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交通管理及安全一、概论: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的发生、构成和运动规律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学科,是由道路工程衍生而发展的。研究的对象是人、车、路及其与土地使用、房屋建筑等综合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是探求使道路交通系统运输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高、交通事故最少和公害程度最低的科学技术措施,从而指导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和交通系统的运行管理。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的概念,古已有之。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时代,已有道路规划,也有交通管理法规。如“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并种植行道树,作为道路导向的标志。秦朝不仅修筑了通向全国的驰道网,而且统一了全国的车轨距离,使造车和修路有了标准。唐朝建都长安,按棋盘形规划建成城市道路网。在西方,约公元前400年,古罗马修筑了29条以罗马城为中心,辐射到广大地区的大道。在城市交通方面,采用了单向交通,规定高峰期间在市中心商业大街上不准停车,限制一般车辆进城等,可说这是交通控制的萌芽。1868年,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地区的煤气交通信号灯,可算是近代交通设施的雏形。二十世纪的交通工程以汽车交通为主要对象。为了管理汽车交通,美国1921年就有了交通工程师的岗位。1932年,德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并开始研究车辆与道路的关系。30年代,还出现了以概率论研究交通流量和速度关系的数学模型。二十世纪50年代,道路的大量修筑,汽车数量的骤增,促进了交通工程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通规划,开始重视与土地使用有关的交通调查工作;在交通流理论方面,在不同设想的基础上,创立了跟随理论、流体力学理论和排队理论。1965年12月,在美国底特律召开了首次交通流理论国际会议。交通工程工作者及有关学科的学者开始用应用数学、运筹学、控制理论、心理学、经济学研究交通工程,认识到在交通工程中人的因素占重要的地位。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感觉及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情绪及对车辆性能的适应程度等都对交通有很大的影响。把心理学引入交通工程,形成了交通心理学专题,从而沟通了人、车、路三者的相互关系。在这期间,也是高速公路开始以大规模、高标准兴建的时代,以美国、西欧各国为最盛。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带来了动态交通的飞跃发展,相应地对城市又产生了极为严重的静态交通问题,即停车困难的问题。因此,对交通工程又增加了一个研究停车问题的重要内容。汽车交通的发展,引起交通事故的激增,因之交通安全不能不引起重视。这又增加了交通工程一个组成部分。50年代末,私人小汽车的泛滥,使交通严重堵塞。重新起用公共交通被认为是解决“车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在交通工程研究中又增加了公共交通的内容。60年代,汽车交通对环境产生的交通公害日益严重。大气污染、交通噪声和交通振动,引起了居民的反感和不满;因之。交通环境保护的研究应运而生,而且日益受到重视。1965年左右,电子计算机开始应用在交通信号的自动控制和交通规划中。今后在改善交通系统的规划,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克服交通拥塞、环境污染和能沥浪费等方面,计算机将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70年代,遇到了石油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又出现了不景气,在发达的国家用大量资金修筑道路已有捉襟见肘之感,因此其注意力放在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方面,如控制小汽车交通,提倡公共交通,综合治理道路和交通等,其具体内容表现为运输系统管理的创立,它的内容是用最少的投资,在短期内采取多种措施,达到减少拥塞和疏通交通的作用。用系统工程改善交通,是交通工程研究的一项新趋势。中国交通工程的发展较晚,1979年底在上海首先成立了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以后相继成立了全国性及地方性的交通工程学会;大专院校也设立专业课程和研究机构,开始研究交通工程以解决中国的交通问题。特别应该提出的是中国有大量的自行车,汽车与自行车混合交通的研究,使中国交通工程的研究具有显明的特色。交通工程学的基本内容要建立有效的道路系统和交通控制,就需要了解人在各种道路环境中的本能和限度。人、车、路三者构成了一个互相作用的交通系统,因此必须了解在这系统中的三者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收集分析有关道路交通实际的可计量资料,作为规划和设计道路交通设施、制订几何设计标准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决定交通优先等的依据;并可用来评价交通改善后的效益;探讨交通特性和一般原理。其内容有:交通量的量测,起讫调查,速度观测,行程时间及延迟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停车调查等。根据某一地区的人口、经济和上地使用等情况,经过调查找出其当前的交通形式,根据未来的人口、经济和土地使用的情况,预测未来的交通形式,提出可供选择的不同的交通规划方案,对各方案进行评价,对实施的程序和费用进行估计。其内容根据地区范围大小而有不同要求,且有长期和短期规划之分。应用物理和数学的原理来描述交通流运行形态的理论,用于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和管理,以发挥其最大可能的效能。在道路系统中,某一部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具体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道路规划、设计和交通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1965年又把交通服务质量和通过数量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行车情况,将服务水平从最坏到最理想分成几个等级,在某种服务水平下的通行能力称为服务通行能力。一般根据所在位置分为连续和间断两类。前者是指两个平面交叉中间的路段上,后者指平面交叉上。停放车是静态交通,行车是动态交通。动态的产生往往依赖于静态的条件。因此,足够的停车场地是产生车辆出行的因素,也是土地开发和使用的必要条件。研究的内容有停放车调查,路上停车方式,路外停车场以及停车的控制和管理等方面。道路几何组成部分,包括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的设计,其决定的因素有速度、交通量,地形以及特殊的需要。还包括道路分类的划分,技术标准的制定,规划年的交通量预估等。交通信号和系统是指用动力操纵的信号以显示指令或警告。广义上包括交叉口的红绿灯、闪光钮、车道指示信号、行人过街信号、铁路道口号志等。按其种类分为人控信号、定时信号、车控信号及电子计算机控信号等。交通信号系统是在一条路线上或一个地区,把有关的信号协调一致,以达到车畅其流,减少拥塞和延迟的目的系统的基本分类有:单独系统,按时间协调系统,联结定时系统,交通反应系统,联结车动系统,交通调整系统和数字电子计算机信号控制系统等。用电子技术在道路系统上传输语言、图像、数据和脉冲等信息的专用通讯系统以达到疏导交通、节约能源、提高安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目的,是交通工程一个新的开拓面。内容包括有车辆控制系统,用以补充驾驶人本能的不足;交通流的控制系统,从整体上管理和指导交通流;咨询服务。这些可以在行程中进行。今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将在交通工程中起更大的作用。