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原理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原理作者:李守信,纪立国,于军玲,方小宝作者单位:李守信,于军玲(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系,河北保定,071003),纪立国(龙源电力环保技术开发公司,北京,100037),方小宝(杭州电力局,浙江杭州,310009)刊名: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NORT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年,卷(期):2002,29(4)被引用次数:35次参考文献(5条)1.陆延昌.姜绍俊21世纪初期中国电力工业展望[期刊论文]-中国电力2000(07)2.赵毅.李守信有害气体控制工程20013.王志轩我国火电厂排污收费现状及收费制度改革的建议[期刊论文]-中国电力2000(01)4.唐孝炎大气环境化学19905.陈德钧大气污染化学1988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王亮海水体系对二氧化硫吸收性能研究2007作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海水脱硫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外对海水脱硫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基础性数据。目前,我国已有3家电厂采用了国外海水脱硫技术进行烟气脱硫,但尚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脱硫设备应用于工业生产。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迅速,随之副产大量浓海水,但其处理方法有限,若处理不当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浓海水的综合利用途径亟待拓宽。本文在研究海水脱硫机理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进行烟气脱硫的构想,同时自主建立海水对二氧化硫吸收性能评价系统,将海水、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和莱州湾沿岸地下卤水等三种海水体系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性能进行测定,得出以下结论:(1)海水体系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过程中,随着温度增加,二氧化硫在海水中的溶解度迅速下降;随着海水稀释比的增加,二氧化硫的溶解度逐渐减小;稀释后的海水吸收二氧化硫受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2)在30、50和80℃下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体系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性能优于海水。(3)在30、50和80℃下60分钟内莱州湾沿岸地下卤水体系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性能优于海水,随着吸收时间的增加,卤水溶硫性能迅速下降,低于海水。(4)在30、50和80℃下,海水、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和莱州湾沿岸地下卤水等三种海水体系中浓海水体系溶硫性能最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了海水体系的温度、碱度、盐度等因素对海水体系溶硫性能的影响较大,为利用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代替海水进行工业烟气脱硫,从而解决海水脱硫溶硫量低、投资运行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为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2.期刊论文李海.管一明.王飞.LIHai.GUANYi-ming.WANGFei影响湿式石灰石烟气脱硫系统脱硫效率的因素分析-电力环境保护2007,23(2)以二氧化硫吸收的双膜理论为基础,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湿式石灰石烟气脱硫系统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指导脱硫系统的设计.3.学位论文徐屹旋流板在钠碱烟气脱硫中的应用研究2007本文以钠碱烟气脱硫为背景,通过理论模型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旋流板脱硫率,单板效率,除尘效率以及旋流板流体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旋流板塔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字实验模拟,发现旋流板叶片中间的气速最大,从此处向叶片两端气速分别递减,盲板附近的气速较小,塔板上压强由盲板向壁面从低到高变化。建立了钠碱溶液二氧化硫吸收平衡曲线的数学模型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发现有无活度系数修正对二氧化硫吸收相平衡曲线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大小随溶液条件而异;在脱硫率单因子实验中,脱硫率随钠离子的浓度增大而先增后减,钠离子浓度分界点为0.8mol/L;脱硫率随pH增加而增大,在pH=6.7~7.9之间脱硫率增长不明显;脱硫率随液气比(L/V)的增加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脱硫率随进口烟气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吸收极限。