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业务培训页面显示禽流感病基本知识禽流感(avianinfluenza),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病死牢很高。1878年禽流感首次发生于意大利,当时称之为鸡瘟。1900年其病原体首次被人发现,认为是一种滤过性病毒,称为真性鸡瘟病毒。直到1955年才经血清学证实属A型流感病毒。此后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世界各地家禽中普遍存在,并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1995年在苏格兰鸡中首次发现Iq5Nl禽流感病毒在历史上多次暴发禽流感,但包括最为严重的1983年美国和1995墨西哥的两次大暴发中,均未见有关禽流感感染人类的报道,但在1994年5月9日香港一名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例,至同年12月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H5N1病毒感染人类,有很高致死率,引起了香港乃至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一、病原学禽流感病毒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它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俗称“流感病毒群”。正粘病毒科是指对粘蛋白具有特殊亲和性的一类RNA病毒,并为与副粘病毒科相区别而得名。该科病毒包括人甲、乙、丙型和动物的甲、丙型流感病毒。但由于丙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结构、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点均与甲、乙型流感病毒有差异,因此近年来有人主张丙型流感病毒应另列为一个属。甲、乙型流感病毒的形态为多形性或球形,直径约80~120nm,但刚分离到的病毒多为丝状体。病毒有包膜,其包膜上覆盖着两种突起:一种为细长的,像三角形样的突起,能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因此称之为红细胞凝集素或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或H)。另一种像蘑菇样,能使病毒体吸附的红细胞表面释放出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euraminoacidase,NA或N)的物质(丙型流感病毒缺乏此酶)。红细胞凝集素不但能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在病毒感染时还能识别靶细胞表面受体并与受体相结合,具有与靶细胞膜融合的活性,在感染靶细胞、决定宿主范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外,红细胞凝集素还能诱导保护性中和抗体的产生,在病毒感染和复制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功能尚不清楚。神经氨酸酶抗体不具有中和病毒感染的能力,但能减轻流感的症状。通过神经氨酸酶的单克隆抗体能选择出神经氨酸酶的突变株,因此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红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非常容易发生漂移(drift)或转换(shift),引起病毒变异,疫苗失效,流行不断发生。甲、乙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均含有8个节段。在病毒RNA的第5节段上含有一种编码长度为498个氨基酸的蛋白,称为NP蛋白。根据病毒NP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把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然后再按其宿主来源不同、红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不同分为若干个亚型。以往人类感染的流感病毒为H1N1、H2N2、H3N2三种亚型。而至今已发现的所有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几乎都可以在禽类动物中找到,因此有人认为禽类是流感病毒基因天然的和巨大的贮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最早记载的禽流感流行是在1878年的意大利,当时被称为“鸡瘟”。因此在1900年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时,被命名为“真性鸡瘟病毒”(fowlplaguevirus)。直至1955年,才正式确定其为甲型流感病毒,并在以后命名为禽流感病毒。虽然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都可能有致病性,但不同亚型的毒力是不同的。近年来大部分禽流感的爆发都与H5和H7亚型有关,这两种亚型几乎能造成100%的患病鸡、火鸡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H5和H7亚型的病毒株都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同是一种亚型也会存在着许多低毒力株。禽流感病毒H5N1是1959年首次从苏格兰鸡中发现的,可感染多种禽类,并能引起家禽的瘟疫。在香港1997年3~5月间该病毒引起的3个鸡场的禽流感爆发流行中,鸡的死亡率达70%~100%。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禽和人流感病毒之间不易直接发生相互传播。但近年来不断发生禽流感病毒侵犯人类的事件和试验证明某些禽流感病毒株确实能在人体内进行有限的复制并引起阳性血清反应,考虑到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宿主广泛性以及禽畜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对禽流感病毒潜在的、可引起人类流感流行的危险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已发现侵犯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株有三型:19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的禽类流感病毒侵犯人类和最近在韩国、日本及越南引起禽流感流行的病毒属同类,都属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型。1998年8月,我国从人体内5次分离到H9N2亚型流感病毒株;1999年3月,再次从香港两名1岁和4岁的流感康复女孩中分离到两个独立的H9N2型株。另外,2003年5月,欧洲数国禽流感病毒H7N7型株的流行也殃及到人类。仅在荷兰一国,就有80多人感染上结膜炎,其中1人死亡。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PH4.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顾名思义,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禽类动物。禽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许多家禽(如火鸡、鸡、珍珠鸡、鹅、鸭等)以及野禽(如天鹅、海鸥、野鸭等)之中,而迁栖的水禽特别是野鸭,排出禽流感病毒的机会最多。大多数禽类感染为无症状的不显性感染,研究发现,从所有禽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大多数对禽是无毒力或低毒力株,这说明非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普遍存在于禽类中。