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11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到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由竞争:17世纪40年代到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起始于16世纪,通过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产业革命及与之并行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物质生产基础,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资本家独自经营的个体资本和企业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自由竞争充分展开的经济基础。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处在自由竞争阶段。主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分散的资本和企业。条件:除了土地私有权外没有人为的垄断障碍。主要是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手段:主要是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形式: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平均利润原则通行。结果:资本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间:第二次科技革命到罗斯福新政科技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从生产的集中开始的。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垄断经济危机1、生产集中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包括生产要素和产品)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所掌握的大企业中。生产集中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2、生产集中是通过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而进行的竞争和信用是加速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3、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在促进生产集中方面也起了重大作用。4、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股份公司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把社会分散的私人资金集中为一个大公司的法人资本进行运营,使生产集中对巨额资本的需要得到满足。是一种占居主导地位的资本组织方式。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集中的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竞争中的弱肉强食,即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二是通过和平方式,即把原来分散的小资本联合起来,以股份公司等形式组成新的更大规模的资本。竞争促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所替代。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发展的新阶段。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通过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生产集中之所以形成垄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可能性来看。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分散于大量中小企业,在这些为数众多的企业之间是难以达成协定的。而在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时,社会生产已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里,它们之间就完全有可能签订协定,控制某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牟取高额利润。从必然性来看。a.生产集中使大公司生产极度膨胀,结果生产过剩、销售困难、利润下降,这使通行的自由竞争日暮途穷,而大公司为了保持和扩大利润,就必需结成垄断组织以调节生产。b.大公司规模巨大,资本雄厚,其它中小企业难以与其较量,同时部门间资本的转移也受到资本量和需求量的限制,这些都会使自由竞争受到限制,形成垄断趋势。c.大公司之间的剧烈竞争,会对势均力敌的对手造成损害,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就会产生谋求暂时妥协、达成垄断协定的必要。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历史上曾经采取过多种具体的垄断组织形式。1)初期,占主体地位的形式是横向一体化的形式。它是同一部门的大企业互相联盟,形成垄断组织。它们从最简单的短期价格协定开始,逐步形成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等部门垄断组织。2)20年代以后,先是在美国,然后在其他资本主义各国,纵向一体化的大资本的联合开始占居优势地位。这是一些将许多在生产的纵向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各部门的大企业联合在一起,形成在生产和销售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型股份公司。当时,这样的垄断联合企业在冶金、化工、汽车制造、机器制造、食品等工业部门广泛形成。3)在纵向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营的多样化也开始发展起来。在经营多样化的基础上产生了康采恩这一混合联合垄断组织形式。4)二次大战后,垄断组织的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有:○通过收购、兼并,垄断企业的规模空前扩大。○跨国公司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组织形式。○垄断资本勾结的形式有了变化,主要采取默契勾结的方式。○金融资本的全面统治金融资本的全面统治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金融寡头:控制着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即财团,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者。金融资本凌驾于银行和产业资本之上,它既控制工商业,又控制银行,在社会经济中居统治地位。银行垄断:在工业集中和走向垄断的过程中,银行业也出现了集中和垄断。而且,它的发展速度比工业来得更快。银行业的集中,一是由于其内部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受到工业垄断的推动。在这种内外双重作用下,银行业的集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银行业的集中达到一定程度后,大银行资本为了保证其高额垄断利润,避免竞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也采取了互相联合的方式,形成了银行垄断组织。1、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使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1)银行垄断组织它集中了社会上大量存款,有足够的资金为工商业垄断企业提供长期的巨额贷款。这就使其与工商业垄断企业的关系日益紧密并固定起来。工商业资本对银行的依赖日益增强。2)大银行为了减少贷款风险和保证高额利润,也加强了对工商业资本经营状况的监控。3)当银行垄断组织依靠其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营业网络,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对其客户的贷款来影响和控制他们的经营活动时,它已不仅仅是个普通的中介人了,而是成为一个能够决定工商业资本命运的万能的垄断者。2、随着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联系的日益加强,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逐渐地溶合了起来。银行垄断资本和工商业垄断资本互相溶合和混合生长的结果是金融资本的产生。金融资本凌驾于银行和产业资本之上,它既控制工商业,又控制银行,在社会经济中居统治地位。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原因(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时间:20世纪30年代至今概念: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特征:国家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和资本再生产过程原因: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国家作为总垄断资本家,本身直接掌握着国有垄断资本,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国家又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干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调节社会矛盾。国家垄断的产生和发展,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部分质变,形成了体现国家垄断特征的系统的生产关系。1)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生产的迅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加深,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家单靠自己的力量无力克服,要求国家采取反危机措施,开拓和扩大国内外市场。3)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发生的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单靠个别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也是无法缓和的。这就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各种能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政策措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1、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2、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3、生产力社会化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矛盾加剧。4、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矛盾加深(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开始形成时期:1914年一战前,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集中在与军工生产相关的领域。2.不稳定发展时期:一战至二战结束初期,这一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经济危机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即在危机和战争期间,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国家垄断也随之迅速发展。但是,危机和战争一过去,国家垄断的发展也相应削弱。因此,这一阶段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不稳定发展时期。3.广泛高度发展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高度发展的时期,并完成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消极作用局限性1、削弱支付能力1、社会生产的无政府2、滞涨2、分配的贫富悬殊3、财政金融危机3、世界经济方面4、国企低效1)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一定的积极作用。2)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并与市场调节机制结合起来,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调节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促进了经济发展。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在于,它通过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矛盾而延缓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但它的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又使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更充分的物质条件。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生产和分配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发展,有利于协调局部比例和宏观比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弥补了私人垄断资本调节的不足。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经济计划的实施,能够影响经济周期的发展,减弱经济危机的冲击。在垄断条件下,垄断资本获得了左右市场供求从而操纵价格的力量。凭借对价格的控制,垄断企业可以用垄断加价的方式来剥夺消费者,获得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是西方发达国家“滞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形成途径:一是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二是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基本形态: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第二,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第三,国私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第四,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组织形式:国有企业,即政府把一部分财政资金转化为国有资本而独立建立的企业,包括预算企业、公共公司以及属于国家所有的但转租给私人垄断资本经营的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力、煤炭、造船、铁路、邮电、钢铁等部门。形成途径:1)国有化。政府将那些技术落后或亏损巨大而面临倒闭的私人垄断企业进行国家收购。2)财政投资新建企业。政府对国民经济迫切需要而又投资额巨大、资本回收期限很长,私人企业难以涉足的部门进行投资,组建新的企业。国有企业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2)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3)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4)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国私共有合营的垄断资本形成途径:①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的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②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立企业;③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业,等等。对国家资本——一方面是企图通过对它们的直接控制,更好地发挥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空作用;目的:另一方面是为了给私人垄断资本以更直接的支持。对私人资本——企图通过这类企业更多、更好地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优惠,如政府补贴,优惠性贷款,税收的减免或更多的政府订货等。形成途径是:(1)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2)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需要);1929-1933年经济危机(应付危机);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需要)(3)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而成。(4)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5)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国私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国私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的所有权属于私人垄断资本家,这种资本的组织形式依然保持着私人公司的外观。但这种资本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都同国有垄断资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或者说如果离开了国有垄断资本的参与,这种资本的运行就难以独立完成。私人垄断资本的运行严重地依赖于国家通过运用财政、税收、货币金融等调节手段的干预来完成的。在这一形式中,资本运行的主体仍然是私人垄
本文标题:第11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2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