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湖北中医药大学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考点整理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考点整理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结构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液态镶嵌模型,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糖类只含少量3.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可溶性酶核蛋白体(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输送蛋白质高尔基体:加工蛋白质线粒体:提供能量溶酶体:水解蛋白质4.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顺浓度梯度,不耗能易化扩散:顺浓度梯度,不耗能,需要膜蛋白帮助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耗能,需要膜蛋白帮助5.基本组织的结构1)上皮组织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主要考分布位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覆盖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上皮功能:表面光滑有利于液体的流动间皮:覆盖于胸膜腔,腹膜腔和心包腔面的上皮功能:分泌浆液,保持便面湿润光滑,便于内腔活动单层立方上皮: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功能:分泌和吸收变移上皮:分布:膀胱,肾盂,输尿管功能:防止尿液侵蚀复层扁平上皮:分布:皮肤,口腔,食管和阴道粘膜功能:具有很强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单层柱状上皮:分布:胃肠,胆囊,子宫,输卵管功能:分泌和吸收2)结缔组织(主要考成纤维细胞核胶原纤维)A.细胞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功能:合成和分泌纤维和基质中的蛋白质创伤修复巨噬细胞:数量多,分布广溶酶体→水解蛋白质来源: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产生的抗体有特异性肥大细胞:参与过敏反应B.细胞间质胶原纤维: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最多的纤维成分——“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但弹性差弹性纤维:“黄纤维”;弹性大,韧性小网状纤维:数量少,主要分布在网状组织3)肌组织: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神经组织:胞体突起:轴突,树突第二章.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以及骨骼肌构成。(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2.骨包括骨质,骨膜和骨髓骨质:密质骨(骨干)松质骨(骺端)骨膜: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骨髓:小孩子是红骨髓,成人是黄骨髓3.骨连接的结构和功能:骨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4.肌肉的组成肌腹:由肌细胞(肌纤维)构成,有收缩功能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非常坚韧但无收缩力第五章.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构成:血浆(淡黄色透明体)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45%,少量血小板和白细胞。血清:血凝块收缩析出的淡黄色澄明液体2.血液的理化特征1)血沉:单位时间红细胞沉降的距离——红细胞的沉降率,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2)血浆渗透压与红细胞渗透脆性晶体渗透压:NaCl0.45%NACL溶液中破裂,红细胞脆性大,抵抗力小胶体渗透压:白蛋白0.45%NACL溶液中破裂,红细胞脆性小,抵抗力大3)等渗溶液: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3.血液凝固过程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内源性途径:12因子,胶原纤维外源性途径:组织因子2)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质3)生成血浆纤维蛋白完成凝血凝血——抗凝血(动态平衡)凝血系统抗凝系统血小板纤溶系统4.血型:红细胞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的抗原的类型(选择题)第六章.循环系统1.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为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又称搏出量。2.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3.动脉血压的形成(临床上多以肱动脉血压为代表的动脉血压)动脉血压是主动脉血压,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前提:心血管鞥比管道中心必须有足够多的血液充盈其他因素: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4.微循环作用直接通路: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大静脉动-静脉短路:多分布于皮肤,调节体温迂回通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又称营养通路第七章.呼吸系统1.构成呼吸道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肺2.喉的软骨: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3.气管:由气管软骨组成,左主支气管细长水平,右主支气管短粗陡直,异物易坠入4.呼吸生理:(4个环节)肺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5.肺通气动力(直接动力):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动力肺内压胸膜腔内压(负压)——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腔隙6.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动力是膜两侧该气体的分压差气体总是由分压高侧向分压低侧方向扩散7.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物理溶解、化学结合O₂化学结合的主要形式是和血红蛋白形成氧合血红蛋白CO₂化学结合的主要形式是碳酸氢盐第八章.消化系统1.阑尾、麦氏点:右骼前上棘到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2.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1)消化机械性消化:紧张性收缩(胃肠)、蠕动(胃肠)、容受性收缩(胃)、分节运动(小肠)化学消化:胰液消化能力最强,胃液中含有盐酸,胆汁不含消化酶2)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的上段第九章.泌尿系统1.女性尿路短宽直,易逆行,尿路感染机会大2.影响尿生成的因素为什么糖尿病的病人会出现多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大,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增大,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大导致的。为什么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会增多:大量饮用清水后,水被吸收到血液循环中,血浆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所以尿量增多第二十八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1.