因此,在家禽中个别检出禽流感病毒或阳性血清样本并不奇怪。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大流行才称作禽流感爆发,而对于低致病力病毒的感染,各国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禽类动物患禽流感的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4~5d。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感染多为突然发病,常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主。病禽可不出现前驱症状,突然发生体温升高,可达42℃以上,精神沉郁,头及眼睑周围浮肿,肉冠和肉垂发紫、肿胀、出血,甚至坏死;采食量急剧下降;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突然尖叫;眼肿胀流泪,初期流浆液性带泡沫的眼泪,后期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也有的出现抽搐,头颈后扭,运动失调,瘫痪等神经症状。病禽发病后急剧进展,很快死亡,死亡率可达90%~100%。由于流感病毒多具有种的特异性,一般禽流感病毒不会直接感染人类,但感染其他动物的事件时有报道。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就从猪身上发现了禽流感病毒。1989年春,禽流感病毒在中国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马群引起了流感流行,造成数万匹马生病,数百匹马死亡。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原因,以往多数认为是禽类病毒与人类病毒株发生基因重组,或由于病毒变异对人类产生了感染性。有学者提出“禽类→哺乳类→人类”的模式的“二次跨越”论:即在禽类动物间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先跨越种的界限,传给其他动物,如猪、马、鲸、貂等,而后再经过一次跨越,成为侵犯人类的病毒。还有学者主张“”的模式的“病毒基因混合器”论,因为现已知道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都可迅速感染猪,猪起到一种“病毒基因混合器”的作用(将两物种的病毒株重组),这样就出现了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的禽流感病毒,使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增殖并传播。但近年来在香港、越南发生的人类禽流感病似乎支持禽流感病毒直接向人类传播的途径。通过对来自7例禽流感患者的禽流感病毒H5N1抗原和基因分析显示,该7株病毒均含有禽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片断;将首例禽流感患儿的病毒株与1997年3月从香港新界死鸡中分离到的病毒株基因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同属欧亚种系,仅在H5的HA1位置上有3个氨基酸不同,且均不在直接影响受体结合的位置,但与其他6株病毒的基因结构不同,也与1997年10月底从香港家禽中分离到的禽流感H5N1病毒基因有所差别,说明系两种密切相关但明显不同的H5N1病毒株,提示病毒是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家禽传染给人类的。说明禽类和人类流感病毒之间还未发生基因重组,即禽流感病毒H5N1是从禽类直接跳跃到人类,而没有经过猪细胞的基因重组。因此,禽流感病毒H5N1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人类流感病毒。病禽是人类禽流感病的传染源。香港1997-1998年发病的人类禽流感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也证实了禽类直接传播的可能。感染者中的64%在发病前有在市场接触活禽类动物史,50%有在饭店消费禽类动物史,对照组的上述接触史均为29%。而与其他动物接触、其他方式接触禽类、旅游、居住环境和与其他流感样病患者接触等历史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越南近来报道的所有可疑病例在患病前均有与鸡和禽类动物的接触史;今年1月20日,泰国发现的第1例禽流感疑似患者在宰杀一批有病的母鸡3天后出现流感症状,并很快出现肺部感染和呼吸困难。这些情况都说明,人类的发病与接触或消费禽类动物有关。尽管血清学研究已经证实了禽流感病毒人-人的可能,以及最近越南报道的可疑病例有2例来自同一家庭,但人与人之间感染的机会仍是很罕见的。2.传播途径禽流感被认为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禽类全身性和呼吸器官性传染病。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病主要发生在欧洲、南美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埃及,美国和苏联也有局部发生,现在几乎已遍布世界各地。病毒在禽类的呼吸道和肠道内繁殖,可从呼吸道、结膜和粪便中排出,粪便中排出的病毒量最大。因此,可能的传播方式有感染禽和易感禽的直接接触和包括气溶胶或暴露于病毒污染的间接接触两种。所以,被病毒污染的任何物品,如鸟粪和哺乳动物、饲料、水、设备、物资、笼具、衣物、运输车辆和昆虫等,都可传播疾病。也可因水污染造成禽流感的爆发流行。禽类的品种多,数量大,多数习惯于群集生活,这就造成了该病毒得以长期生存下来的条件。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类的方式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香港的首例病人于1997年5月9日发病,5月21日死亡,直到5个月后的11月6日才出现第2例病人,最后1侧病人在1997年12月28日发病,最后1例死于1998年1月14日,共确诊禽流感患者18例,死亡6例。这18例患者均为香港居民,散在分布于全香港,无明显地区聚集性,但与检出禽流感病毒H5N1阳性鸡场的地点大致相符。认为从事家禽业或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场所(或市场)是唯一明确和最大的危险因素。3.人群的易感性由于禽流感病毒H5N1是近年来刚刚在人群中出现的新的病原体,因此人群对该病毒株普遍易感。WHO在香港通过对来自与首例患儿或家禽有密切接触史的家庭成员、邻居、幼儿园儿童及全体工作人员、卫生保健人员、从事家禽业及养猪业工人的502份血清标本,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禽流感病毒H5N1抗体,阳性者仅9人(2%),包括29名从事家禽业工作中的5人(17%)、54名卫生保健人员中的1人(2%)、63名邻居中的1人(2%)、73名实验室工作人员中的1人(1%)以及261名幼儿园工作人员中的1人(0.4%)。而4名家庭成员、18名养猪业工人和419名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均为阴性。表明人类对该病原的抵抗力很低。从香港和越南这两次人类禽流感病的流行情况来看,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发病者较多。在发病前,均有当地禽类动物大量感染的证据。任何年龄均可患病,无性别差异。但儿童患病者较多。香港的18例患者中有9例在10岁以下;越南最近报告的可疑人类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中绝大多数是儿童,说明儿童是禽类病毒感染的重点预防人群。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三.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
本文标题:禽流感病基本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