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报告
1大学生粮食浪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目录摘要.............................................................................................................3正文.............................................................................................................4一、调查背景及目标..........................................................................4(一)调查背景..................................................................................4(二)调查目标..................................................................................5二、调查对象和方法..........................................................................6(一)调查对象..................................................................................6(二)调查方法..................................................................................5三、调查结果分析:..........................................................................6(一)问卷调查分析..........................................................................6(二)访谈内容分析........................................................................11(三)实地观察分析........................................................................11四、思考与总结:............................................................................13调查问卷...................................................................................................152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对的人均耕地面积就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粮食量激增,去年1月至10月,中国共进口粮食7250万吨,几乎相当于2013年全年的进口量。但另一方面,中国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大约相当于粮食进口量的一半,为3500万吨,即700亿斤以上。一面是大量进口,一面是大量浪费,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纵然是物产丰富,但是也经不起这样的浪费啊。随着市场经济后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的粮食供求将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粮食浪费问题的调查,调查报告在校园实地调查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分析了部分浪费粮食的心理,以此唤起广大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杜绝浪费粮食,并依据此次调查提出一些建议。3正文:一、调查背景及目标(一)调查背景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一些成就,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从粮食方面来说,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与此同时,浪费粮食现象依然触目惊心。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尽管目前在中国已经基本不存在吃饭问题,但还是有数千万人口处于温饱线之下,仍有约10%的人生活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这些数据引人深思、触目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群体,我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的审视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进而对我们的生活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反映出我们的生活观,价值观。由于我们现在生活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下,没有经验过什么艰难困苦,而且在新校区优良的硬件设施保障下,和安逸的校园环境中,我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人只知道索取与享受,没能真正的理解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对生活观、生活态度的审视出现了偏差,导致了我们目4前的不良的生活习惯,随意浪费我们餐盘中一粒粒来之不易的粮食。为了顺应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的精神,为了调查清楚学生浪费粮食问题,我们决定在新校区的南北区各个食堂进行一次关于浪费粮食的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浪费粮食的态度以及看法,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调查目标①以食堂饭菜浪费现象为切入点,探究大学生浪费粮食的具体原因。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校园中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每次饭后餐桌上总是剩着大量未吃完的饭菜,每天倒掉的饭菜总要累积好几桶。大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薄弱,几乎忘记了小时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训导。②为学校提供节约粮食举措的具体方法。力图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和食堂相关建设等手段,提高同学们的节约意识,让节约粮食内化为同学们的自觉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达到杜绝浪费行为的目的。