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科研车间施工测量方案
测量工程施工方案-0-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科研、生产车间(科研、生产车间)工程定位及测量施工方案北京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2013.7.18测量工程施工方案-1-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施工安排………………………………………………….24.施工准备………………………………………………….3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46.质量验收及标准………………………………………….87.注意事项……………………………………………….…98.测量工作质量保证措施………………………………….109.测量成果保护措施……………………………………….10测量工程施工方案-2-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1.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1.2施工组织设计1.3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1.5怀建集团颁发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等。2.工程概况:2.1本工程位于朝阳区管庒东里1号,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内,具体位置及座标详见总平面图A0-02a、A0-02b。2.2平面形状为矩形,东西总长40.60m,楼宽18.60m(⑥轴宽19.80m),无变形缝。总建筑面积2265平方米,占地建筑面积755平方米,建筑高度18m,±0.000相当于27.8m,室内外高差0.30m,无地下室。2.3基础埋深-3.30m,主要柱网尺寸为8.00×8.90m、7.90×8.90m。首层层高为8.0m,二层、三层层高为4.5m。3.施工安排:本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穿插于钢筋、模板、砼施工工序间测量放线,为其它工序创造有利条件;尽量不占用工期。对于控制线的测设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积累实际数据,减弱施工难点。施工测量组织机构图:测量工程施工方案-3-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4.施工准备:4.1基本原则:工作时,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基本原则。4.2技术准备:了解设计意图、学习与校核图纸,特别是总平面图和首层结构平面图之间的关系,高程是否相互符合,有无矛盾之处,如有问题,及时通过有关人员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解决。制定主要测量方法,研讨测量方法和测量技巧;对操作人员进行班前培训和技术交底。4.3测量器具的配置和检定:TDJ6E型经纬仪1台,AL222型水准仪1台,钢卷尺50m1把,5m盒尺3把,检校仪器、检定钢尺合格。进入施工现场的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满足工程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并应经过计量检定,并且在有效期内,这些仪器的有效期均应有检定证书作为凭证。4.4料具准备:计算器、红蓝铅笔、线坠、模具、塑料板、墨水、小线、白灰、平铣、木方、小钉、锤子、砼和钢管防护等提前准备齐全。技术员:白玉忠土建质检员:温建廷测量员:张莹资料员:王强项目经理:王海洋技术负责人:张永林测量工程施工方案-4-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4.5踏勘施工现场,了解建筑物的位置,选择控制点的位置,这些位置应互相通视、土质坚固,便于保存。校核红线桩(定位桩)与水准点,分析施工测量难点。收集工程的建筑红线点和高程控制点等控制点的资料,并对红线点和高程点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内业校算与外业校测。4.6进入施工现场的测量人员均应持有测量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采用规范的测量记录本进行记录,记录时不得任意涂改,若有记录错误,应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一条横线,并将正确的数据清晰地标注在旁边。每次进行测量的结果必须及时进行计算,并由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核。记录本上要求填写的内容必须填写完整,以保持测量工作的严肃性和可追溯性。4.7与建设方办理交接桩手续,并对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校核。选取唯一的起始控制点位与方向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的起始依据,选取唯一的水准点为高程控制的起始依据。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主要施工测量方法:5.1.1高程控制网的测设:采用闭合水准测量法,在建筑物周边测设水准点,作为高程的依据,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为±10mm,往返闭合差为±6Lmm,高程点用红漆醒目标注。建筑物周边必须有5个高程控制点,便于标高抄测导引,进行闭合检校。5.1.2平面轴线控制网的测设:5.1.2.1依据业主给定的建筑物定位依据,建立Ⅱ级矩形平面施工控制网,埋设临时控制桩。测角中误差为±10″,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5.1.2.2采用外控法;经纬仪自临时控制桩投测轴线控制网,再细测各细部轴线、控制线、墙边线、柱位置线等。测量工程施工方案-5-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5.2测量工艺流程:复核原始桩点→测设控制网→测设各轴、柱位及墙身控制点→复核控制网柱位及墙身控制点→测设连线→细部测设。5.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以建筑物的定位角点为准,采用经纬仪在建筑物周围建立成对的轴线控制网,根据设计图纸及工程的特点,选择轴线作为现场平面控制网。依据施工图纸和测量报告,计算起始依据与拟建建筑物轴线的关系。确定控制网控制轴线:横轴:A轴、B轴、C轴,纵轴1轴、6轴等。在每道控制轴上,分别测设定位桩点、前视定位点、后视定位点。5.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根据业主提供的现场高程控制点,采用闭合水准测量法,在现场建立四个新的高程控制点,作为现场高程的依据,按照便于施工、控制全面、又能长期保留的原则,测设现场高程控制网。5.5建筑物定位:5.5.1以建筑红线点或现场控制点为准,采用经纬仪极坐标法进行建筑物定位,定位时先测定出建筑物的角点,经检查闭合后,须经北京市规划部门验线(或直接由北京市规划部门定位),验线合格后,以这些角点为准,建立现场轴线控制网。5.5.2在桩点上挂上小线,沿线撒上白灰,圈出建筑物轮廓线。5.6轴线控制及标高引测:5.6.1在基础垫层浇筑完成后,用经纬仪根据定位桩将轴线投测到垫层上面,弹出轴线及边线。