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电子教案模板《我的母亲》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课时教案对口升学部专业高一年级语文课程课题内容我的母亲课型新课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2.通过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3.训练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4.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培养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学方法阅读法、诵读法、活动法使用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情简析学生的人格需要进行提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二、作家剪影三、检查预习四、品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2.品析母亲形象3、重点分析13段中的细节描写的运用,从中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五、拓展延伸——情感体验,欣赏感悟一、新课导入以满文军的《懂你》为背景音乐配以表现母子情深的图片导入。导语:“生命的教育”,谁能担当?一位平凡的母亲用自己一生的为人之道和做事之法,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最好的回答。母亲虽然物质上一贫如洗,但是她那朴素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一生一世的成长。一个平凡的母亲养育学生活动1通过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去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2.解决生字词。荒芜(wú)宿(sù)命剥(bō)蚀淡褪(tuì)玉砌(qì)亘(ɡèn)古撅(juē)杈(chà)捋(luō)蝉蜕(tuì)窸(xī)窸窣(sū)窣嘈(cáo)杂雕琢(zhuó)熨(yù)帖猝(cù)然余暇六、总结,布置作业置了一个真情的儿子。“母亲”苦难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因贫穷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让我们与作者一同感受:母爱的伟大,做人的率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二、作家剪影通过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去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众人眼中的老舍:老舍语录:老舍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三、检查预习1.解决生字词。荒芜(wú)宿(sù)命剥(bō)蚀淡褪(tuì)玉砌(qì)亘(ɡèn)古撅(juē)杈(chà)捋(xiá)羡(xiàn)慕隽(juàn)永恪(kè)守坍圮(tānpĭ)步履(lǚ)狼藉(jí)3提问:全文是按顺序来写的,主要写到了发生在母亲及“儿子”身上的哪些事情?4提问:从老舍的笔触中感觉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5齐读此段,要充满感情。第二步:第13节从哪三件事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拓展:请你想一想:你曾为母亲做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让我们边欣赏歌曲边思考。(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第二步:当堂思考:抒写母爱,表达感激①如果让你为母亲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②让你对妈妈讲一句你最想说的话,你要说什么?(luō)蝉蜕(tuì)窸(xī)窸窣(sū)窣嘈(cáo)杂雕琢(zhuó)熨(yù)帖猝(cù)然余暇(xiá)羡(xiàn)慕隽(juàn)永恪(kè)守坍圮(tānpĭ)步履(lǚ)狼藉(jí)四、品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1)提问:全文是按顺序来写的,主要写到了发生在母亲及“儿子”身上的哪些事情?明确: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1—2自然段:母亲的家庭背景。第3—6自然自然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第7—10自然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第11—12自然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第13—14自然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第15—16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第17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2.品析母亲形象(2)提问:从老舍的笔触中感觉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明确: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第11-12段)①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地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②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坚韧刚强①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②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③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母亲对儿女的深情3、重点分析13段中的细节描写的运用,从中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首先:齐读此段,要充满感情。第二步:第13节从哪三件事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答案: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第三步:找出第三件事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它所体现出的感情。模仿示例,进行分析:细节描写:一笑、一楞、一叹(抓住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示例分析:“她楞住了”写出了母亲听说儿子还须辞母返校时感到突然的神态,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母亲笑了”写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在除夕夜请假回家看望她,深感欣慰的神态。“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写出了母亲不舍得让儿子走,但又明白事理,虽依依不舍却不曾挽留,对儿子体谅及对他工作的支持,表现了母亲爱子情深。4、母亲的爱让我受益终生,我对母亲也充满了感激、怀念之情,具体读读这些段落。五、拓展延伸——情感体验,欣赏感悟第一步:请你想一想:你曾为母亲做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让我们边欣赏歌曲边思考。(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第二步:当堂思考:抒写母爱,表达感激①如果让你为母亲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②让你对妈妈讲一句你最想说的话,你要说什么?六、总结,布置作业请大家今天回家将自己写下来的要对母亲说的话,做的事,说给妈妈听,做给妈妈看,并仔细观察妈妈的反应,将它写下来,就是最好的文章了。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母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当母亲满嘴唠叨甚至卧床不起的时候,朋友,都请你倍加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她永远是属于你的唯一的——母亲。作业布置练习册板书设计第1—2自然段:母亲的家庭背景。第3—6自然自然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第7—10自然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第11—12自然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第13—14自然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第15—16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第17自然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了自尊自强的做人原则。授课教师:付雪峰
本文标题:电子教案模板《我的母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3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