③通过原因分析与具体方法的提供,引导大学生树立节约意识,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入手,将珍惜粮食、力行节约内化为大学生自觉行为二、调查对象和方法5(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民大学生,第一部分,问卷调查通过发放100份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在食堂、图书馆、寝室随机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97%。其中男生45人,约占46.39%,女生52人,约占53.61%。第二部分,在南大、南清、北大、北清进行实地观察,对象为中晚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大学生。第三部分,随机对4名同学进行访谈,出于调查研究需要。同时,采访了南大、南清、北大、北清的收餐具和收剩饭的叔叔阿姨。第四部分,通过网络,论证珍爱粮食的重要意义和有效措施,查找搜集“光盘行动”在全国的开展情况,对全国各高校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进行比较探究,为我们的调查报告提供理论基础。(二)调查方法①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进行直观有效的问答,探究大学生粮食浪费问题现象的存在程度,分析产生粮食浪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寻求倡导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措施。②观察法:小组成员对南大、南清、北大、北清进行为期3天的实地观察,观察大学生就餐浪费行为,观察餐具回收剩饭情况,观察学校食堂节约粮食的宣传措施,对粮食浪费现象做分析考察。问卷部分调查的男女生所占的比例45,46%52,54%,0%,0%男生女生扇面3扇面46③访谈法:随机分别对若干男生、女生进行访谈,并对食堂工作人员,收餐具、收剩饭的叔叔阿姨进行访谈,分析粮食浪费行为的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探究地域特色及个人口味,食堂饭菜口感、冷热生疏程度等客观因素对粮食浪费的影响,对粮食浪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三、调查结果分析:(一)问卷调查分析①大学生食堂就餐概况我们希望通过比较研究,分析生活费支出的不同情况,探索家庭情况,或者说是大学生生活费的宽裕及相对不宽裕的不同状况与粮食浪费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状况如下:7由统计分析,分别有45%的人每天吃一个菜,他们是普通家庭或者说是生活消费中对饭菜数量种类要求并不太多,是大众性饮食消费情况。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有50%的人打饭菜数为两个,他们相对来说需要多点种类饭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或者说是由于对饮食要求较高的生活习惯所致。另外5%的人选择了打饭菜为三个,这一部分是家庭特别富裕或者个人生活习惯对饭菜种类要求较多,追求饭菜种类多样化。通过对每月生活费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15%的人月生活费在400至700元之间。60%的人,月生活费在700至1000之间,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两个部分大学生代表了部分普通大学生在校月消费支出状况。另外,有25%的人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与此同时,在每月的就餐花费占总花费比例的调查中,我们看到49%的人每月就餐花费在占总花费1/2的比例,也就是约有一半的同学每个月生活费中有一半是花在就餐饮食上,这也显示了月就食堂就餐所吃菜的个数(菜汤和饭)1个45%2个50%3个5%扇面40%1个2个3个每月就餐花费占总花费比例约1/44%约1/322%约1/249%3/4及以上25%每月生活费扇面10%400~70015%700~100060%1000以上25%400~700700~10001000以上8餐支出在每月消费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进行粮食浪费问题研究,探究珍爱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高校学生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25%的人每月就餐花费占总花费3/4以上,有22%的人每月就餐花费占总花费约1/3,这是两个相对的消费人群,分别代表了月生活费大部分用于就餐消费和月生活费小部分用于就餐消费的大学生,剩余约4%的人月生活费只有1/4用于就餐,他们生活费中用于就餐消费的支出所占比例极小。②人生活消费与浪费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人在食堂就餐存在浪费现象,但浪费的比较少。16%的人觉得自己餐盘中食物被浪费较多,这个比例不太小,如果将这个比例乘以总人数,那么全国高校中,浪费较多粮食的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有10%的人认为自己餐盘中不会有浪费,我们可以看到,仅有很少的人会将餐盘中粮食吃完而不去浪费,由此可见珍惜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显得尤其重要。关于不良生活习惯,诸如吃零食会不会是否因为吃零食,生活习惯的养成而产生浪费10%47%7%36%不浪费粮食是,零食较多,因而浪费粮食不吃零食,仍然浪费不关心,无所谓9对粮食浪费有影响,数据显示36%的人认为吃零食对粮食浪费不关心,无所谓,认为吃零食与浪费粮食与否没有必然联系。47%的人认为,由于吃零食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粮食浪费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平时吃零食较多,口味较重,追求味觉刺激,窝在寝室吃零食,到了正餐时会浪费粮食,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7%的人认为不吃零食,仍然浪费。10%的人表示不会浪费粮食。关于生活习惯对粮食浪费问题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切入点,本题通过分析吃零食与浪费关系,揭示了不良生活习惯确实会对食堂正餐的浪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地域风格:地域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成都作为中国四川省省会,以川菜风味为主,当然,高校食堂也吸收了各省特色,比如番茄炒蛋、扬州炒饭等,不可否认,地域特色造就的独特饮食习惯对学生就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0%的人认为,地域特色不符合,但不是浪费主要因素。29%的人认为水土不服,因而会造成浪费。15%的人认为地域特色符合,浪费与之无关。通过数据比较,反映出地域特色、风味不同会对粮食浪费产生一定意义上的地域风格是否符合需要,与浪费有无关系16%40%15%29%水土不服,因而浪费较多地域特色符合,浪费与之无关地域特色不符合,但不是浪费主要因素,影响不大地域特色符合需要,因而我不浪费10影响。51%的人认为食堂伙食质量、口感、冷热生熟程度会对粮食浪费
本文标题: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8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