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章丘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章丘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6日在章丘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章丘市代市长刘天东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过去四年工作回顾过去的四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四年。四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圆满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谱写了章丘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市)、中国书法之乡、“千年古县”等国家级荣誉,在2011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评审中名列第34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大幅攀升。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抢抓难得机遇,落实扶持企业发展、促进产业振兴的一系列措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7.5:31.5,生产总值达到572.4亿元,年均增长17.1%;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4亿元,是2007年的1.9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8亿元。“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四年完成工业投入492.7亿元,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实现翻番,其中过100亿元、过50亿元企业各1家,过20亿元、10亿元企业分别达到7家和两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88家,骨干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均突破200亿元,四大产业利税对全市贡献率达到82%。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1.6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发展效益显现。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建成圣泉、华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多个项目列入中央、省市重点产业振兴计划,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7件,培育有机高分子材料、重型汽车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骨干型企业、集群型产业、创新型体系支撑转型发展的格局。现代农业高效推进。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等300多项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湖水库与明渠段征迁安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被评为中国绿色果菜之乡。以品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持续推进品牌培育、科技服务和产业体系建设,章丘大葱、章丘鲍芹等9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数量居全国县域首位。新增“三品”认证128个,新培育特色园区基地105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92个、济南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实现行政村、园区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全覆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美国白蛾得到有效控制,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动物疫病防控等农业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占服务业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太古飞机成功入选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百强,3A级以上景区达到7家,“国民休闲汇”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旅游城市、山东县域旅游十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12家,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007年的2.14倍、2.34倍。引进银座、载信等一批大型商贸物流企业,“新网工程”走在全国前列,荣获全国家电下乡先进县(市)、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县(市)。——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统筹城乡规划和基础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40亿元,城市规划区、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185和5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49.7%。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完善重点片区控规和主城区城市设计,在全省率先实现镇驻地控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全覆盖,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体育公园等标志性片区相继建设,绣源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顺利实施,辐射带动西部新城发展的主轴已现雏形,承载高端产业和生态景观的“一河两城”框架全面拉开。完成高温循环水供热、圣井水源地扩容、220千伏绣江变电站等一批基础配套工程,新增供热面积302万平方米、供气管网125公里、供电能力50万千瓦,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标准实施百脉泉广场改造、世纪大道亮化、经十东路绿化提升等工程,新安装路灯、景观灯8000余盏,新增绿化面积966万平方米。推进公共设施向镇村延伸,完成11个镇“小城镇建设行动”,开工建设48个新型农村社区,新建改造农村住房426万平方米,全省社区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四年新改建农村道路562公里,完成183个村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通客车、通硬化路、通有线电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城管系统”建成运行,网格化城管格局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创建文明环境,共建和谐城市”十大行动,开展非法营运车辆、违法违章建筑等专项整治,交通指示标志逐步健全,城建设施维护机制初步建立,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布局合理、功能优化、配套完善、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彰显,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针对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科学发展的小石灰窑、焦宝石窑、废旧塑料、沙场等突出问题,依法严厉整治,四年关停“土小”企业1600多家,清理违法占地2960亩,2881户违法违规废旧塑料经营业户全部取缔,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以节能减排倒逼发展转型,四年拆除立窑水泥生产线14条、锅(窑)炉109台,妥善关停琅沟电厂,建成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万元GDP能耗降低到1.18吨标煤,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均减少10%。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提升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镇街驻地污水处理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增排水、排污管网50多公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白云湖省级湿地公园获批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建成13个省级生态乡镇、100个济南市生态文明村,2.6万户群众用上清洁能源,成为全省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市。采取人工影响天气、调水补源等综合保泉措施,泉水实现八年连续喷涌。荒山绿化、平原林网、绿色通道建设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支撑更加坚实。——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完成新一轮市镇两级机构改革,国库集中支付、镇街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城市建设融资方式,成功与山东高速集团实现战略合作。提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流转土地13.68万亩。积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在济南市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1处镇街卫生院综合配套改革基本完成,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加快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和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同晟、鑫海等担保公司挂牌运营,齐鲁村镇银行、威海银行等4家银行落户我市。四年争取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政策性资金7.9亿元,金融机构发放贷款600亿元,章鼓公司实现本土企业上市零的突破。综合采取土地点供、增减挂钩等措施,新增用地指标2.63万亩。制定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22人。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招商选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23个,重汽德国曼等一批高科技型、产业链配套型项目建成投产,利用外资、出口总值分别是2007年的2.2倍、1.8倍,明水经济开发区被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工作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济南市率先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736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镇街就业创业中心实现全覆盖,培训转移劳动力11.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四年新增五项保险参保人数12.8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分别增长9%、13%,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95亿元,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成三职专、东山小学、福泰小学、实验中学等一批教育提升工程,改造农村校舍17万平方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成功创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市。完成市医院病房楼、儿童医院和659处镇村卫生院(所)改造提升工程,急救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人口计生导向政策惠及计生家庭,“711”为民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成城乡文体场所1389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全面完成,成功举办十一届全运会男女排球比赛等大型赛事,引进大型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李清照文化周成为知名文化品牌,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平安章丘建设全面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有力,校园安全、道路交通、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及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国防武装、外事侨务、统计物价、民族宗教、新闻广电、史志档案、地震气象、应急抢险、红十字会、残联老龄、慈善救助和机关事务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2011年,圆满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民生十件实事。一是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程,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60周岁以上老人按时足额领到基础养老金;二是就业促进工程,建成明水、圣井等6处高标准就业中心,新增城镇就业53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1万人;三是教育提升工程,完成汇泉小学扩建、一中改造、9所幼儿园新建和51个校舍安全改造工程,道通实验学校顺利启动;四是群众健康工程,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达到70%以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受益群众近100万人次;五是住房保障工程,首批100套廉租房实现入住,公租房启动建设;六是城区供水扩容安全工程,日供水能力增加3.5万吨,实现双管网、双回路供水;七是城乡畅通工程,完成120.6公里农村道路改造任务,取缔非法营运车辆65辆,施划停车位350个,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八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提前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垃圾围村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九是户户通自来水工程,104个村的9.82万名群众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十是文化惠民工程,143处农家书屋、92处文化大院、31处健身广场全部按期建成使用。——自身建设有效加强,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制度,深入开展“开门写报告”、“为民办实事”征求意见活动,对重大决策事项和重点工程项目,坚持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累计办理人大建议338件、政协提案688件,满意率达99%以上。严格分线负责、一岗双责,完善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工程督查制度,全力保障各项工作落实,政府执行力明显增强。建成“一平台、四中心”政务大厅,整合行政审批、服务资源集中入驻,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开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落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审批时限缩短47.6%,市镇村为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在济南市各县市区率先开通市民服务热线和民生网,创新行风政风热线接处机制,累计受理办理群众诉求5.2万件,济南市优化发展环境行风评议满意度达到91%。启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和政府集中采购等交易过程全部纳入。强化审计、监察职能,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回顾四年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是干事创业、执政为民的根本方向。四年来,我们按照市委确定的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的总体思路,坚持效益导向,树立可持续发展
本文标题:章丘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0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