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区域环境与野外实习报告——四明山南区环境与资源实习报告地理08干超男084110407专业:地理科学(师范)指导老师:杨晓平李加林童亿勤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深入了解四明山南区的地形、地貌、地势以及植被分布状况,从而深入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野外自然地理各要素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了解自然地理各类要素的相互联系与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为后续野外工作和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实习地点:奉化市溪口镇实习工具:罗盘、铁锹、器材包等实习内容:1.引言7月6日至7月18日,全班57名同学在杨晓平、童亿勤等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13天的区域环境与资源综合野外实习,完成了四明山南区的野外考察实习,主要针对四明山南区进行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土壤、自然旅游资源进行调查。7月6~7日为准备阶段,在校内进行训练、开始野外实习的动员活动、准备仪器等。7月8~9日为野外实习阶段,到达四明山南区,进行实地考察。主要进入四明山南区与剡江沿岸考察地貌、土壤、水文、旅游资源。建立四明山南区与南北向剖面、准平原残迹及其分级、地貌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构造地貌、河流初级阶段的发育及河流作用的方式;观测分析地貌部位、坡度及母质类型对黄红壤剖面发育的影响;观测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红、黄壤性水稻土的剖面特点;辨明从南溪山到商量岗的土类、亚类和土属特征;进行旅游资源单体的确定、观察、描述与评价。由实习教师讲授水文器械使用方法及实地资料收集方法和步骤、实地建立“过水断面”并实测水文数据;认识河谷土壤剖面;观测剡江沿岸的河流地貌在过渡阶段和成型阶段的特征并与初级阶段地貌特征对比、了解河漫滩类型及冲积物特征、河漫滩的组成形态、剡江南北两岸不对称及其原因分析;观测剡江河流横剖面、主流向附近及沿岸水流对床底堆积物的分布的影响、几种水质点运动轨迹、观测高河漫滩和阶地、调查洪水期对两岸的影响程度。7月17~21日为室内作业阶段,进行调查资料整理及校绘、制图,准确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和打分表,撰写实习报告,最终提交实习成果。2.正文2.1实习区域概况:属于南岭山系的天台山脉在嵊县的东北方向分成二支入宁波西部,称为四明山脉。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1°,北纬29°左右。而本次实习地区为四明山系南区,东经121°00(16)~121°15(34)),北纬29°40(85)~29°40(94),即北起黄泥浆岗——奶部山、南止奉化董村乡,西迄四明山乡、东达溪口镇一带。实习区呈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市,并逐渐与东南部的冲击平原接壤。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区内土壤和植被分布复杂。2.2实习内容具体情况:2.2.1地质基础(一)地层本区所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火山——沉积岩系,次为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典型例子是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所观察的徐凫岩。此外,在剡江等河流沿岸及山麓地带广泛分布有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现按其新老顺序叙述如下:1.上侏罗统(J)上侏罗统广泛分布于宁波的四明山区,总厚度达4276—14078m,主要的岩石有火山岩、流纹岩、火山碎屑岩、凝积岩。其中上侏罗统c-1(J3c-1)主要分布于奉化溪口镇的剡溪江南岸,属喷发——沉积相,岩性较杂,主要为浅绿色至浅紫色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流纹质砾玻屑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弱熔结凝灰岩。上侏罗统d(j3d)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北部,此外,在溪口镇附近也有零星出露,它具有较为单一的酸性熔岩特征。2.白垩系下统(K1)白垩系下统均赋存于新华夏系构造控制的盆地或山间拗陷中。在本区亦广有分布,它是一套以沉积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而火山岩则反映了燕山晚期火山活动的一个完整旋回。白垩系下统自下而上分为:下白垩统馆头组(K1)、朝川组(K1C)、方岩组(K1f)。其中朝川组直接形成泥粉砂岩,而方岩组先形成沙砾岩,再形成泥粉砂岩,此外白垩纪形成的主要岩石还有紫红色沉积岩。3.第四系(Q)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在本区的分布也较广泛,且其厚度变化大,成因类型复杂,主要有洪积物和全新统冲积物(这类沉积物多见于河流沿岸,如剡江两岸的沉积物)。(二)构造正如杨晓平老师所说,四明山南区的地貌形成主要是由于各种断裂带的作用,主要有北北东向的断裂带所引起的华夏系构造,以及形成于晚侏罗世,由10—30oNE的压性结构面和北西西走向的张性结构以及北北西向和北东向的两组断裂组成的新华夏系构造所组成。其中华夏系构造对该地区的地貌轮廓起控制作用。2.2.2地貌(一)构造地貌(妙高台为例)地貌是由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四明山南区属于浙东、南构造侵蚀中低山区,四明山——会稽山低山丘陵亚区。由于本区处在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浙南)与下降(浙北)的过渡地带,因此山地的起伏远比浙北剧烈,600m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比如最高峰奶部山。