相互指引就构成了一个指引语境或意蕴。进而言之,这一指引语境或意蕴整体就是世界之为世界的结构,任何具体的用具都被嵌入到作为这一指引语境或意蕴整体的世界之中。因此,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必定先于具体的用具而向此在自身显现,或者说预先被给予了此在。当然,强调世界的预先被给予性并非意味着海德格尔倒退回某种前现代的素朴实在论。恰恰相反,海德格尔认为,事实性只是此在之在世的要素之一。事实上,此在与一切非此在式存在者的根本不同恰恰在于,他的生存或实存总是先于其本质。此在的存在是一种能在,一种去存在,他能够对自身的存在进行筹划。这意味着,此在并非只是被简单地抛入到一个预先被给予的世界之中,而是同时理解、领会和筹划自身的存在。还是以用具为例。事实上,任何用具的何所用、意义或指引都是此在一种“为了”,而世界本身作为一个指引语境或意蕴整体也是此在对其自身存在之筹划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此在对其自身存在的筹划反而成了世界之自身显现的条件。这样一来,海德格尔似乎又陷入了与胡塞尔类似的困境。一方面,海德格尔反对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性哲学,强调此在在世界中存在的事实性,或者说世界相对于此在的预先被给予性。但另一方面,海德格尔同时又认为,世界的自身显现恰恰依赖于此在对其自身存在的筹划。这无异于承认,世界的自身显示归根到底意味着此在的自身显示,存在的真理也最终被还原为此在的真理。这一点,在《存在与时间》的后半部分体现得尤其明显。在这一部分,海德格尔把此在之存在的意义界定为时间性。而在时间性的三个维度——曾在、现在和将来——中,将来显然被海德格尔赋予了更优先的地位——“原始而本真的时间性的首要现象是将来”。因为恰恰是在向着将来(死亡)的先行筹划或决心中,此在的本真存在或真理才能得以揭示出来。因此与胡塞尔殊途同归,海德格尔最终还是用此在的自身显现取代了存在或世界的自身显现。正如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只有当此在‘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当存在之领会在存在者层次上的可能性‘存在’,才‘有’存在。当此在不生存的时候,那时,‘独立性’也就不在,‘自在’也就不‘在’
本文标题:海德格尔现象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4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