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窦娥冤》教案李巧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二、能力目标:1、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2、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三、德育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2、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四、教学重点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落实背诵要求。五、教学难点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六、教学方法1、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2、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3、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八、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语: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这说明戏剧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生活的真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戏剧的知识,并学习一部真实反映当时生活和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元代戏剧大师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戏曲知识2、了解作者关汉卿二、中国古典戏剧概述(投影)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三、宋元南戏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元末在南方盛行。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脚色皆可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剧本上凡需脚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配角。南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代表作是元人高则诚(高明)的《琵琶记》。四、元代杂剧1、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散曲:小令:一宫调一曲子元曲套曲:一宫调数曲子杂剧:散曲+科+白2、元杂剧常识结构: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角色: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净(俗称“花脸”)、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等、洁郎(和尚)等。五、明清传奇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昇的《长生殿》。六、清代花部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康熙年间,各地流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梆子腔(即秦腔)、皮黄腔、柳子腔等。花部多是一些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史故事,或为民间传说。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元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从而使我国的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七、鉴赏戏曲语言的方法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宾白、科介相结合,整体鉴赏。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古白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八、欣赏古代戏曲艺术手法想象、夸张和借景抒情,是古代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想象、夸张以奇异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借景抒情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传统,是一种形象化和富于诗意的表现人物的方法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琵琶记》-明·高则诚《娇红记》明·孟称舜《长生殿》清·洪昇《雷峰塔》清·方成培十、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看钱奴》-元·郑延玉《中山狼》-明·康海《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之《幽闺记》-元·施君美《绿牡丹》-明·吴濂《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十一、戏曲种类:{40余种}京剧、晋剧、蒲剧、雁剧、秦剧、吉剧、豫剧吕剧、淮剧、沪剧、越剧、婺剧、绍剧、徽剧闽剧、赣剧、汉剧、湘剧、祁剧、潮剧、桂剧壮剧、川剧、黔剧、滇剧、傣剧、藏剧、粤剧昆曲、高腔、评剧、越调、彩调、梆子腔二人台、龙江剧、黄梅戏、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采荼戏、皮影戏、滑稽戏河北梆子、上党梆子、山东梆子、河南曲剧、湖南花鼓十二、作者介绍:1、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2、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其余九部作品是:普罗米修斯(古希腊·埃斯库罗斯)、俄狄浦斯王(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美狄亚(古希腊·欧里匹得斯)、奥赛罗(英国·莎士比亚)、凡尼亚舅舅(俄国·契诃夫)大雷雨(俄国·洛夫斯基)、阴谋与爱情(德国·席勒)、哀格蒙特(德国·歌德)、安德洛玛刻(法国·拉辛))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剧情和结构2、分析文章第一部分3、预习第二、三部分二、复习提问:1、中国古代戏曲有哪四种基本形式?答: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2、前三种基本形式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答:《琵琶记》、《窦娥冤》、《牡丹亭》3、元曲四大家是哪四大家?答: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4、关汉卿的代表作有哪些?答: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等三、《窦娥冤》剧情简介(由学生看注释1,然后讲解)《窦娥冤》是作家晚年的作品,它述说了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窦娥因其父窦天章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被典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幸成婚后不久,又做了寡妇。流氓恶棍张驴儿父子俩强行闯入窦娥家中,想要分别霸占蔡婆婆和窦娥,窦娥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张驴儿企图毒死蔡婆婆以达到霸占窦娥的企图,不料却误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竟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以此威逼窦娥成亲。窦娥仍誓死不从,张驴儿便买通官府,将窦娥问成了死罪。三年后,窦天章任肃政廉访使,奉命查核楚州案件。窦娥的鬼魂向父亲申诉了冤屈,窦天章逮获了真凶,案情才昭雪。全剧共四折,本文节选的是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剧中,窦娥对“天”“地”进行了指责。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善良正直、至死不屈的妇女形象,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对统治者的强烈憎恨。四、赏读课文请五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全文,体会一下戏曲是如何展现激烈的矛盾冲突的。(分窦娥、监斩官、刽子手、蔡婆婆,只读对话和唱段,括号内不读).五、识记基本的知识。(出示投影)盗跖(zhí)前合后偃(yǎn)罪愆(qiān)苌弘(chánɡ)亢旱(kànɡ)暄(xuān)六、学生思考:这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用简洁的词语为这几个场面标上小标题。明确:共三个场面,即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开头至“只落得两泪涟涟”,是窦娥被押赴刑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鬼神的场面,可概括为:指斥天地(二)“刽子云”至“负屈衔冤”,是窦娥请求走后街并与婆婆诀别的场面,可概括为:诀别婆婆(三)“刽子做喝科”至结束,是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的场面,可概括为:三桩誓愿七、具体研习课文:赏析第一部分:1、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学生齐读)。2、《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3、“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提示:讳饰,实际是说被杀头而死。4、《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提示:“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采用了兴的手法。5、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6、《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提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7、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8、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补充说明: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9、熟读背诵[滚绣球]一曲10、小结:这两个曲牌,十分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残酷压迫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为此,这两个曲牌,就已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八、作业:1、背诵【滚绣球】2、诵读第二部分中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几曲,了解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善良。3、初步思考设计“三桩誓愿”的戏剧情节对于刻画人物、凸现剧作主题的作用。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分析文章第二、三部分,了解窦娥这个人物形象。2、归纳文章主题,学习课文中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3、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和封建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二、齐读第一部分唱词,赏析第二部分:诀别婆婆1、朗读“倘秀才”“叨叨令”两节,思考:窦娥有个什么心愿?为什么叫走后街而不走前街?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提示:因为她不愿见到婆婆,怕引起婆婆伤心。这表现了她性格中善良的本性。2、窦娥怕见婆婆,后来见到婆婆了吗?见到了后她说了些什么?提示:见到了。见到后她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3、在本节中窦娥的善良还表现在哪些地方?提示: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临刑前劝婆婆不要啼哭烦恼。4、朗读”快活三””鲍老儿”两节,思考
本文标题:窦娥冤教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9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