旋流板的单板效率随钠离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pH的升高而降低。在压降实验中发现,该旋流板在实验条件下其压降较小,湿板压降在一定的液气比范围可以保持基本不变。通过对旋流板除尘效率的考察,发现旋流板在较小的液气比下除尘效率能达到60%以上,同时随烟灰浓度的加大除尘效率变化不大。通过上述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旋流板脱硫效率好、负荷高、压降低、操作弹性宽、除尘性能良好的特点,在烟气脱硫中更适于实现脱硫、除尘一体化。4.期刊论文苏丹.苏仕军.万雪松垃圾渗滤液烟气脱硫反应机理的研究-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2003,6(2)对垃圾渗滤液烟气脱硫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探,在固定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气液比、搅拌速率等吸收动力学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考察了吸收剂中以Fe2+为代表的阳离子、以Cl-为代表的阴离子、以醇酚及羧酸醛酮为代表的有机物等脱硫活性组分对二氧化硫吸收的影响,并就显著因子乙醇对该反应的影响作了定量分析,为今后对该体系吸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5.学位论文王益农喷雾分离法烟气脱硫中烟气与水雾传热传质过程的研究2003该论文主要对锅炉烟气喷雾分离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机理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的研究,重点考察了喷雾反应段雾化液滴与高温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之间的传热传质规律,并研究了液滴与烟气相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如:1.该文首先探讨了烟气流动模型,分别涉及烟气中连续相和离散相的流动.最终确定采用湍流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来分别计算连续相和离散相.2.分别对两个传热传质模型进行研究,一个是液滴蒸发模型,另一个是二氧化硫吸收模型,后者的重点是双膜理论.给出了计算液滴蒸发的传质系数和换热系数以及二氧化硫吸收的传质速率方程等.6.会议论文王幸锐.崔莲溪PAFP烟气脱硫及硫资源综合利用技术2000PAFP烟气脱硫技术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净化大气环境,回收硫资源为目标而开发的活性炭吸附脱硫技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催化能力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并制成硫酸,在消除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回收了宝贵的硫资源。利用脱硫稀酸生产市场对路的产品是综合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已成功的开发出了利用脱硫稀酸直接生产磷铵复合肥料的工艺技术及生产硫酸亚铁的工艺技术,理论上讲,用脱硫稀酸不生产许多硫酸盐制品,因此该技术具有广泛灵活的实用性。7.学位论文许贤有机胺溶剂用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与回收2010大量二氧化硫废气的排放直接导致了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并造成进一步的酸雨灾害。目前燃烧后烟气脱硫工艺已被广泛应用,而有机胺再生法脱硫作为一种新兴的烟气脱硫技术也逐渐受到了关注。br 本文建立了包含吸收和解吸装置在内的模拟脱硫系统,并采用了关键的脱硫评价指标及相应的分析办法,在几类有机胺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吸收剂,提出有效脱硫容量来衡量有机胺溶剂的脱硫特性。br 实验在填料反应器中进行恒温常压吸收和解吸反应,考察有机胺溶剂脱除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能,将N-甲基二乙醇胺(MDEA)、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二胺(EDA)与哌嗪水溶液(PZ)等有机胺胺吸收剂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哌嗪水溶液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和脱硫容量,并能很好地解吸再生以循环利用。br 经过对影响吸收剂脱硫性能的一些因素(如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及烟气流量等)的考察,我们发现:0.3-0.8mol/L的哌嗪水溶液在烟气流量为0.8L/min、溶液温度为40℃的时候能达到较佳的吸收效果。而吸收剂富液在氮气流量为2.0L/min、解吸温度为85℃左右的条件下解吸能达到95%的平均解吸率,并有效地保持吸收剂溶质挥发损失率低于1.0%(远低于同等条件下解吸的EDA和MDEA)。在此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吸收及重复解吸吸收实验,结果表明,重复吸收解吸过程中哌嗪水溶液的pH值能维持在4~7之间波动,保证了对二氧化硫吸收的高选择性。