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第15讲澳大利亚和极地地区学案
高二地理学案编辑:张相忠2012年2月14日【学习目标】1.识记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气候。2.澳大利亚的主要工业中心和重要城市。【重点、难点】重点:利用经纬度,海陆分布和国家轮廓考查局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难点: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重要性。大洋洲:一、概述1、绝大部分23.50S~400S之间;西临洋和东临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2、位置的重要性:联系四大洲,沟通两大洋,国际交通和通讯交汇处。3、范围:一块大陆:大陆;四大群岛: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群岛、夏威夷群岛;四大岛屿:、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4、面积:9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的大洲。5、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二、岛屿(按成因分):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注意]瑙鲁面临磷矿资源枯竭,因气候变暖图瓦卢举国移民三、国家澳大利亚:坐在矿车上,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新西兰农牧业:旅游业发达汤加:世界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萨摩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澳大利亚一、概述1、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是世界上惟一独自的国家,地广人稀,是大洋洲面积最,人口最的国家。2、地形:三大地形区东部,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中部;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西部;占全国面积一半;第15讲大洋洲和两极区域地理3、特有动物:、鸸鹋、袋鼠4、人口分布:地广人稀,人口多分布在地区;原因:①东南沿海一带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居住;②东南沿海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③东南沿海一带开发较早,经济基础好。二、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1、东南沿海一带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气候,植被多为;2、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受,气候干旱,为草原和沙漠,基本无人居住;3、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西北风带交替控制,为气候。4、塔斯马尼亚岛以及澳大利亚东南角地区长期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气候为。总结:[注意]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沿岸受寒流影响,形成沙漠气候。三、经济1、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出口商品是、牛肉、。2、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是、。3、工业部门:采矿、冶金、机械、化学、纺织、食品4、城市堪培拉: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悉尼:全国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拓展: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澳大利亚的农业南极洲一、概述1、几乎全部位于圈,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周围被、印度洋、包围;2、地形:冰雪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的大洲,平均海拔为2350米以上3、气候有“世界寒极”和“风库”之称;特点:、干燥、烈风;成因:①;②;③巨厚的冰层,反射大量的太阳辐射;④;⑤西风漂流的减温影响。二、南极考察1、时间:每年的月到;2、资源丰富:①资源:最丰富的大洲②矿产资源:最为丰富;③海洋生物资源:、鲸、、企鹅3、科考站:我国的、和4、南极条约:、、禁止放射性废物处理和任何核爆炸北极一、北极地区特征:浮冰世界1、洋面:常年不化的冰盖(占2/3);2、海面: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巴伦支海受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3、岛屿:冰川和冰盖遍布。4、沿岸:永久冻冻土带(达数百米)。二、北极气候纬度高→接受阳光少西风漂流、多风、寒冷→阻止热量交换易变(没有南极那么寒)大西洋洋流系统→寒流、暖流三、北极资源1、生物:①动物:、海象、鲸、鲱、鳕、雪兔、。②植物:地衣、苔藓、藻类等(比南极茂盛);2、矿产:、天然气、、铁和有色金属。四、北极战略地位1、东西半球的最短航线;2、核潜艇的隐身地;3米厚浮冰层防止电磁波的穿越,不被卫星发现;浮冰层破碎噪音,影响声纳探测系统的准确度;北极地区电离层的频繁拢动,影响雷达探测核潜艇的散射波。五北极科学考察1、时间:4~10月,极昼现象;2、中国北极考察站→黄河站(2004年建);3、科考准备→破冰船;4、中国科考原则:①中国大陆直接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②北极地区的公共资源属于全人类,我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③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需求;④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合作探究】为什么南极洲比北冰洋地区更寒冷?【当堂检测】读等温线图:1.影响图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2.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N地草类茂盛B.L地地下水丰富,为该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C.P地农民正收割小麦D.Q地盛行西北风3.澳大利亚铁路绝大部分分布于南部和东部沿海,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位置C.气候条件D.城市和人口分布根据下面材料内容回答4-6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比日3时16分,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DOME-A)的最高点。该地点位于: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3时16分,考察队12名勇士站在这一点上,插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国人成功踏上了DOME-A的最高点。材料二:南极地区图4.当考察队员在DOME-A处插上五星红旗后,旗帜飘扬的方向是()A.朝西南方向B.朝西北方向C.朝东北方向D.朝正北方向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B.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位于DOME-A点的东南方C.该季节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端温和多雨D.该季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6.下列有关计算正确的是()A.此时华盛顿(西五区)时间为2005年1月17日14时B.此时地球上一半以上的地区已进入2005年1月18日C.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109°WD.此时地球上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理坐标为0°,161°W答案:DADBDC
本文标题:第15讲澳大利亚和极地地区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3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