由于本区的上升运动具有不均衡的翘起性和间歇性。因此,在自东南向西北递高的地势上,广泛发育了几级剥蚀夷平面。剥蚀夷平面按其海拔高度大致可分为6级。正是由于燕山运动引起的断裂构造引起断块山的上升导致山不均匀抬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四明山断块山地的起伏不一,呈阶梯状,且都属于方山。典型的例子是有“蒋介石别墅”之称的妙高台,正是由于构造运动的作用而形成。(二)河流地貌(三隐潭、千丈岩、剡江为例)本区河流可分为山区谷地河流和山前地带河流。因此,流水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有所不同。前者的典型代表是三隐潭,三隐潭是发育于雪窦溪上的一支溪流。由于雪窦溪的流向受北北东向的构造带控制,河流的基岩有侏罗系的流纹质强熔结凝灰岩所组成,抵抗侵蚀的能力很强。但雪窦山又为新构造运动的上升区,所以河谷的横向发育受极大的制约,而在纵向上仍促使河流下蚀、深切。于是发育成了宽V字形的独特的箱形谷。三隐潭可分为上、中、下三潭,上潭水流比较小,水流速度大,所以河谷形态为V字形,其为剡江的源头;中潭陡悬;下潭落差比较大。著名的千丈岩瀑布就发源于此。水源从中峰白龙洞环流到雪窦寺南边;寺西涧水从屏风山雪峰玉龙洞经过十八折而泻,抵达雪窦寺南侧。两条涧水在雪窦寺前面伏龙桥下相汇合,流到锦镜池,穿过关山桥,冲出崖口。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奉化江上游的剡江。剡江的溪口位于山前地带,由西向东从山区河流向平原河流过渡。由于沿岸汇集了许多支流,流量大增,但河流的纵比降不大,因此流速远比山区河谷小得多。(但由于受梅雨时节的影响,近日剡江水流大增,流速比较快。)此外,受新构造运动的上升幅度小,因此流水侵蚀侵蚀作用以旁蚀为主,所以河床就显得凹岸更凹,凸岸更凸,且两岸呈对称,称为节点。在凸岸和河心,广泛发育了“河曲河漫滩”与水上心滩——“江心洲”。河漫滩的组成物质具二元结构,上部为较细的颗粒,如全新统棕黄色河漫滩相的中砂、细砂及粘土层,是洪水时期堆积的;下部是较粗的颗粒,为全新统砾石层,是原来河流本身堆积的。此外,在河漫地貌形态之上的滨河床砂坝、河心砂坝等微地貌形态及其组合亦清晰可辨。河漫滩在新构造上升运动微弱影响下,在剡江的溪口镇段也发育了一级堆积阶地或高河漫滩,然而在同一横剖面上北岸的近岸地带为一级堆积阶地,南岸恰为高河漫滩。2.2.3气候与水文四明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集结变化明显的特点。同时,对应着西北高、东南低的翘起地势,气候的垂直分异也很明显。本区降水的年际变率不大,然而,降水的年内分配并不均匀。以梅雨为主的春夏季和以热雷雨、台风雨为主的夏秋季是本区的2个雨期。在水文方面,发育于本区南部的剡江是区内唯一的干流,全长400km。剡江在这里与西江、东江及樟溪(鄞江)汇合后,成为奉化江的上游。2.2.4土壤四明山南区区内丘陵山地的土壤以红壤、紫色土,黄壤分布较广。而在剡江及其支流两岸有水稻土分布,另有潮土和新积土(清水砂土)散布其间。下面对几种主要的土壤进行介绍:1.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80m以下的酸性火山岩低山丘陵上,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麓缓坡上也有零星分布,余者均为黄红壤。红壤系本区地带性土壤类型,它是在温热气候条件下,由成土母质遭受深度风化的矿质土壤。以下白村的红壤为典型。2.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80m以上的由火山岩和紫红色砂砾的低山丘陵上。黄壤的富铝化过程明显,粘粒部分的硅铁率比红壤稍大。由于大气和土壤的温度较高,这里又无明显的旱季,故土体中铁的氢氧化物的脱水程度低,使土色呈黄或棕黄色,表土中有机质积累量较大,具有厚达10—20cm的腐植质层,且保存着较多的植被落叶层,因此有利于植物生长。3.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紫色土是本区分布最广的一种非地带性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岙、直岙的低山丘陵及溪口的残丘上。其成土母质是紫红色砾岩、砾岩等风化物。因其岩性疏松,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故土体的砾性较重,结持性差,易遭冲刷,无明显的分化发生。土层浅薄,常不足30cm。因处在新风化状态,成土作用又弱,故土体仍保持母岩原有的色泽,全剖面呈均一而鲜艳的红色和紫红色。4.新积土(清水砂土)分布于剡江两侧凸岸的河漫滩上,成土母质为全新统河流冲积物。因经常受洪水的影响,成土年龄短,熟化度低,多是荒滩景观,无明显的腐植质表土层,全土层结构松散,然而土粒的分选性和沉积层理清晰。质地以砂壤、轻壤为主,并夹有较多的卵石。5.水稻土由于剡江两岸的多为渗育型水稻土(培泥砂田),分布面积较大。而在山前洪积扇上所发育的则为潴育型水稻土。那些淹育型和渗育型水稻土则布于山坡,系红壤和紫色土改造而成。总之,水稻土是经长期水耕熟化而形成的一种耕作土壤。综上所述,本区土壤类型虽然复杂多样,但在地域分布上却具一定的规律性。3、实习小结:通过本次区域环境与资源综合野外实习,我初步了解了四明山区的地质构造,地貌以及土壤类型和分布,通过室内的相关实习作业,我不仅对四明山南区的地貌及其成因有所了解,更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领悟,尤其是把自然地理和地貌、气象气候三本书合三为一,融会贯通运用。这次野外实习使我更加坚信,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四明山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实现资源的合理的、可持续的利用。4.附录[1].旅游单体调查表[2].附图一:溪口南溪山至商量岗土壤剖面图[3].附图二:奉化市水文站2006年3月6日实测大断面图[4].附图三:1984年溪口站逐日平均流量图[5].附图四:溪口站逐年各月平均流过程线图[6].附图五:四明山南区地貌图
本文标题:溪口实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7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