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3
1人体内环境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脑脊液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内液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B.③④⑤⑦⑨⑩C.②③④⑤⑦⑨D.①②③④⑤⑦2.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直接从肠道吸收葡萄糖4.(2012·泰州月考)如下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的红细胞中,通过的人体内环境名称依次是()A.组织液→血浆B.组织液→淋巴→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6.下列不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C.抗毒素中和外毒素D.丙酮酸+水→二氧化碳+氢+能量7.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8.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9.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而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A.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B.多喝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C.多吃富含脂肪的食品D.多摄入豆浆、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10.高等动物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11.(2012·临沂检测)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3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1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13.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仅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1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时,两者的pH变化相同B.各个系统均能独立完成稳态的维持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1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16.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4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17.(2012·泰州月考)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18.下图为肠腺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4、6、7为液体,1、3、5、8为细胞结构)A.图中2、4、6、7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2是3生存的内环境,6是5生存的内环境C.1、2、8中所含蛋白质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图中的2和4可以相互转化19.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0.(2012·郑州检测)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5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6分)如图是体液各组成部分关系图解,据图回答(图中数字为该液体占体重的百分比):(1)C、D液体可分别称为和。(2)A和B液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结构完成的。(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4)A液体中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和消化道排出体外的。22.(12分)下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填出各标号所指液体的名称:①,②,③,④。(2)正常人③内的pH通常维持在,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物质,如、。6(3)①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4)图中③进入①的物质主要是。(5)图中④是由形成的。(6)从图中②进入③的细胞代谢产物主要是。23.(12分)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C代表。(2)填写图中D、E的名称:D;E。(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系统。(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系统。24.(10分)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体内环境是指。图中的标号等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字母表示)。(3)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填字母),这种淡黄色液体来源于(填字母)。71-5AADAA6-10DCDDA11-15DCBDC16-20CDDDB21答案:(1)细胞内液淋巴(2)毛细血管壁(3)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4)肾、汗腺、肺22答案:(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2)7.35~7.45缓冲H2CO3NaHCO3(或NaH2PO4Na2HPO4)(3)适宜的温度和pH(4)氧气、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5)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6)CO2、H2O和尿素23、答案:(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系统泌尿系统(3)消化系统循环(4)循环系统泌尿循环系统呼吸24、答案:(1)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B、D(2)C→D→A→EE→A→D(3)AD
本文标题: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4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