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B5
1李林中学高三年级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第周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张婧芳靳国华高三全体生物教师0102014.7.12【基础知识梳理】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对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实例(实验)结论(假说)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暗—明—暗三层结构人鼠细胞杂交实验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2)蛋白质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磷脂双分子层(3)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________________思考:糖蛋白(糖被)由细胞膜上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糖被的作用有哪些?1.如何区分细胞膜的外侧面和内侧面?2.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有何区别与联系?3.实验验证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1)怎样用实验证明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是什么?哪些实例也可以证明?(2)怎样证明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原因是什么?2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生物膜对小分子或离子的转运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被动运输协助扩散运输方向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图例举例2.非跨膜运输——胞吞与胞吐的比较胞吞(内吞)胞吐(外排)作用细胞摄取或排出或颗粒的方式原理特点物质通过小泡转移,消耗但不需要载体方向胞→胞胞→胞实例【思考】1.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有哪些?请在下表中绘出相应的曲线2.温度影响跨膜运输吗?【特别提醒】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分析(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3学案8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答案与解析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对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实例(实验)结论(假说)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暗—明—暗三层结构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人鼠细胞杂交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流动性(2)镶在磷脂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分子层中或横跨(3)运动的思考:蛋白质与糖类。保护、润滑和识别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生物膜对小分子或离子的转运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图例举例O2、N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2.非跨膜运输——胞吞与胞吐的比较4胞吞(内吞)胞吐(外排)作用细胞摄取或排出大分子或颗粒的方式原理膜的流动性特点物质通过小泡转移,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方向胞外→胞内胞内→胞外实例变形虫吞噬食物颗粒;白细胞吞噬细菌分泌蛋白的分泌课堂深化探究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面;无糖蛋白的一侧为内侧面。2.(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膜只有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选择透过性。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都是活细胞的特性,死细胞将失去流动性和膜的选择透过性。图示如下:3.(1)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①实验验证——细胞融合实验②实例证明: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胞吞和胞吐现象、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白细胞吞噬细菌、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等。(2)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5探究点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1.(1)自由扩散不需载体蛋白,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扩散,不耗ATP(2)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耗ATP均需载体蛋白(3)胞吞、胞吐不穿越膜分子,主动运输穿越膜分子均耗ATP2.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1)(2)氧气浓度(3)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对应训练1.解析:由题目信息只能确定组成细胞的物质中有脂质。答案:D2.解析: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主动运输最可以体现这种选择性,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A3.解析: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答案:C4.解析: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是通过细胞的“胞吐”方式进行的,该过程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答案:D5.解析:成熟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也没有细胞器,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因此,氧气的浓度对于运输速度没有影响。答案:A6.解析:细胞间的识别、信息传递及免疫与糖蛋白(结构D)有关。CO2和O2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线粒体;线粒体需要从外面获取O2,同时把产生的CO2释放出去。进食后3~4小时血糖浓6度降低,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促使肝细胞中的糖原水解成葡萄糖供细胞利用。组成细胞膜的分子可以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决定了细胞膜的形状可以发生变化。答案:C限时训练1.解析: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排列时亲水性的头部排列在外,疏水性的尾部排列在内。磷脂分子是流动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的骨架中,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膜上移动。答案:A2.解析:巨噬细胞通过变形可以吞噬细菌,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不能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与扩散有关,而与细胞膜的运动无关。答案:A3.B解析:A为膜蛋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特异性,B为磷脂双分子层,有流动性,无特异性,故①错;C为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故②错。4.ACD解析: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膜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5.C解析: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磷脂分子的运动和绝大部分蛋白质的运动;①为糖蛋白,有识别、信息交流、润滑、保护等多种功能;由载体蛋白参加的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与载体蛋白都有关。6.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S从膜外运送到膜内,物质C在细胞膜上,并参与了运输过程,故S可能是离子,而C是载体;图示过程中有能量的供应及载体的参与,一定是主动运输;O2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在运载离子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答案:C7.BD解析:由图可知②为协助扩散,①为主动运输;果脯腌制时,由于蔗糖浓度太高,细胞已被杀死,细胞膜变为全透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靠胞吞完成。8.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在一定范围内,血糖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但因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当葡萄糖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吸收速率不再改变。9.C解析:通过图中可以看出C为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所以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曲线就会发生明显变化。9.C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10.解析:由图看出两种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均可高于细胞外,所以吸收方式都为主动运输;细胞内离子甲的浓度高于离子乙的浓度,说明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两种离子均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也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此浓度是细胞所需的甲、乙两种离子在细胞中的浓度,离子浓度升高促进细胞对水分的吸收。答案:B11.B7解析:利用膜的流动性的特点,将磷脂包裹的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制成的微球体与细胞膜融合,使药物进入患病部位的细胞中。12.解析:图中丁是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故图1最可能为细胞膜。由题干信息可知,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通道蛋白,因此不消耗ATP。由图1和图2可知,膜的成分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丁的化学成分应为糖蛋白。答案:D13.解析:图2中的曲线甲表明吸收物质分子的数量与细胞内、外分子浓度差成正比,没有饱和现象,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分子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分析曲线乙,当细胞内部物质分子浓度高于外界物质分子的浓度之后,仍能吸收该物质分子,可见细胞能够逆浓度吸收该物质分子,并且在Q点出现饱和现象,此时细胞供能不足,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分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的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推出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a表示。水、部分离子通过通道进入细胞可用c表示。答案:(1)自由扩散能量供应(2)吸收a(3)c高考真题体验1.【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察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思路点拨】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来迅速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2.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式a)运输,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而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答案C3.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答案C4.解析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答案B5.解析(1)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可推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2)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原尿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可推知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使原尿渗透压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弱带走大量水分。答案(1)高于(2)主动运输载体蛋白和ATP(3)渗透吸水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渗透压高,水分重吸收减弱,造成尿量增加8
本文标题: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B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6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