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电大成本会计形式考核作业4及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C)。A、计算各类产品成本B、加强各类产品的成本管理C、简化成本计算工作D、划清各类产品成本界限2、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C)。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B、可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C、品种、规格繁多并可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D、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3、分类法下,在计算同类产品内不同产品的成本时,对于类内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D)。A、只有直接费用才需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B、只有间接计入费用才需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C、直接生产费用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间接生产费用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D、无论直接计入费用,还是间接计入费用,都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4、材料定额成本应该等于(A)乘以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再乘以计划单价。A、本月投入产品数量B、月初在产品数量C、本月完工产品数量D、月末在产品数量5、工时定额是指(C)。A、单位工时的产量标准B、单位产量的工时标准C、一定时期完成产品按定额计算所耗用的工时D、一定时期完成产品所耗用的实际工时6、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关系是(D)。A、两者是同一词B、两者毫无关系C、前者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后者是根据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D、前者是根据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后者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7、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A)。A、与生产类型无关B、与生产类型直接相关C、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8、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C)。A、由国家统一规定B、由企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定C、由企业自行确定D、由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共同制定9、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A)。A、产品产量B、产品总成本C、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品种结构10、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D)。A、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B、产生差异的因素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变动原因D、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A、B、C)。A、是分类法的一种B、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C、也叫系数法D、是一种单独的成本计算方法E、是一种间接计入费用的方法2、采用分类法,做到既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又使成本计算相对正确的关键是(A、B、C)。A、产品的分类应适应B、选择费用的分配标准要恰当C、产品分类的类距要适当D、产品分类的类距越小越好E、各成本项目的费用应采用同一分配标准3、可修复废品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包括(A、B、C、D)。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E、按上期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4、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C、D、E)。A、简化成本计算工作B、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C、将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D、对定额和差异分别核算E、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成本差异计算实际成本5、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C、E)。A、计划成本可以是国家下达的指令性指标B、计划成本是企业必须自行制定的指标C、定额成本是企业自行制定的目标成本D、定额成本可以是国家下达的指令性指标E、企业可制定计划成本,也可不制定计划成本6、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作用有(A、B、C)。A、可以按照成本项目考核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B、可以分析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历史先进水平的差距和变化情况C、可以分析和考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D、可以查明单位成本变动的具体原因E、以上均正确7、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A、B、C、E)。A、本月实际B、历史先进水平C、本年计划D、同行业同类产品实际E、上年实际平均8、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C、成本降低率增加D、成本降低率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9、下列指标中属相关比率的有(A、C、D)来确定。A、产值成本率B、成本降低率C、成本利润率D、销售收入成本率E、直接人工费用比率10、多品种生产的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C、产品价格D、产品品种结构E、产品质量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只要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就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2、按照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3、主产品、副产品在分离前应全为一类产品计算成本。(√)4、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5、只有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才能使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6、定额法的优点是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要小。(×)7、对于同一种产品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8、销售成本率是构成比率。(×)9、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10、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指标变动的因素有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和产品单位成本。(×)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定额法的应用条件及其主要特点。指导书P902、连环替代法的分析程序和特点是什么?P186_188五、计算及分析题(共50分)1、某企业采用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进行产品成本计算,A类产品包括甲、乙、丙有三个品种,甲为标准产品。生产费用按类归集,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方法是:原材料按定额费用系数为标准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A类完工产品总成本为480920元,其中原材料为2697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96760元,制造费用为114460元。产量及定额资料如下:产品品名产量(件)原材料费用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元)系数甲40024020乙60031215丙30021622要求:(1)计算A类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2)填制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本题15分)产品名称单位产品原料费用定额系数产品名称单位产品原料费用定额系数甲240/2401丙216/2400.9乙312/2401.3A类产品成本计算表项目产量件原材料费系数原材料费用总系数工时定额定额工时原材料工资级福利费制造费用产品总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分配率原材料:269700/1450=186;工资及福利费:96760/23600=4.1;制造费用:114460/23600=4.85甲4001400208000744003280038800146000365乙6001.37801590001450803690043650225630376.05丙3000.9270226600502202706032010109298364.3合计14502360026970096760114460480920产品成本明细帐摘要原材料工资级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生产费用26970096760114460480920产成品成本26970096760114460480920月末在产品成本00002、甲产品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50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145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定额费用为100000元,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51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分配。(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1%,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4)本月完工产品的产量500件。甲产品单位产品旧材料费用定额为220元,定额变动系数为0.9。要求:(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本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3)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本题15分)(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新定额:220×0.9=198(元)完工产量=500(件)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500×198=99000(元)(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月初定额成本+本月发生定额费用-完工定额费用=(5000-100)+100000-99000=5900(元)(3)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①差异率=累计差异额÷累计定额费用=[(-145)+(-5100)]÷104900=-0.05②完工产品脱离定额差异=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差异率=99000×(-0.05)=-4950(元)③月末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差异率(-0.05)或=累计差异额-完工产品脱离定额差异=(-5245)-(-4950)=-295(元)④材料成本差异=(100000-5100)×1%=94900×1%=949(元)⑤定额变动差异=100(元)⑥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99000-4950+949+100=95099(元)⑦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5900-295=5605(元)产品成本计算表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核算定额成本5,0005,000脱离定额差异-145-145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定额成本调整-100-100定额变动差异本月生产费用定额成本100,000100,000脱离定额差异-5,100-5,100材料成本差异9,4909,490生产费用合计定额成本104,900104,900脱离定额差异-5,245-5,245材料成本差异9,4909,490定额变动差异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0.050.05半成品成本定额成本99,00099,000脱离定额差异-4,950-4,950材料成本差异9,4909,490定额变动差异实际成本103,540103,540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5,9005,900脱离定额差异-295-2953、某企业2002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期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期实际①②③④⑤=①*②⑥=①*③⑦=①*④可比产品合计525005045049450甲件30700690680210002070020400乙件35900850830315002975029050不可比产品80009200丙件20400460—80009200全部产品—————5845058650产值成本计划数为60元/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02000元。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本题15分)P189或指导书P103(2)据上表计算可知:本年全部产品的实际成本比本年度计划成本上升了(58650-58450)200元,其上升率为200/58450×100%=0.34%,通过相对值比较,略超过计划,即差点可达到计划成本控制范围;将全部产品中两大类产品分别进一步分析,可知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下降了1000元(49450-50450),降低率约为1.98%,而不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超支了1200元(9200-8000),上升(超支)率为15%;作为不可比产品处于新产品试制或初产阶段,各种耗费尚未稳定,为此实际耗费超过计划成本范围15%,仍属正常消耗,继续观察其生产趋于稳定后是否成本波动仍然较大,再做进一步调整及控制措施;可比产品降幅不大,应该注意仍可挖掘节约潜力。综上所述,导致全部产品成本没有完成计划的因素是不可比产品。(3)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实际产值成本率=(本期实际总成本÷产值)×100%=(58650÷102000)×100%=57.5元/百元计算表明:本期每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总成本为57.5元/百元,比计划总成本60元/百元要低,说明生产耗费控制的较好,其经济效益提高(每百元降低成本2.5元)。4、某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度。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
本文标题:电大成本会计形式考核作业4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0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