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建湖县裴刘学校周华【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及主要成就。②指导学生归纳本课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时代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与学重点及处理】①科举制度废除。利用已有知识,创设短剧《蔡元培访谈》,突出重点;②近代文艺成就。阅读归纳,制作表格《民国时期文艺成就》。【教与学难点及处理】①知识点杂乱,头绪多;②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性。通过搜索知识要点,编写提纲突破难点①;通过讨论及编演历史小话剧突破难点②。【教与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学习准备】①预习搜索本课知识要点。②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民国时期文艺作品的资料,加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③编排短剧《蔡元培访谈》;历史小话剧《屈原》(片段)。【教与学渗透】①通过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及剪辑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②通过编演短剧渗透相关语文学科知识。③通过歌曲欣赏演唱渗透音乐学科知识。【教与学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图片。【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什么?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起来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1、我国近代前期的新式教育体制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2、近代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是什么?3、清朝晚期为什么要变革教育制度?4、对照《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里的课程,课时与今天课程、课时设置,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这种不同?5、出示鲁迅《狂人日记》中的一段,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看他们各主要怎样的主题思想?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㈠生生合作:采用同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㈡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京师大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后来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废除科举制度。2、清朝的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为清朝统治者培养了忠实的奴仆。而清朝后期随着闭关政策的破产,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科举制度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形势的需要,所以清政府开始逐步变革教育制度,向新式教育制度迈进。3、《奏定学堂章程》设有“读经”“讲经”课,我们的课程表没有。它里面没有我们今天的化学、音乐等课程。另外,我们今天的政治课它叫“修身”,数学课它叫“算学”,生物课它叫“博物”,美术课它叫“图画”,体育课它叫“体操”。两者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在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有“读经”“讲经”,而且所占课时比例很大,反映出它还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的色彩。4、鲁迅的《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大胆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批判了黑暗的封建制度。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激发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争取民族解放的信心和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近代中国教育大事记(一)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这是清政府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开创了近代中国官办新式教育的先河。(二)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又陆续开办了一批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0年)等。(三)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遣4批、共计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在这些小留学生当中,便有后来成为我国著名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四)1877年,清政府派遣福州船政学堂30名学生分赴英、法学习海军,这也是第一批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在这批留学生中,便有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思想家的严复。(五)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创办。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六)1911年,留美学务处下设的肄业馆建成并改名为清华学堂(因在北京西郊“清华园”旧址上修建而得名)。清华学堂最初仅是一所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用来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预备学校,后来发展为今天的清华大学。(七)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八)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2、《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当每一个中国人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都会被它激昂的歌词和雄壮的旋律所感动。可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1934年,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戏剧家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剧本《风云儿女》。剧本的主要内容是,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知识分子辛白华,在经过一番苦闷、彷徨之后,勇敢地走出书斋、冲向抗日前线的故事。在剧本中,田汉为主人公安排有创作长诗《万里长城》的情节,该诗的最后一节,后来便成了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1935年2月,当田汉刚刚完成剧本梗概后,便不幸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随后,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谱曲的任务便交给了年仅23岁的音乐家聂耳。在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时,聂耳把对祖国、对人民的一腔赤诚和对敌人的无比愤恨,倾注到了每一个音符当中。仅经过两夜工夫,聂耳便把曲子的初稿谱好了。由于白色恐怖的迫害,聂耳离国赴日。在到达日本后不久,他就把《义勇军进行曲》的定稿寄回了祖国。1935年5月,随着电影《风云儿女》在全国的公演,影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鼓舞着一批又一批中国人奔赴国难、奋勇向前。3.詹天佑不掠人之美火车自动挂钩是美国人伊利·汉尔顿·詹内发明创造的。詹内于1868年4月21日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后来,詹内继续改进,并于1873年4月29日获得第二次专利权。詹内发明的火车自动挂钩与现今火车使用的自动挂钩基本一样。詹内发明的火车挂钩,英语写作“JanneyCoupIer”。我国早期铁路材料目录把它简译为“詹氏车钩”。由于詹天佑是我国早期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所以,有些人误以为火车自动挂钩是詹天佑发明的。像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启恒、李希泌著《詹天佑和中国铁路》一书中,有一幅火车自动挂钩照片,题目是“詹天佑自动挂钩”。据说,詹天佑生前曾听说过这种误传,他诚恳地对周围的人说:“请同事们帮助我解释解释,没有这件事。”后来,詹天佑编著《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书中收录“詹氏车钩”这个词条,在音译时,詹天佑有意不用“詹”字,改用“郑”字,译为“郑氏车钩”。这一字之差见精神。它表现出詹天佑严肃、诚实,不掠人之美的高尚品德。4.徐悲鸿秩事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立中央大学的进步师生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纷纷口诛笔伐。在中大艺术系任教的徐悲鸿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回到他在盘溪筹办的中国美术学院后,满怀悲愤画了一幅《怒猫图》,图中一只小老虎似的雄猫立于巨石上,竖起两耳,怒睁着一双像电灯泡一样闪闪发光的圆眼睛,猫须挺直如利锥,咬牙切齿,微张巨口,面向纸外作捕鼠状。图上没有题词,只写上了寓意深刻的“壬午大寒”4个小字,并盖上了悲鸿名章。不久田汉来访,悲鸿将此画给他看,田汉赞不绝口,当即吟诗一首,用遒劲的书法写在画幅的右上角。诗云:“已是随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连宵,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诗中对徐悲鸿爱憎分明的正义感给予褒扬。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本文标题: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6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