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漫游海洋水族宫地校课程海洋教育课时二:一、什么是海洋动物?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有很大差异。微小的有单细胞原生动物,大的长可超过30米、重可超过190吨。现知有16~20万种,分布广泛。二、海洋动物的分类(一)按生活方式划分海洋浮游动物海洋游泳动物海洋底栖动物(二)按分类系统划分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海洋脊椎动物(一)海洋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现存约100余万种,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等。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1.海绵动物2.腔肠动物3.栉水母动物4.两侧对称的蠕虫类5.软体动物6.节肢动物7.棘皮动物一、海绵动物是对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约有5,000个物种,分为790属80科,呈世界性分布。形态各异,呈块状、管状、分叉状、伞状、杯状、扇状等,体型从极其微小至2米长,主要为黄色到红色。人们通常所用的海绵与海里海绵不可相提并论。也许有人惊奇地问道:“海里还有海绵吗?”其实,生活在海里的海绵才是真正的海绵,人造“海绵”只是仿造了海绵的结构而已。倘若把海绵从水中捞取上来,在海滨挖坑埋藏,待等烂掉肉质,剩下纤维状交织的骨骼,再经过漂洗,才是我们日常所见的海绵。生活在海水中的海绵,多数是灰黄色、褐色或黑色的块状物。它的体表有许多凸起,凸起的旁边有许多小孔,凸起的顶端有一个大孔。海水就从小孔流进去,又从大孔流出来,那些微小的生物随着水流进入海绵体内,成为“自投罗网”的食物。所以,海绵虽然被称为“海中的花和果实”,看上去似植物一般,实际上是一种动物。用途: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和采集海绵动物,特别是浴用海绵,网孔细,弹力强,吸水性好,可以用于洗澡擦身、洗碗等。科学家还发现海绵体内的毒素可以用来制药,海绵已经成为海洋药物开发的重要资源。此外,由于海绵具有降解海水污染物的能力,也展示了在海洋污染方面的应用价值。二、腔肠动物辐射对称。两层细胞,有简单的器官和组织,有消化腔,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同时进行,网状神经系统。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水母:是海洋中重要的大型浮游生物。水母寿命很短,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海域里。海蜇: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其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我国资源量较大,为腔肠动物中经济价值最大的种类。海葵:是我国各地海滨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绿海葵、黄海葵等。是一种食肉动物。一般为单体,因外形似葵花而得名。海葵广布于海洋中,多数栖息在浅海和岩岸的水洼或石缝中,少数生活在大洋深渊,最大栖息深度达10210m。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水深100-200m的平静而清澈的岩礁、平台、斜坡和崖面、凹缝中。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用于地质学和油气勘探;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境之一,为其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多种环境。有些种类刺细胞分泌的毒液对人的危害较大,可造成严重创伤;三、栉水母——辐射对称再探为暖水近岸性海洋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春夏之间,经常在贝虾类养殖池中大量发生,吞食贝虾幼苗,为贝虾类养殖业的敌害之一。多数栉水母无色,多数种类能发光,在夜间显示浅蓝或浅绿色的光,这是动物所能发出的最鲜艳、最美丽的光之一。栉水母属于稀缺海洋生物,对科学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四、两侧对称的蠕虫类其体可明显地分为前、左右、背腹。体背面发展了保护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功能,向前的一端总是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越来越向体前端集中,渐渐出现了头部,使得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为准确、迅速而有效,使其适应的范围更广泛。