其他建筑学分支学科建筑学概述、建筑物理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建筑经济学、建筑构造学、建筑设计学、室内声学、室内设计学、园林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滨海水文学、道路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桥梁工程学、水利工程学二、交通工程内容(一)绪论了解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交通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我国交通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掌握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二)交通系统特性分析了解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乘客的交通特性、行人的交通特性和车辆的交通特性。重点掌握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以及“交通量-速度-密度”三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模型。(三)交通调查了解交通调查的作用和必要性、交通调查的分类以及交通调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重点掌握交通量调查、地点车速调查、行驶车速及区间车速调查、交通密度调查、行车延误调查、通行能力调查、起讫点调查的基本方法及数据的处理方法。(四)道路交通流理论了解道路交通流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体系。掌握连续流与间断流的特征分析、离散型概率统计分布模型和连续型概率统计分布模型、排队论模型、跟车模型以及车流波模型等经典交通流理论模型。重点掌握各种交通流理论模型的应用。(五)道路通行能力重点掌握通行能力的含义、通行能力的分类方法、服务水平的分级以及各级服务水平运行质量的描述。掌握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高速公路交织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体交叉匝道、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城市道路路段、道路平面交叉口等道路组成部分的通行能力分析模型。了解公共交通线路、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六)道路交通规划了解交通规划的必要性、交通规划的目的意义及交通规划的分类体系。掌握交通规划总体设计方法。重点掌握交通规划中的基础信息调查方法、“交通产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分担-交通分配”四阶段交通需求发展预测模型、网络布局规划方案设计方法以及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模型。(七)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了解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分类及管理策略。掌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方法、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组织设计。理解各类信号控制参数的含义,重点掌握平面信号交叉口周期时长计算方法、信号配时计算方法。理解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原理。(八)停车场规划与设计了解停车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停车场的分类体系。掌握车辆停放调查方法、停车需求预测理论、停车场选址模型以及停车场规划设计方法。(九)交通安全了解交通事故的含义、交通事故的诱因以及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等基础内容。掌握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方法、交通事故预测模型以及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十)智能运输系统了解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结构、智能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重点掌握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和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两个关键子系统。第一章交通管理概述1.1道路交通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有其实践和理论基础。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有其悠久的发展史,下面就从几方面加以阐述。一、中国古代的道路交通管理早在我国的黄帝时代,人们就发明了舟车,这比欧洲人发明马车早了一千多年。夏禹时期,奚仲造车,出任车正,负责车辆管理。我国远古时代就出现了道路的设计与建设。周代的道路建设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它的棋盘式的道路网至今仍为道路网规划的形式之一。同时,随着车辆制造业的发展,规定车辆轮距为八尺,不按此规定的车辆不准出卖。而且出现了简单的道路法规和交通法规。例如规定设置道路标志,规定道路男子由右,妇女由左,车从中央。还在政府机构设置了司险(官名),负责道路交通管理。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道路交通及其管理都有较大发展。当时规定,都城的街巷及人群中不准走马车,违者将受到处罚。如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者,作为过失犯罪处理,量刑上比刑事犯罪低一等。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管理一直是由刑部(司法部门)和兵部(军事部门)两个部门分别负责的,这集中表现在对道路和驿站的管理上。唐朝的道路交通管理在中央属于刑部司门郎中负责,在地方由州的户曹、司户、参军(均属司法部门)负责;驿站由兵部的驾部郎中、员外郎负责。元朝的驿站由兵部的中书负责。明朝和清朝的驿站均由兵部的车驾清史司负责。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随着车辆制造、道路建设和道路交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简单的交通法规和管理机构,可以说这就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雏形。二、中国近代的道路交通管理19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汽车,西方国家由此便由马车时代逐步进入了汽车时代。20世纪初,道路交通有了较大的发展,道路交通管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25年在美国召开的世界性的警察会议上,明确指出了交通警察的作用,表明西方国家对道路交通管理非常重视。20世纪初中国开始从国外进口汽车,随着交通工具发生变化以及汽车、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问题也日益严重,当时的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新的道路交通管理对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新的交通法规和交通设施。1934年颁布了《城市陆上交通管理规则》,还制定了全国汽车肇事报告实施办法,同时部分地区使用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等。二是设立了道路交通管理机构,组建了交通警察。1903年清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先后在天津和北京组建警察。在规定的警察的任务中,均有管理道路交通的条款。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而且还命令各地成立道路交通管
本文标题:交通管理及安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