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学社会主义作业答案
1.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⑴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从不同方面给科学社会主义作论证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没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学说,固然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就得不到落实。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⑵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上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它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更直接、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它是行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作用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为各国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纲领和战略策略原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和胜利的旗帜。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原则是什么?3.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4、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1848年2月,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即“两个必然”。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我认为“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重要补充。“两个必然”理论和“两个决不会”理论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两个必然”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方面的表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的分析,最终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两个决不会”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因此两者都以唯物史观作为基础。同时我们不能棍淆“两个必然”理论和“两个决不会”理论,二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区别。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即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对“两个必然”作了重要的补充。另一方面,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来看,“两个必然”是从客观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而“两个决不会”则是从人的主观方面强调了对客观规律认识的重要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使我们认识到;(1)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实现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固然是实现“两个必然”的重要手段,但却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不可能创造出社会主义,甚至也不可能有无产阶级革命。(2)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中强调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的发展,离开了矛盾就谈不上发展;这对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因此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是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中发展的。当然,至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则会由于时代的不同、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民族特点的不同、阶级状况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没有否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3)“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不是一种相互对立和否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尤其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发展规律。5.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1918年夏至1921年初,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保障,起了重要的作用。(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布尔什维克党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非常措施不但没有收缩,反而加强,引起广泛不满,出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遇到的挫折,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思考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最终它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这是苏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4)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才能正确认识战肘共产主义政策被新经济政策取代的历史必然性。6.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再认识的主要观点。答:(1)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2)社会主义要在雄厚的物质基础。(3)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仅限于过渡时期)。(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5)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6)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7)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7.怎样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令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a经济上: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经济特征,苏联在30年代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从1982年起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部门。3)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上的重要特征,苏联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从198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苏联一直坚持指令性计划制度,国家机关包办一切。b政治上: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苏联国家政权采取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的苏维埃形式。2)苏联政治体制的另一个特点是苏联共产党独掌政权,而且苏联共产党是苏联唯一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在存在与之合作的政治党派,这样缩小窒息了党内民主,集权给个人崇拜创造了条件,影响社会主义建设。c文化上:苏联实行的也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下来。文化上,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内组织或党的领导人说了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成就a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它在反对法西斯主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它推动了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产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a政治上民主少,容易产生个人专权;b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差;c思想文化上的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d对外关系上,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党的十七大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③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⑤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⑦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⑧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⑩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这十条基本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二)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应当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四)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五)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七)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八)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九)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十)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十一)提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
本文标题:科学社会主义作业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