两侧对称不仅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陆地上爬行。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1、扁形动物(扁形虫)涡虫背腹扁平,是扁形动物中主要营自由生活的一类,绝大多数的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多栖息在潮间带石块下或海藻间,水质清洁的海域,很多种类能忍耐温度及盐度很大范围的变化。背平涡虫2、纽虫在世界上,大王乌贼长近17m;蓝鲸长达33m;霞水母长达36m;但这些动物都算不上是世界上最长的动物。1864年,一次猛烈的风暴后,在英格兰沿岸,人们采到一条海洋纽虫,体长竟超过了55m!纽虫的身体不分节,背腹扁平,两侧对称。纽虫均有一个特别的吻,几乎超过体长的1/2。捕食时,吻部可突然伸出,迅速缠住猎获物并将它卷入口中。3、线虫细线型,假体腔,三胚层,筒状神经系统,体表有发达的角质膜。完整的消化系统。多为寄生,对人畜生有害。海洋线虫是海洋小型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分布在从潮间带直到大洋深沟的沉积物中,或附着在海藻和有机质碎屑的表面。主要以底栖硅藻和沉积物颗粒表面的细菌、真菌及其有机碎屑为食。某些肉食性(杂食性)种类捕食其他小型后生动物包括线虫。海洋线虫寿命短,高度多样性,且不同种和属对环境的压力有不同的生态生理反应,因此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监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日益受到生态学家和环境生物学家的重视。4、分节的蠕虫(环节动物)两侧对称,同律分节,三胚层,真体腔,索式神经。分3纲,寡毛纲,多毛纲,蛭纲。多毛纲:多毛纲是环节动物中最多的及比较原始的一类,有6000多种,除极少数为淡水生活外,其他均为海洋生活。沙蚕长2.5-90cm,一般褐色、鲜红或鲜绿色,头部明显,体节数可超过200,除前2节外,各有一对疣足,用于移动。用鳃呼吸。沙蚕的成虫和幼虫均为经济鱼类和虾类的饵料。中国南方沿海以及东南亚一带居民有食沙蚕的习惯。沙蠋(zhu)又称海蚯蚓。是潮间带和河口区泥沙滩底的优势种类,潜居于L形或U形穴道中。大量吞食泥沙,消化其中的有机物和小型动物。由于不断吞食,虫体头端上方的泥沙下陷,形成漏斗状的开口。是水生动物的饵料。寡毛纲:本纲动物(包括陆生的、淡水的、寄生的和栖于海滨的)种类,通称蚯蚓。体节明显,头部未完全分化,体节上多数有刚毛,无疣足,背侧各环间常有背孔,成体有环带。蛭纲:本纲动物通称蛭,俗称蚂蟥。是一类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少数为海水或咸淡水种类,多数营暂时性的体外寄生生活。5、星虫动物海洋底栖动物,约300种左右。身体一般呈圆柱形,体长在10cm左右,分为吻与躯干两部分。吻或长或短,可缩入躯干前端。吻的顶端为口,口的周围围有具纤毛的触手或体褶,触手或体褶内面有很深的纤毛沟。6、螠虫动物全部海产,底栖,分布在各海域,从潮间带到几千米的深海均可发现。已报导的种类约有100种左右。螠虫为杂食动物,多以泥沙中腐烂的有机物、小型底栖生物为食。可用作钓饵,有些种类也可食用。中国北方沿海居民冬春两季大量挖掘单环棘螠,俗名海肠子,在市场出售,滋味鲜美。五、软体动物——成功的软体动物界第二大门。最大的软体动物大王乌贼腕展开达12m,最小的是仅长1cm的螺类。身体柔软,通常有壳,无体节,有肉足或腕。分布于各种生境,如海水、淡水、陆地。软体动物有重要经济价值:食用;药用(石决明——鲍的贝壳;海螵蛸——乌贼贝壳);许多贝壳或珍珠可用作装饰品,有些种类则危害码头和木船。有些种类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许多种类已开展人工养殖。腹足纲:软体动物中最大的一类,有10万种以上。生活在海洋、淡水及陆地,以海生最多。贝壳极为发达,一般为螺旋形;头部明显,腹面有肥厚而宽阔的足,其足部常能分泌一个角质的或石灰质的厣掩盖壳口,起保护作用。鲍:俗称“鲍鱼”。为海味中的珍品。贝壳螺旋退化;壳口大;无厣;足肥大。全世界有90余种,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国沿海发现7种,其中数量较大的皱纹盘鲍。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并已进行人工养殖。成鲍多生活在深水处,幼鲍栖息在低潮线下浅水处。食性杂,以褐藻类为主要食物。鲜食,加工罐头或鲍鱼干,售价昂贵。泥螺: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体呈长方形,贝壳呈卵圆形。泥螺在我国沿海都有出产,是典型的潮间带底栖动物,多栖息在中底潮带的泥沙质滩涂上,以东海和黄海产量最多。食用价值大。宝螺:又称宝贝。壳的螺旋部退化,色鲜艳,富光泽。我国南海种类多。