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涉及心理学理论基础介绍
理论提出者、理论综述、理论提出者、理论主要内容、理论发展依恋心理学、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1.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psychology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概况进化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DavidBuss、JeromeHBarkow、Ledaosmides和JohnTooby等人。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原则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它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进化心理学一出现就赢得了诸如“进化心理学:关于心理的新科学”、“心理学整合的新范式”、“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等溢美之词。内容(1)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钥匙进化心理学认为,当代人类的大脑里装着一个有着漫长进化历史的心理,因此,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这里的“过去”不仅是指个体的成长史,更主要是指人类的种系进化史。人类祖先99%的进化历史发生在更新世(Pleistocene)的狩猎———采集时代。这种漫长历史的进化过程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长久历史的积淀。当今人类的心理中,仍然带有漫长的历史所留下的痕迹。今天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进化的产物,他们作为“活化石”,能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过去。(2)功能分解是探究心理机制的重要途径进化心理学主张要了解心理首先要弄清这些心理机制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问题的。只有弄清了这些心理现象的功能,才能对它们的机制有清楚的了解。就方法论程序来说,进化心理学的解释程序有如下要点:第一,通过分析某一心理所做的工作或所完成的任务,以此揭示出这一心理的功能;第二,推测出这一功能背后的心理机制;第三,追溯这些机制形成的进化史、选择史,直至其终极根源;最后,再根据机制和终极原因对心理现象做出解释。(3)心理就是一系列的适应器心理是“作用于我们狩猎———采集时代祖先身上的进化过程所产生的、进化而来的适应器”。自然选择的作用在于通过重复遇到进化中反复出现的情境(长期存在的适应问题),从而对可供选择的心理设计进行检验,以决定哪些设计被选择并遗传给后代。在我们的进化历史中,相对于其他可供选择的设计而言,那些增强了其自身生存和繁殖能力的设计变化被选择出来了。(4)心理机制具有模块性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具有模块性(modularity),心理包含许多领域特殊性的模块,一个模块只处理与其特定的功能相适应的内容特殊化的信息。换言之,模块作为特殊化的“计算”机制,它只计算那些特定的输入,仅仅专注于与其特殊处理能力相关的信息。例如,Cosmides把心理比喻为一把“瑞士军刀”,它包括不同的工具,每一个都能完成某个特定任务。人的心理也是由一些认知工具组装而成,每种心理都有特定的功能。(5)人的行为表现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机制是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在用心理机制解释人类行为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但是在这里环境是作为第二位的因素起作用的。进化心理学家是反对环境决定论的。在他们的眼中,环境的作用只在于作为背景因素来激活心理机制,从而使有机体表现出行为。所有的外显行为都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2.依恋心理学“依恋理论”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且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bowlby(1907-1990)及同事做出。典型人群:儿童积极表现:安全依恋消极表现:紊乱依恋理论介绍1.安全依恋。按照理论,当知道存在一个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儿童能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提供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还认为母亲的支持有用,这使儿童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另有人指出,还存在影响儿童依恋的其它决定性因素,并且,父母的行为也会受到儿童行为的影响。2.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焦虑-抵抗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亦如此。母亲的离开会使儿童极端沮丧。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但会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抵抗。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母亲的这种养育风格: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即,儿童的需要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并且有时,更多是通过双亲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3.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母亲。4.“紊乱依恋”。“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抵抗和回避风格虽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们仍是应付世界的策略。而紊乱依恋型儿童把照看者体验为既受到惊吓、又吓人。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因而儿童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如果儿童借助照看者来反映、理解自己,紊乱儿童就是在观看破裂为无数碎片的镜子。这比后天无助更严重,因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亲密关系表现基于Bowlby和Ainsworth的工作,其他研究者在成年人与恋爱伴侣及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安全依恋的人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信地各自独立活动。