经过10次重复吸收解吸后,哌嗪水溶液的单位有效脱硫容量达到了8.01g(SO2)/g(PZ),高于其他几类常见有机胺溶剂,且仍具备进一步脱硫能力。br 哌嗪水溶液用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与回收工艺具有高吸收率、大脱硫容量、易解吸、无二次污染以及硫资源的可回收利用的优势。然而其工业化技术还不够成熟影响了其产业化进程。8.会议论文王幸锐.崔莲溪PAFP烟气脱硫技术及工程应用2001本文对PAFP烟气脱硫技术及工程应用进行了阐述。PAFP烟气脱硫技术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净化大气环境,回收硫资源为目标而开发的活性炭吸附脱硫技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催化能力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并制成硫酸,在消除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回收了宝贵的硫资源。目前已成功的开发出了利用脱硫稀酸直接生产磷铵复合肥料的工艺技术及生产硫酸亚铁的工艺技术。理论上讲,利用脱硫稀酸还可生产许多硫酸盐制品,因此该技术具有广‘泛灵活的实用性。与传统的烟气脱硫方法不同,该技术不需随时投加脱硫吸收剂、没有脱硫剂原料的现场制备和运输,没有脱硫废渣,无二次污染影响。1998年在豆坝电厂建成了处理烟气量为10×104Nm3/h的工业性试验装置,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脱硫率≥85%,硫酸浓度≥30%。9.学位论文颜岩孔隙内传递反应机理与循环流化床脱硫模拟2003多相多物系间传递—反应过程与多相流动、传热传质、界面科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及非线性科学等密切相关,广泛存在于能源、环境、冶金、化工、材料等领域,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以多相多物系中传递反应为研究对象,具体结合脱硫讨论认识传递反应机理与过程特性,内容包括传递反应基础分析认识和流化床内脱硫过程特性研究。在深入理论分析和实验考察基础上,将气固间传递反应过程分为表面产物层形成和孔隙反应两个阶段,提出双阶段气固传递反应模型。表面产物层形成阶段,反应气体向颗粒内部扩散同时与固体反应,反应速度恒定,产物层形成时转化率仅决定于蒂勒数。孔隙反应阶段,反应气体通过颗粒表面孔隙进入颗粒内部,与孔壁固体反应,生成物沉积在孔隙表面,形成产物层,转化率与初始孔隙率和孔隙分布参数有关,小孔主要在初期起作用,大孔作用主要在后期,而最大转化率仅仅决定于初始孔隙率参数。该模型很好地解释气固传递反应过程中转化率曲线明显分为两阶段特征和微观孔隙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等实验现象。制备了多种不同特性的氧化钙颗粒,在所搭建的流态化实验台并结合热重分析仪、压汞仪、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进行大量的高温脱硫反应实验和测试,验证双阶段模型合理性的同时,证明采用该模型与实验数据耦合获得的产物层气体扩散系数不随颗粒大小、微观孔隙结构等变化,较好地解释了以往实验数据的分散性问题。实验表明水合爆蒸可以改变固体反应物的微观孔隙结构,提出水合爆蒸处理中的水合结构重构-脱水孔隙再生-“死孔”活化过程是造成孔隙结构改变的原因,为高效固体反应物(如脱硫剂)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针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设备中多相流态化、热质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特性,结合环核气固两相流动模型,以及床内浆滴蒸发和二氧化硫吸收过程描述,发展提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环核/蒸发脱硫(CA/ED)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和化学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发现这些影响都可以归结为浆滴蒸发时间(即有效脱硫反应时间)的改变。基于气固两相流的双流体理论以及考虑床内浆滴蒸发和二氧化硫吸收影响,建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的双流体/蒸发脱硫模型,数值分析结果合理地揭示固相含率沿径向分布规律的原因。引入颗粒温度反映单颗粒的脉动,颗粒相湍能和湍能耗散率,则很好地描述颗粒团脉动,分析了颗粒团的形成对浆滴蒸发和脱硫效果的影响,得出颗粒团具有减小浆滴蒸发速度,增强脱硫效果的结论。10.会议论文王幸锐.崔莲溪PAFP烟气脱硫技术及工程应用2002PAFP烟气脱硫技术是足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净化大气环境,回收硫资源为目标而开发的活性炭吸附脱硫技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催化能力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并制成硫酸,在消除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回收了宝贵的硫资源.目前已成功的开发出了利用脱硫稀酸直接生产磷铵复合肥料的工艺技术及生产硫酸亚铁的工艺技术.理论上讲,利用脱硫稀酸还可生产许多硫酸盐制品,因此该技术具有广泛灵活的实用性.与
本文标题: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1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