行动缓慢,白天蛰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黄昏时外出觅食,肉食性。集食用、玩赏和装饰为一身,深得人类喜爱。黑星宝螺:其贝壳光泽夺目,令玩赏者爱不释手,虽然肉可食用,但因其贝壳质优价高,采集者绝不肯将它砸碎食用,而是采到后将它埋于沙内,待它肉体腐烂后洗净售壳。黑星宝螺黄金宝螺龟甲宝螺石磺:俗名土鸡、海蛤、海癞子、土海参。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资源量很大。石磺出肉率很高,可食部分占体重的66%。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红螺:红螺的贝壳呈球状,高达11cm,宽9cm。壳质坚厚,表面生有肋纹及棘突。壳口内面很光滑,呈橘红色,所以便获得了红螺的名称。分布广,以渤海湾产量较高。其肉可食,贝壳是制作烟具或其他小工艺品材料。玉螺:壳近球形,有紫褐色或黄褐色的斑点。肉可食用,但因其自身是肉食性动物,为海涂养殖贝类(牡蛎)的敌害之一。瓣鳃纲(双壳纲):约2万种,大多海产,少数淡水产,极少数寄生。贝壳2个,瓣鳃,斧足。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多数可食用,不少种类的壳可入药,有的可育珠,有的为工业品原料,有的可作肥料、烧石灰等。牡蛎:也叫“蚝”。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生活在浅海泥沙。肉味鲜美。壳烧成灰可入药。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山东、福建、广东沿海已人工养殖。文蛤:埋栖型贝类,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河口附近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泥沙滩中,靠斧足的钻掘作用有潜沙习性。文蛤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贻贝:北方俗称海虹,其干制品称淡菜,是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也是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竹蛏:体延长,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名。栖息在潮间带至浅海砂泥底,以强而有力的斧足直立生活,将身体大部分埋入砂泥中。在我国东南沿海产量较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现已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扇贝: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之一,壳、肉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其闭壳肌干制品称干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海域种类最为丰富。我国已发现约45种,其中北方的栉孔扇贝和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及长肋日月贝是重要的经济品种。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长肋日月贝珍珠贝:暖海产,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沿海较多。种类很多,有珍珠贝、大珍珠贝、马氏珍珠贝、企鹅珍珠贝等,其中马氏珍珠贝最普通。马氏珍珠贝船蛆:常见于各海洋中。多数凿木居住,会破坏木船和码头建筑。头上有细细的壳,利用这种壳,能够钻进木材里进食和长大。头足纲:全部海产,肉食性。体左右对称,分头、足、躯干三部分。头部发达,贝壳退化。足着生于头部,特化成腕和漏斗,故称头足纲。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我国常见的乌贼有枪乌贼(俗称鱿鱼),金乌贼与无针乌贼。乌贼是我国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渔业捕捞量很大,肉鲜美,营养丰富。枪乌贼金乌贼无针乌贼章鱼:又称八爪鱼。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常见的有:短蛸、长蛸和真蛸。短蛸长蛸真蛸其他软体动物:石鳖:多板纲贝类,其体色和岩石近似,卵圆形,扁平,两侧对称。贝壳由8块壳板覆瓦状排列而组成。贝壳周围有一圈外套膜,又称环带。足扁而宽,几占整个身体腹面,适于吸附在岩石表面或匍匐爬行。海洋浮游生物重要组成之一,有一定经济价值。角贝:掘足纲贝类。窄小的长牙形圆管状贝壳。
本文标题:海洋无脊椎动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