适应性变化:萎缩、肥大、增生、化生2.变性:水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容易发生在肝脏)、玻璃样变性3.坏死基本的病理变化:看细胞核的改变——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4.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特点是坏死组织呈凝固状态2)液化性坏死:特点是坏死组织迅速发生分解、液化成混浊液体状3)坏疽:较大面积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称为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4)纤维素样坏死:是间质胶原纤维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变性。5.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纤维包囊、钙化和囊肿形成6.损伤的修复:再生性修复和纤维性修复怎样进行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是旺盛增生的幼稚结缔组织,主要由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构成。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逐渐纤维化的过程。此时,毛细血管闭合,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胶原纤维后转变为胶原细胞,炎性细胞消失,肉芽组织转变为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的血管稀少的瘢痕组织,瘢痕组织具有韧性,弹性较差。第二十九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和淤血:肺淤血和槟榔肝2.心力衰竭细胞:当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转变成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这种含有铁血黄素的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3.槟榔肝:切面呈红(淤血)黄(脂肪变性)相间的花纹状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4.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小板聚集于此,释放出多种促凝物质,促进凝血过程。内皮下胶原暴露,Ⅶ因子活化,损伤的内皮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系统。血流状态的改变:静脉中血流缓慢,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或血凝因子增多,纤溶系统活性降低5.血栓形成的过程白色血栓:在血流较快的情况下形成,一般在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肉眼观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质硬,与血管壁紧连。混合血栓:静脉的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与白色条纹层层相间,其形成过程是:以血小板小梁为主的血栓不断增长以致其下游血流形成漩涡。红色血栓: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甚或停止之后,血形成暗红色凝血块。往往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肉眼观呈暗红色。新鲜的红色血栓湿润,有一定的弹性,陈旧的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易碎,失去弹性,并易于脱落造成栓塞。6.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于口径相应大小的血管管腔。7.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子运行途径一般随血流方向运行,最终停留在于口径与其相当的血管并阻断血流。8.梗死:机体局部组织由于动脉血流阻断以致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第三十章.炎症1.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所损伤而发生的防御性反应。2.炎症的病理变化变质、渗出为早期,后期以增生为主渗出:是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及表体的过程。全程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细胞成分渗出及吞噬。3.炎症的类型及病变特点1)渗出性炎症:浆液性炎:以血清渗出为主,多在粘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发生,表现为水疱,积液,卡他。纤维素性炎:以纤维素渗出为主。多在粘膜、浆膜和肺发生。表现为假膜、绒毛心和肺实变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脓肿:皮下、内脏,具有局限性蜂窝织炎:疏松组织,发生时具有弥漫性表面化脓和浓积:粘膜或浆膜,变现为中性粒细胞向表面渗出出血性炎: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4.增生性炎症肉芽肿: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第三十一章.肿瘤1.肿瘤的生长:膨胀性生长(良性)、外生性生长(良性恶性)、浸润性生长(恶性、少数良性)2.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异大3.核分裂:良性肿瘤几乎没有核分裂,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多核分裂,见有病理核分裂像4.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名词解释血清:血凝块收缩,析出淡黄色澄明液体。血沉:单位时间红细胞沉降的距离,又称红细胞沉降率。关节:也称间接连接,指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关节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有间隙,活动性较大。血型: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为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又称搏出量。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到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脂肪肝: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散在分布于胞质中,严重时可融合为一大空泡。心力衰竭细胞:当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转变成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这种含有铁血黄素的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槟榔肝:切面呈红(淤血)黄(脂肪变性)相间的花纹状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于口径相应大小的血管管腔。梗死:机体局部组织由于动脉血流阻断以致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所损伤而发生的防御性反应。渗出:是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及表体的过程。肉芽肿: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
本文标题:湖北中医药大学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考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5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