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海绵城市设计及施工调研-分析报告
海绵城市设计及施工调研分析报告姓名:000000所在学院: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所学专业:环境设计班级:环境设计1203学号:000000000000指导教师:张0000完成时间:2014年9月1绪论1.海绵城市概念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文章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源起、发展、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指出“海绵城市”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从根本上转变城市建设的理念,以及修复城市被破坏的自然生态,为了能够达到提升水资源的承载力以及水安全保障能力等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同于以往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建设模式,对于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大大减少,原本的建设模式造成的生态危机已经逐渐展现出来。海绵城市的创建过程属于顺应自然的建设模式,将原本的“快排”思路转换为“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方针,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和谐,同时海绵城市也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海绵城市,形象上来说就是具备海绵物理性质功能的城市。在许多国外的文献资料中检索,很多学者在形容城市的吐纳雨水的能力上都是运用了海绵城市的概念。22.海绵城市的基础建设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推广实施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改造,建立建筑、道路、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工业及仓储用地,建设植草沟、雨水绿地、雨水花园等下沉式绿地,坡度较小的建筑屋顶可进行屋顶绿化,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0000立方米以上(含)的项目建雨水调蓄设施;在公共设施用地,条件适宜的建筑可以实施屋顶绿化,场地建雨水花园或有调蓄功能的景观水体,道路停车场铺设透水路面和植草砖;在道路与交通用地,新建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两侧建设雨水花园、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在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高程低于周边地面,建设雨水花园或具有调蓄功能的景观水体;在居住用地,条件适宜的建筑实施屋顶绿化,道路路两侧建设雨水花园、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新课题,有不少政策问题值得探讨。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海绵城市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很多部门和社会利益,城市人民政府应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这项工作。省级、市级政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意愿是否强烈,是否有能力将试点工作打造成可3示范推广的样板工程,是否建立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等,直接关系到海绵城市建设能否成功。其次,要鼓励国际合作。国际上有许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通过人员培训、技术咨询、专家指导等模式,借鉴国外的理念、技术、政策,为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服务。3.海绵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3.1国外现状(1)德国高效集水,平衡生态。得益于发达的地下管网系统、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建设,德国“海绵城市”建设颇有成效。德国城市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与排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城市都拥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不仅能够高效排水排污,还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例,其地下水道长度总计约9646公里,其中一些有近140年历史。分布在柏林市中心的管道多为混合管道系统,可以同时处理污水和雨水。其好处在于可以节省地下空间,不妨碍市内地铁及其他地下管线的运行。而在郊区,主要采用分离管道系统,即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不同管道中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4(2)瑞士雨水工程,民众参与。20世纪末开始,瑞士在全国大力推行“雨水工程”。这是一个花费小、成效高、实用性强的雨水利用计划。在瑞士,许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都装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内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经过处理后使用。基本可满足一般用户除饮用之外的其他生活用水。瑞士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在瑞士的城市建设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最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完善的、遍及全城的城市给排水管道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同时,瑞士制定了水使用和水处理法律,并落实下水管道系统建设规划。(3)新加坡疏导有方,标准严格。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许多城市在雨季时,每天都有数场“说来就来”的瓢泼大雨,但城市内均未出现明显的积水和内涝,是名副其实的“海绵城市”。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首先,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其次,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最后,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3.2国内现状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5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为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该文件同时与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2015年3月4日,全国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最后有16个获得海绵城市的资格。2015年4月2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其中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4.海绵城市的案例分析德国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该广场完全摆脱了污水处理系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水敏性城市设计的案例。美丽的种植池提供了渗透点,拥有创新式内置过滤基质的地下砂石沟渠减轻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压负载。缩进的广场区域创建了一个地表防洪区。雨水没有汇入地下污水处理系统,而是补给地下水位。该设计建造于曾经的铁路院落场地之内。富有年代感、多功能的座椅唤起了人们对于铁路轨道枕木的记忆,而旧的铁路轨道则被镶嵌于地面铺装之中。一片明快的樱花树林提供了充足的树荫,渗透式种植池之中育有多年生植物和观赏草类,形成鲜艳、柔美的花草景观。100%的硬质景观材料均来自旧的铁路院落场地回收利用的优质材料。
本文标题:海绵城市设计及施工调研-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