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海洋法复习提纲:1.海洋的作用。答:(1)海洋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地;(2)海洋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料和能源供应地(如海水资源、海底石油、海底矿砂、锰结核);(3)海洋是海洋是人类发展贸易和友好往来的交通要道;(4)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全球气候的调解器;(5)海洋是国防的前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此外,海洋对人类还有其他作用,如开辟海上公园、旅游胜地以增加国民收入等。2.海洋法的概念、特点。答:概念——海洋法是规定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调整国家间在各海洋领域内从事各项活动而形成的相互关系的原则、制度和规则的总体。特点——国际性、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国家权益性3.海洋法的主要渊源,辅助渊源,国内法的渊源答:主要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辅助渊源——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权威法学家学说、普遍性国际组织的规范性决议;国内法的渊源——立法、习惯和法理。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通过。5.海洋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有哪些?答:(1)便利国际交通原则;(2)公平利用海洋及其资源原则;(3)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原则。6.(1)外国船舶在通过领海时的哪些行为是非无害的(ABCD)A.捕鱼活动B.在船上发射军事装置C.在船上接载本国飞机D.进行测量沿海国的海水活动(2)毗连区:毗连区又称邻接区或特别区,是指沿海国在毗连其领海的一定范围内,对若干特定事项行使必要管制的区域。(3)论述无害通过权。答:无害通过权是指在群岛海道通过权有关规定的限制下,所有国家的均享有群岛国内水界限以外的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如为保护国家安全所必要时,群岛国可在对外国船舶之间在形式上或事实上不加歧视的条件下,暂时停止外国船舶在其群岛水域特定区域内的无害通过。这种停止仅在正式公布后发生效力。7.(1)判断①群岛国包括本身一个或多个沿海的大陆国家。(A)②群岛国在群岛基线内在每个岛上的河口、海湾和港口处按照正常的基线所规划的一条封闭线内的水域也是群岛水域。(A)(2)群岛基线:连接群岛最外缘各点的直线基线,是群岛国测量其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基线。群岛水域:群岛基线内——即向陆、向岛一面的水域。群岛水域通过权:指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群岛国制定适当的海道和其上的空中海道,转为所有船舶和飞机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继续不停、迅速通过和无障碍的过境为目的而行使正常的航行和飞跃的权力。8.构成国际海峡的两个要素。答:①在国际海运和航行中具有重要价值;②是两面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海洋通道。9.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的主要观点。(選擇題)答:(1)“领海论”: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提出的,主张200海里海洋权由国家所持;(2)“公海论”:美、英、法、日本等海洋大国主张的“领海以外即为公海”;(3)“专属管辖区论”:许多发展中沿海国家认为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是“自成一类”的区域。10.判断:①《海洋法公约》没有对内陆国和地理不理国家关于专属经济区的权力进行规定。(B)②沿海国对于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不包括刑事管辖权。(A)11.大陆架的概念、自然资源,大陆架的划界问题。答:(1)概念——法律上的大陆架通常包括陆架、陆坡和路基等三部分的海床和底土,其包含着一个比地理学上的大陆架范围更大的海底区域。(2)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①油气资源;②固体矿物资源;③定居种生物资源和生物机体残骸堆积的资源。(3)大陆架的划界问题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分原则有:自然延伸原则、中间线(或等距离线)原则和公平原则。12.多选①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ABCD)A.油气资源B.定居种生物资源C.固体矿物资源D.生物机体残骸堆积的资源②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分原则包括(ABD)A.公平原则B.自然延伸原则C.自主原则D.中间线原则13.什么是公海?公海的法律地位,公海自由的内容。答:公海是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的所有部分。按其结构和面积来说,公海是海洋的主体;法律地位:公海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供所有国家和平与平等的使用;公海自由的内容: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设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的自由。(P155)16.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法律地位?实行什么开发政策?管理机构?答:概念——国际海底区域即公海海底区域,包括各国大陆架以外的海床、海底及其底土;法律地位——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在其内的开发活动应为全人类的福利进行;开发政策——平行开发制,它是暂时的、过渡性的、有条件的;管理机构——实行国际管理,由国际海底管理局实施管理。17.如何实现海底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并重?答:(1)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制度;(2)实行海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健全海洋环境责任制度;(4)深海底资源开发前的培训制度。18.国际法上海洋环境污染的定义?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答:(1)定义——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的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或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2)基本原则——①国家主权原则:国家队本国海洋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并需尊重他国主权、不损害他国海洋环境;②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可持续利用、环境与发展一体化;③合理分担责任原则:由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其他各国对保护海洋环境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④和平、公正、及时解决争端的原则;⑤国际合作原则:全人类总体利益、共享共管全球公共海洋资源、紧急情况下进行通知和援助。19.跨界海洋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补救方式。答:(1)停止损害(行为)——包括停止损害行为和损害后果两种,是基本补救方法;(2)赔偿——主要补救方法;(3)道歉——是法律性质的赔礼方式;(4)尽量恢复原有生态——受损国可根据国际法要求损害起源国将被损害的利益恢复到最初状态。20.海洋资源的基本属性。答:(1)海洋资源的有限性;(2)海洋环境的脆弱性;(3)海洋资源空间分布的复杂性;(4)海陆资源的紧密性;(5)海洋资源的共享性。21.我国的海洋资源环境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答:目前,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1)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严重;(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度;(3)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严重;(4)海洋里用的整体效益差。22.海洋管理的内容,广义的和狭义的。(選擇題)答:广义的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保护区管理、海岸带管理、海洋安全管理;狭义的海洋管理仅指海洋资源管理。23.海洋管理任务及其新挑战。答:(1)海洋管理的任务:①海洋资源管理;②海洋环境管理;③建设国家海洋行政执法力量;④海洋权益管理;⑤组织制定并实施海洋基本法律制度;⑥组织制定海洋管理发展战略;⑦海洋公共基础设施与公益服务系统建设与管理;⑧其他。(2)海洋管理任务的新挑战:①海洋资源国际开发;②海洋管理合作;③发展中国家海洋的管理;④建立海洋综合信息系统。14.绘制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公海各海域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明其各自所管辖的范围和距离,并根据自己所学,对其法律地位、管辖权、所有权的区别进行分析。15.日本为何处心积虑要将冲之鸟礁变为“冲之鸟岛”?并分析我国南沙岛屿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对我国南沙岛屿的现状与今后管理形势提出对策。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区别:概念范围法律地位享有的权利内水领海基线以内的一切水域领海基线以内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沿海国的主权管辖部分,外国船舶和飞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领海沿海国陆地及其内海以外邻接的处于其主权之下的一带海域不超过领海基线外12海里属于国家领土,沿海国对其享有主权,及于领海上空、海床、底图沿海国享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海上航行和空中飞行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专属权;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管辖权;国防保卫权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沿海国在其中对其特定事项行使必要管制的一带海域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不是国家领土,国家不享有主权,只在其范围内行使特定管制,但不包括毗连区上空沿海国可行使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行政管辖权力专属经济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自领海基线量起宽度不超过200海里的海洋区域自领海基线量起宽度不超过200海里不拥有领土主权,只享有公约约定的某些权利(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沿海国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建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及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大陆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从领海基线起到大陆边缘的距离不超过350海里不享有领土主权,只享有某些主权沿海国有在其大陆架上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未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在该沿海国的大陆架上从事开发资源的活动公海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的海洋的所有部分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供所有国家和平与平等的使用所有国家均享有航行、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设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和科学研究的自由
本文标题:海洋法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