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应城一中2017届高三11月月考高三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52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在答题表内。)1.《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记“天王狩于河阳”。但其实周天子根本不是去狩猎,而是去参加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召集的诸侯会盟。这反映出A.作者对礼崩乐坏局面的不满B.当时天子出巡曰“狩”C.作者承认晋文公的霸主地位D.河阳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2.唐代除开国之君李渊外有19位皇帝,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2人,由大臣拥立的5人,由宦官拥立的9人,特殊事变继位的3人。这种情况说明唐代A.统治阶级贪婪腐朽B.君相政争异常激烈C.阶级矛盾错综复杂D.宗法制度受到冲击[来源:]3.汉武帝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这主要出于A.限制诸侯王权力范围B.限制诸侯王势力膨胀C.使诸侯王国越来越小D.防止中央官吏与诸侯王勾结4.11.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这说明A.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B.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5、下面是根据邓洪波所著《中国书院史》中的有关内容制作的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宋至清影响我国书院演变的主要因素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统计表(单位:%)官办民办4447834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50.3321.29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66A.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程朱理学发展的需要D.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在这段材料中,钱穆先生认为A.行省制合理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B.行省的职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C.元代立国后放松了对国家的军事建设D.行省设立的初衷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7、古希腊一个城市及郊区就是一个国家,城邦太小,无力建造神秘的王宫;人口太少,彼此相熟,都是凡夫俗子,说君权神佑,贵族就不相信。这造成的影响是A.阻碍了君主专制的发展B.形成人神同形同性的宗教观念C.萌发了人文主义的精神D.王权不断强化势必导致君主专制8、.关于罗马法的记载中提道:在修剪人从树上扔下树枝杀死了你的过路的奴隶的情况下,如果这发生在公路附近或农家附近,也未高声喊叫避免事故,被告有过失。如果他已高声叫喊,而他人不在意,并未作出防备,修剪人无过失。这表明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罗马法内容翔实严谨,可操作性强C.罗马法竭力维护贵族的利益D.罗马人对自然法条文的进一步完善9、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以后,议会多次呈交权利请愿书进行抵制,宣称:“议会的自由、选举权、特权和司法权,是英国人自古就有而无可置疑的天生权利……。”可见,议会革命的目的是A.保证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要求民主政治D.捍卫议会主权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帝国议会议员,就其议员职位而论,不得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议员素质较低,议会无实权的事实B.民主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社会特征C.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军国主义、专制主义的传统仍然浓厚11、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2.据史载,戊戌变法后慈禧欲以光绪病重为由将其废黜,各国公使便推荐一法国名医进宫诊治,认为并无大碍,慈禧只得暂时作罢。这反映出当时A.西方列强全力支持戊戌变法B.清廷决策受到列强态度影响C.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来源:]1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这说明A.民主团结意识增强B.革命阵营达成协议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平等成为共识14.“□□舰舰长萨师俊在长江上游□□与日机互击阵亡。今日党政军长官均到其家吊唁。”1938年11月1日,《申报》刊发题为《华军舰长萨师俊阵亡》的短讯,出于战时保密的考量,对军舰及与日军交战地作了模糊处理。该军舰当时应是参与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广州会战15.1937年,美国总统特使埃文思·卡尔逊在观战(淞沪会战)一个月后,致信罗斯福总统说:“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B.在民族利益面前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有助于抗战C.中国人民的积极抗战有利于争取国际理解和支援D.美国的参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6、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是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下列对这种观点看法最正确的是A.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清官有其进步性B.清官的清根源是封建的小农经济C.运用了阶级分析法,过分强调价值判断的阶级性D.清官的清在于受儒家思想的控制17.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18.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北部平均安徽怀县河北平乡河南新郑山西武乡中东部平均福建连江江苏淳化江苏江宁自给(%)73.367.379.377.572.058.1[来源:学§科§网Z§X§X§K]59.646.242.1购买(%)26.732.720.722.528.041.940.453.857.9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区域域情趋况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19.下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编制)。由此可以推知清朝在此期间A.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持续增长B.农民起义促使清政府放弃传统的财税模式C.税收结构的变化是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的结果D.税收结构的变化是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20、吕思勉指出,当是时,外有五口通商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内则有太平天国和捻、回的反抗,几于不可收拾了。其所以能奠定海宇,号称中兴,全是一班汉人,即所谓中兴诸将。中兴诸将创办的企业有A.广东继昌隆缥丝厂B、上海轮船招商局C.南洋兄弟烟草公司D.江苏大生纱厂21、17、下表是民国时期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表A.民国时期外资长期在中国占主体地位B.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C.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最终形成[来源:学。科。网]D.世界局势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22、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2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24.下表反映了1950年到1980年,美、日、德出口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由此可.以推知A.美日德经济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B.美国经济总量持续下降C.日德双边贸易不断扩大D.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第25题16分,第26题9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转型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问题”。——摘编自魏悦、魏忠《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历史演进》材料二“圈地运动”深刻影响了英国乡村的社会经济条件,带来了土地关系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自然经济基础逐渐消解,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廉价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发展,农场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场所。除了受雇于农场之外,海外移民是农民的又一种选择。殖民地的拓展吸引大部分人移居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发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农村内部和农业内部的转移,有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则亦工亦农,只有少量农民进入城市。——摘编自王爱华《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劳动力在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子其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圈地运动”中劳动力转移情况。(3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以来中英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对本国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宋史》材料二官俸,历代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为最甚。……古代官俸,多用谷物,货币盛行以后,则钱谷并给。又有实物之给,又有给以公田的。明初尚有此制,不知何时废坠,专以银为官俸。而银价折合甚高,清朝又沿袭其制,于是官吏多苦贫穷。内官如部曹等,靠印结等费以自活,外官则靠火耗及陋归。上级官不亲民的,则诛求于下属。京官又靠外官的馈赠。总而言之,都是非法。……现代的官俸,较之清代,已稍觉其厚。然究尚失之于薄。而下级的公务员尤甚。(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初廉政措施的特点。(3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中国官员俸禄制度的变化趋势,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6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时间情况1890—1920年1950—1970年1978—至
本文标题: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5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