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姓名:谭春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杨晓泉20070401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作者:谭春霞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晋静静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以企业价值为目标的薪酬激励研究2007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只有确立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才是上市银行的唯一选择。如何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如何认可员工的贡献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建立怎样的薪酬激励机制才能促使银行员工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内在追求而努力工作?这些问题都是银行类上市公司面临且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通过我国银行的经营目标,即从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银行利润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经营目标下的薪酬激励制度的产生背景、局限性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薪酬激励制度的最优目标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并建立了以平衡记分卡体系为总体框架、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指标、同时辅以作业成本法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来保证银行价值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实现,并进一步分析了上市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经营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本、收益和风险的三重关系。其次,通过对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目前的薪酬激励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表明我国上市银行薪酬激励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短期薪酬激励基本有效,但是“零持股”现象严重,缺乏长期激励,易导致企业价值与银行员工的个人价值追求不一致,因此,建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薪酬激励的有效性,引导员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努力提高银行价值,从而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与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双赢目标尤为重要。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和完善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薪酬激励机制。宏观方面要完善法律制度环境、改善证券市场运行环境;中观方面要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平衡计分卡为中心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清晰有序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育体系、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微观方面要拓宽薪酬激励的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依据、确保薪酬激励机制实施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要把薪酬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规范银行员工薪酬披露办法。2.学位论文王文倩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研究2006我国从1986年创建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已有1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15家城市商业银行。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的一是为了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二是通过实行股份制建成现代商业银行。经过20年的发展,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达到,而第二个目标仍然任重道远。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安排的关键决定因素是股权结构。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指企业股权总额中各股东的所占比例及其由此形成的关系。(1)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股权结构体现着股东之间的相对地位、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与协调的问题,因此研究股权结构是解决董事会与股东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也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股权结构首先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结构,进而决定了内部治理结构的构成和运作,并通过内部治理结构对整个公司治理的效率发生作用。(2)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Berle&Means(1932)首次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自此许多学者都对公司股权结构理论进行了探索和实证,但是结果并不一致。一部分学者赞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有关,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因此不能轻易的说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具有怎样的影响。我国学者借鉴国外研究的科学方法,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国内的实际情况,赞同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有关,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方面,有两种观点,认为两者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和倒U型关系,而在股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方面的观点差异较大。在考察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问题时,还要考虑具体的股权特征和其他客观因素。通过资料分析,我们要解决几个问题: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具有什么特点?它对银行业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改进优化?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既带有过去历史原因造成的烙印,又有新时期发展创新的特点:(1)股东主体逐渐多元,非国有性质的股东尤其是上市公司和外来资本逐渐增多,同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东出现来自不同属性、不同行业部门和不同地区的多样性;(2)国家控股手段渐趋多样,通过对财政局、国资委、资产经营公司和委托某企业集团等多种形式持股;(3)境外资本参股比例增高,表现出对话语权和控制权的渴望,参股形式多元化,与我国银行开展业务合作;(4)大股东之间关联性明显,表现为地域关联和股权关联。为了进一步弄清股权结构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我们对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和股权结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1)和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所占股权份额的平方和的自然对数(F2-10)作解释变量,F1与银行业绩呈三次方曲线关系,F2-10与银行业绩呈二次方曲线关系。另外还引入不良贷款率(NPL)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TA),结果不显著,但至少可以看到它们对业绩有负的影响。其次从股本结构的角度考察,鉴于外资股引入的次数和比例较小,我们主要分析了国家股比例(GOV)、法人股比例(DOM)和流通股比例(NEG)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业绩会随着法人股比例的上升而显著上升,随着流通股比例上升而下降,在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情况下银行业绩随着国家股比例的上升而下降。由此可以看出,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银行业绩,为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和有效创造良好的基础。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产生于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它创建的初衷几乎都是为了适应和促进金融改革。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建都有自己的特殊背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上了旧计划经济的烙印,产权组织形式特别不规范。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及其相关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改进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应该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本结构入手,针对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点建议。由于股权集中度相对偏高,我们可以通过股权分散引入更多投资主体,形成个人、机构投资者、政府多股制衡的股权结构;合理确定各法人股东的持股比例;引进机构投资者,既可以是民营资本,也可以是境外资本;积极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依托资本市场的运作改善股权结构;国有股持股主体不合理,要改进国有股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对股东之间的利用关联关系融资的问题,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股东行为的监管。依照上述思路,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即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股权结构的文献综述。解释了股权结构的涵义,阐述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第二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我们归纳总结收集的资料数据,对股权结构现有模式进行分类,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特点、成因和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本结构两个角度考察股权结构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得出实证结论。第三部分,是本文第四章,根据理论综述、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六点建议。3.期刊论文王勇浅谈在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ERP财务管理-新疆金融2007,(8)ERP财务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IT技术开发,对企业内部人、财、物及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统一和实施管理的系统.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对于我国目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作为公众上市公司的银行而言,实施ERP的财务管理,除了计划、平衡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承担了改善财务信息披露和改善基础财务管理这两项基础性任务,而这两项任务对于目前有着极大的紧迫性.4.学位论文冯国民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2008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健全的重要因素。股权结构通过影响公司的治理机制,从而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股权结构的形成,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各个公司将产生何种影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首先本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其次从理论上介绍了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接下来,选取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盈利状况、流动性及安全性水平等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综合考察。本文选取了7家代表性商业银行2000-2006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探讨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面板模型的运用是研究方法的一个创新,通过连续的截面数据,从相对长期的角度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研究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①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②股权集中度指标与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③上市公司股权制衡指标与业绩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④国家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成负相关关系;⑤法人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⑥流通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成负相关关系;⑦上市公司规模与经营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综合以上分析,从优化上市银行自身股权结构、增加法人股比例、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机制、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具体对策。5.学位论文郭福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2002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很好地解决了现代企业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追求剩余索取权的最大化与异质型人力资本拥有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函数相背离的问题.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上市公司及商业银行股票期权方案相应条款的考察,提出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设计标准.中国目前在真正意义上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还不多见,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过程中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只有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得以顺利地实施.6.学位论文王玉国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估值模型选择的研究2002根据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低下,高市盈率及会计操纵的普遍性,极大地限制了各种估值模型的应用.文中主要从上市公司中的特殊股权结构和不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对市场的过渡干预和不合理的投资者构成等方面予以分析.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中银行的可比公司数目较少,而且市场泡沫的存在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市场比较估值模型的可靠性.在收益现值模型中,银行资金成本估计的复杂性和收入来源的特殊性使得股权资本现金流贴现模型是对中国商业银行估值的最优方法.而且该文也进一步从该模型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方面进行了论证.7.学位论文王维股份制商业银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研究2006股票期权激励是指公司经股东大会同意,确定公司董事、高管人员及符合有关条件的员工在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权利,买入价格以赋予选择权当时的价格为基准,借此激励行权人长期为公司勤勉努力,以待股价上涨时将获得的股份售出以赚取差价获利。股票期权激励是国际上通用的,主要是用于高管人员的经典的激励制度。当前,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为这一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同时国家也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其在上市公司中的推行,可以说,实施这一制度的法律环境已经成熟。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做为具有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也必然需要尝试这一长期激励制度,本文正是在这些基础上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具体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从法学的角度做出了一些研究,文章除前言外共分三章,首先是前言,在前言中,本文从股票期权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得出怍为现代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激励机制,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解决银行业所特有的一些问题。随后对其他国家的应用情况和我国的变通做法做了简单介绍。并在最后对研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意义和动因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一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股
本文标题: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