基础柱拆模后,及时把各轴线投测到柱立面上,并用墨线弹出,并以此做为向上引测轴线的依据。标高以定位放线时±0.000为准,使用前要进行校核,柱子砼拆模后,依据现场高程控制点在柱四面抄出50cm线,二层以上标高用钢卷尺从首层四角分别引测,在作业面用水准仪校核。测量工程施工方案-6-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5.6.2竖向轴线用经纬仪投测,标高用AL222型水准仪投测,距离用50m钢尺和5m盒尺测量,这三种测量工具要定期到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检定,在有效检测期内使用,保证使用精度,使用前要自检,如发现有损坏,马上修复并重新检定。5.6.3根据轴线在基础和以上各层顶板上弹出柱、梁外边线及控制线。为保证砼接槎质量,在柱边线内侧弹5mm线,沿线锯深3-5mm,剔凿露出石子。5.6.4垂直方向的标高引测:对于梁底、板底的标高和二层以上50cm线的引测,用钢卷尺由首层50cm线向上引测,(引测二层50cm线前,先预检首层50cm线)无误后从各轴线外大角向上引测,在各层柱靠大角那根钢筋上用红蓝铅笔画上记号,这点标高就是二层50cm线标高。5.6.5抄测50cm水平线:首层框架柱模板拆除后将50cm线引到柱面上,以便支设梁和顶板模板。二层50cm线在顶板混凝土终凝后,在框架柱钢筋绑扎前进行抄测,以确定柱钢筋接头位置,另外这时场地宽敞,视线好。在各柱四角竖筋上均抄出50cm标高线,用红蓝铅笔标注,红漆标记,并与筋上原有标高50cm线校核是否重合,如有误差找出原因,确保50cm线准确无误。5.7基础测量放线的要点:投测前校核轴线控制桩是否正确,有无碰动。在控制桩上用经纬仪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大角的主要轴线。在垫层上闭合校测后,测设细部轴线。根据基础平面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所需的:轴线、独立基础边线、柱位线、控制线。5.8二层以上轴线投测:以主控制网为准,使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柱侧面,再导测到楼板平面上。将各个导测上来的控制点连线,形成闭合轴线控测量工程施工方案-7-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制网。利用轴线控制网,采用大钢尺分尺的方法分划其他轴线;再细部测量弹出各柱位线、柱模控制线等。5.9复核轴线控制网、柱位控制点:5.9.1复核工作由专职验线员进行操作。5.9.2复核方法为导线闭合法,测量精度:角度中误差±10″,轴线长度中误差≤1/15000。5.10测设连线,包括:轴线控制线、柱位控制线、墙身控制线、门窗洞口控制线、大角控制线、梁底控制线。5.10.1门窗洞口控制线,分别由门窗洞口定位线向墙身外引出10cm。5.10.2大角控制线,以各阳角框架柱柱中为基点,逐层用墨线向上引线。5.10.3框架梁控制线,以各框架柱柱中为基点,逐层用墨线向上引线。5.11各层的放线结果:5.11.1依据轴线基准点将控制轴线投测至楼面,以建筑物外廓轴线位置轴线为控制轴。5.11.2外檐给出分部轴线。5.11.3大角及重要部位给出通高控制线。5.11.4测设框架柱四面轴线及楼层50cm线。5.11.5特殊控制线,如楼梯间、休息平台和楼梯踏步位置线以及浇筑砼的标高控制点等。5.12高程控制:5.12.1自然地坪以下标高控制,利用建筑物周围四个水准点抄测控制。5.12.2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水准点,引测出砼上表面的标高控制点,钢筋绑扎控制点,并在基础柱模拆除后,弹出+500mm线。测量工程施工方案-8-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5.12.3水准点在楼层引上时,在主体结构上设四个高程引上点;各控制点用红丹漆标注于框架柱上。高程引上点,由各层同一位置引上。每个高程引上点在引测时需与其他三个标准水准点进行复核,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5.12.4标高控制重点:仪器采用AL325型水准仪,精度按四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对检测后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5.12.5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在首层平面各角柱上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水准仪往返测量,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在旁边注明建筑标高,以▼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层平面内测设四个水准点,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上顶线以作校核。6.质量验收及标准:6.1所有的测量工作记录、设计变更、放线结果、抄平记录、验线记录等必须原始真实、妥善保存并及时整理归档。6.2高程竖向传递的允许偏差为每层±3mm,全高H≤30m为±5mm;30m<H≤60m为±10mm。6.3距离测量误差:长度≤30m,允许误差±5mm;30<L≤60m,为±10mm。6.4各部位的放线的允许误差:根据测设的细部轴线,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及控制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规程》第7.1.5条的要求如下:测量工程施工方案-9-怀建集团科研车间项目部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L)L≤30m±530m<L≤60m±1060m<L≤90m±15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3门窗洞口线±37.注意事项:7.1人员:检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7.2测量仪器:检查测量仪器设备是否检定合格、且均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7.3复核:测量人员作业中,做到100%两人互测互算的测量结果复核。7.4保护:对现场所有测量控制桩点进行有效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以防止用错。7.5其他注意事项:7.5.1按照《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工作程序》将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送交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检定,并根据计量法规定,定期检定,施工现场所用仪器、量具必须符合要求,并做好标识。7.5.2必须以以大定小、以长定短、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先整体后局部为原则。7.5.3高程控制网的测设:先校核业主提供水准点。7.5.4施工测量平面控制测设:控制网桩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在距建筑物3m外,布设时要尽量避开道路。7.5.5基础放线的投测:投测前校核轴线控制桩是否正确,有无碰动。7.5.6各层的放线投测:测线要进行闭合校测。测量工程施工方案-10-怀建集团科
本文标题:科研车间施工测量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