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1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____________以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____________的弊端日益暴露。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体制2.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相同点是()①都是在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②都注重价值规律的运用③都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最后都导致了经济的全面滑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两人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在改革中注重运用价值规律,并导致了经济全面滑坡的是勃列日涅夫,因而两人改革的相答案:C3.下列苏联领导人按执政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B.斯大林——戈尔巴乔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C.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D.斯大林——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答案:C4.1964年被迫退出苏联政治舞台的领导人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B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赫鲁晓夫在工业方面的改革中尝试推出“物质利益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B.调动生产积极性C.冲击传统体制D.实行私有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目的”。A项是对概念的解释,C项是结果,D项表述有误,故选B答案:B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点是()A.把重点放在了农业方面B.把重点放在了重工业方面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解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的旧体制,但答案:C3.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全面滑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B.与美国大搞军备竞赛C.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D.勃列日涅夫政府趋于保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要原因。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军备竞赛使苏联答案:B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2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4.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解析:答案:A5.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认为,“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请完成:(1)简要说明你对布哈林观点的理解。(2)你是否赞同布哈林的观点?结合自十月革命以来20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以分析。解析:社会主义革命是否会在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俄国发生的问题,曾经有过分歧和争论,但1917年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而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又是当时和现今领导者的分歧和争论,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又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作答时,首先要对观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注参考答案:(1(2)赞同。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这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使苏联的经济逐渐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在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起来,但从长远看,给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由于没有彻底摆脱旧的体制,改革成效不大。经济体制问题是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各项农业措施不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实行的是()A.开展玉米运动B.鼓励发展个人副业C.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D.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解析:答案:A2.下列对赫鲁晓夫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B.大种玉米运动符合当时苏联的社会实际C.是在维护原有的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D.农业是其改革的重点解析: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3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答案:B3.下列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修补B.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C.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D.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解析:答案:D4.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全面滑坡,其原因包括()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②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③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不是在20世纪80答案:C5.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其相同点是()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解析: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恢复经济的措施,是利用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这很好理解,关键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应该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更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直接干预经济,因为它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明显的表现是国家对关系经济答案:B6.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A.斯大林时期B.赫鲁晓夫时期C.勃列日涅夫时期D.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解析: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军事迅速发展,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答案:C7.从斯大林时期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经济始终存在的问题是()A.综合国力难以增强B.对外扩张包袱过重C.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D.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缓慢解析:A、B两项只在某一时期出现,不是始终存在。A项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存在,B项在勃列日涅夫后期和戈尔巴乔夫时期存在。D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答案:C8.苏联存在的时间是()A.1917~1991年B.1921~1990年C.1922~1991年D.1924~1990年解析:苏联成立于1922年底,解体于1991年12月,共存在了69答案:C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4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9.苏联解体表明()A.苏联模式的失败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C.列宁主义的失败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解析: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也不是列宁主义的失败,它是国际共产主义答案:A10.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无法根除B.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D.苏联经济继续滑坡答案:C11.导致苏联解体的诸多原因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体制上的弊端长期未得到根本改革B.民族矛盾导致民族分离活动的加剧C.戈尔巴乔夫错误的路线和政策D.西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的结果解析:本题中A项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起主导作用;C项是直接原因;B项是导火线;D答案:A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年份1981~19851986~19881989年1990年国民经济增长率3.22.82.4-4材料二:张伟垣主编的《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一书认为:戈尔巴乔夫政府在制定改革政策方针中存在三个严重问题:第一,仍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加速发展战略”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战略,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第二,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识不足。……它使消费市场的供给更加恶化……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第三,对国家财政危机的程度估计不足。请完成:(1)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国民经济的状况。(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3)这种经济状况对苏联的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解析:这是一道有关苏联20世纪80~9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影响的材料参考答案:(1(2)第一,改革方针失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或者没有注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以及人民生活与消费需求的问题;对财政危机和生产危机估计不足。第二,政治上,苏共的威信丧失,政治解体促成经济解体。第三,经济上,计划经济体制停止实行,没有出现一个有效运作的经济体系。(3)经济改革失败迫使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改革;经济大滑坡使苏联的民族矛盾、政治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解体局面的发生。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5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本文标题: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4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