焦虑矛盾依恋风格的人会因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回避依恋风格的人难以与他人亲近。他们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依恋模式通常形成于婴儿期。有观点认为,成年人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反映着他们与母亲的依恋风格。3.社会交换理论这个理论对社会交往中的报酬和代价进行分析。提出那些能够给我们提供最多报酬的人是对我们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们总是尽量使自已的社会交往给自已提供最大报酬。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也要付出报酬。因为人类社会的原则是互相帮助,别人给了你好处你要回报,社会交往过程因此可以说是一个交换过程。霍曼斯,G·C.,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美国东部的波士顿。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业余时间从事过诗歌创作。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定义对社会交往的研究中最具有影响的理论。具体思想报酬和代价的定义报酬,一个人从社会交往中得到的任何有益的东西。报酬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件东西对某人是报酬而对另一个人则可能毫无价值。报酬可以分为6类:爱、钱、地位、信息、物、服务。这6类报酬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特别性和具体性。一个报酬是谁提供的决定着报酬的价值。这就是报酬的特别性。爱的价值与提供的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爱是一个特别性很高的报酬。而比较起来,钱不论是谁提供的都是有用的,因而钱是一种特别性很低的报酬。当我们说与某一个人的友谊是非同寻常的友谊时,意思就是说这种友谊关系可以给我们提供特别的,别人无法给予的报酬。报酬的第二个方面,具体性将具体的和抽象的报酬区分开了。具体的报酬是可见的、可闻的和可以摸到的东西,抽象的报酬则是看不见的,但同样可以对人有用,如建议、社会肯定等。代价是社会交往引引起的消极后果。某一种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可能要付出很大代价,这种代价包括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或者总是产生矛盾,或者受到其他人的反对等等。从事某一种社会交往还可能会妨碍我们进行其他报酬更大的活动,这也是一种代价。经济学上把这称为“机会成本”。对交往关系的评价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与另一个人的交往或友谊所得到的报酬和所付出的代价是心中有数的。尽管人们并不特别去计算这些报酬和代价,人们主要关心的是某个关系的总结果,即总的来看,这种关系是使自己得到的多(报酬多于代价),还是使自己失去的多(代价多于报酬)。当我们对于友谊关系进行评价时,常常会与自己经历过的其他关系进行比较。常见的比较标准有两种。1.基本比较。这种比较反应表明一个人对某种关系的基本要求。即一个人认为在某种交往关系中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对不同的交往关系人们有不同的要求,如对恋爱关系的要求与对同生意人打交道所发生的关系的要求就很不同。对各种交往关系的要求是每个人对各种人际关系的个人观点的反映。这种观点可能来自于个体过去的经历,也可能来自于别人的经历(如小说、电影主人公的经历)。随着新经验的增加,人们对各种人际关系的要求也会改变。2.与另一种选择的比较。也就是与另一种可能的关系进行比较。如你与现在男朋友的关系是不是比与另外一位追求你的男士的关系更多地给予你幸福和愉快呢?即使你与现在的男朋友关系很好,但是如果你认为若与另外一位男士结合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好处,你就会停止现在的恋爱关系。相反如果你认为与目前男朋友的交往并没有给你带来很多益处,但与别的男性结合情形可能会更糟,你就仍会留在目前的关系里。3.寻求共同利益。在社会交往中,一方的活动总是影响着另一方的活动。当双方的交往能给各自带来好处时,交往就为双方带来了共同利益,而当双方的交往只给一方带来利益时,交往就产生了矛盾。如你在乘火车时,可能会与邻座聊天,如果在你想聊天的时候,邻座也正想找人说话,交谈的结果就会使双方感到愉快,反之,会引起不快。由此可见,社会交往是否能给交往的双方都带来利益,取决于双方是否有同样的兴趣和目标。当交往的双方对许多活动都有共同兴趣时,交往就会顺利,相反,就容易产生矛盾。总的来说,当交往双方的生活背景和态度、爱好等相似时,交往过程的矛盾就会较少,因为他们共同的各种活动都能满足各自的爱好。当然,即使兴趣很相同的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产生利益上的矛盾。当矛盾产生时,双方需要进行协商以找到一个使双方都满意的决定。常见的协商结果是选择一个不同的但可以使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决定。例如拿到年终奖金时,丈夫想买一个录像机,妻子想买沙发,但不可能都买,解决办法(1)短途旅游一次(虽不是双方各自的要求,但双方都喜欢旅游);(2)今年买沙发,明年买录像机。如何交往使双方都取得利益是保持一个关系的重要方面。公平交换一一平等理论使人最满意的社会交往关系是公平关系:人们不喜欢被别人剥削,但通常也不愿占别人的便宜:公平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对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公平性的要求进行了概括。公平原则确定一种交往关系是否公平的原则有以下几种:1.平均原则每人都得到均等利益。这是最简单的原则。2.按需分配。需要较大的人应该得到较多的利益,如一个家庭里可能把大部分收入都花在身患残疾的孩子身上,因为这孩子需要昂贵的医疗费保持生命。3.按劳分配。一个人得到的利益应与付出的贡献成比例,多作贡献的人应该得到更多利益。平等理论的假设平等理论有3个基本假设:人在交往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最大利益。交往双方通过建立平等原则,对利益平等分配,以使双方的共同利益得到最大满足。当交往双方感到不公平的存在时,会感到不舒适并努力寻求公平的恢复。当一个人感到交往过程中出现不公平时可能会想办法去恢复公平。恢复公平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从实际上恢复。如两个同宿舍的同学应该分担打扫卫生的工作。一个同学平常很懒,打扫卫生作得少,经过指出后,同意每天为宿舍打水,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以心理方式改变对交往关系的看法,恢复心理上的平等。那位懒同学可能以自己年龄小,体质弱为理由,强调自己做的打扫卫生的工作已经很多了,别的同学多做一些是应该的,因此不会改变自己的懒惰行为。力量
本文标题:涉及心理学理论基础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8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