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河南导游核心知识总结1、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兼具南北特色,自然资源丰富。2、居天下之中。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的南部,秦岭山系余脉的东端,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古时为九州之中的豫州,简称豫,因豫州位于九州之中,所以又有中州,中原之称。3、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邻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4、河南有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5、地势西高东低,南拱北坦,全省地貌可概括为‘’三山一原二盆地”,三山:豫西北的太行山脉,豫西的秦岭余脉和豫南的桐柏大别山山系,一原:东部的黄淮海大平原――粮棉油肉生产基地。二盆地:南阳、洛阳――聚宝盆。6、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丘陵总面积2.9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74%,位居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的第18位,7、太行山为晋、冀、豫三省的天然界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界限。河南境内的太行山通称‘’南太行”是太行山脉中最美的一段。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移山故里――王屋山。太行风光最胜处,国际滑翔基地――林虑山,中华第一古军校,鬼古子隐居地――云梦山。熬背山主峰海拔1929.6米,省境内太行山最高峰。8、小秦岭位于灵宝市境内,是西岳华山的东延部分,灵宝老鸭岔是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23.2米。9、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宝天曼,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白云山(地跨三域,山水大观,原始林海,避暑胜地),中国嶂谷第一侠,古海洋天然博物馆――龙潭大峡谷,北国水乡――重渡沟,万山之祖――中岳嵩山,华夏第一盆景――嵖岈山,集雄、险、秀、奇、幽一体的尧山。南阳西峡县的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是――世界第九大奇迹,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种类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全世界无出其右。嵩山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神州大地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10、桐柏大别山位于豫、鄂、皖3省交界地带,呈东西走向。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电影《小花》。11、三门峡砥柱山――中流砥柱之地,洛阳北邙山――生于苏杭,葬于北邙的风水宝地,新郑始祖山――黄帝文化发源地,永城芒砀山――汉高祖刘邦斩蛇处,汝南天中山――天地中最中的山,天下最小的山。12、南阳盆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北,其三面环山。嵩山是洛河、汝河、颍河等淮河水系的分水岭。13、开封地上悬河。14、以郑州到兰考的黄河河道为界,把豫东平原分为两部分,以北为黄卫平原,黄河以南为黄淮平原。15、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南北气候的特色。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气候的基本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频繁。16、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是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水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冬冷夏热,春秋适宜,四季变化显著。17、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年际与地区间变化大。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8.7毫米,最多的是淮南的光山县1380.6毫米,最少的是豫北的长垣县523.6毫米。18、干旱是河南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成灾程度重的农业气象灾害。19、冰雹是河南省常见的气象灾害,局地性强,危害大。20、霜冻也是危害河南省的农业气象灾害。21、河南降水具有年际变化大,地区和时间分配过于集中等特点,因而易出现雨涝灾旱,洪涝灾害是排水系统不畅的情况下,由于在短时间内降水量大而造成的一种雨害。22、大风是河南省灾害性天气之一。23、河南土地资源分为六大区域:一是东部黄淮海冲积平原区,二是南阳盆地堆积平原区,三是桐柏――大别山丘陵区,四是豫西南山地丘陵区,五是黄土台地丘陵区,六是豫北太行山区。24、钼,蓝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黏土,水泥配料用黏土,珍珠岩,霞石正长岩居第一位。25、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26、河南省境内1500多条河流,黄河贯穿中部,境内干流711千米,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1/5,全省水资源总量是371.5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27、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站8座,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濮阳、浚县。28、黄河小浪底――高峡出平湖。第二章第一节社会发展沿革1、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中期的北宋以前的40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本上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长安、洛阳、安阳、开封一带。这段时间也是河南历史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段。近100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心南移至杭州、南京,或北至北京,河南经济衰落政治地位下降。2、河南社会发展的历史基本可以以12世纪前后的北宋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一、北宋以前的河南(石器时代至1127年)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旧石器早期距今8000年前新郑裴李岗文化母系初期新石器早期距今7000―5000年前渑池仰韶红陶彩陶文化母系繁荣新石器中晚期距今5000年左右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繁荣期(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三皇五帝就生活在这个时代)1、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杀死了博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建都阳城(今登封告成镇)。夏商周断代工程。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的宫殿遗址群。夏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掌握了冶金和铸造技术。夏采用干支纪年,夏时。2、公元16世纪,商在商丘崛起。公元前1600年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灭夏桀,建立商朝都西毫,今郑州二里岗商城遗址。被考古学届称为傲都、代表商代中晚期的政经。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殷,今安阳小屯村,武丁中兴。商朝由游牧改为定居。开始用谷物酿酒,出现了早期城市。在安阳殷墟发现了甲骨文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文字之一,应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记载了的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历法和祭祀等活动,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珍贵资料。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还发现了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建都丰镐,(今西安市西南)。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有营建了东都洛邑(今洛阳),西周实行分封制,在河南境内分封了许多小诸侯国如陈(今淮阳),宋(今商丘),蔡(今上蔡),许(今许昌)虢(今三门峡),杞(今杞县),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洛阳成为全国的学术交流中心,儒、道、法、名、墨等诸学及其代表人物云集洛阳各抒己见,相互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5年,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4、隋炀帝和唐代的武则天时期又对洛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改建和扩建,使他和长安一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商业都市之一。隋炀帝还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使洛阳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枢纽,为隋唐时期洛阳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许昌曾是东汉末年建都之地,并为曹魏兴起的根据地。6、开封城市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的启封城,今开封朱仙镇古城村,但开封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都城,是在战国时期的魏国迁都大梁。*后唐是五代时期唯一一个不在开封定都的,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对北宋开封繁荣景象都有精彩片描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开封在北宋时成为世界文化交流中心。7、12世纪以后中国又先后经历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后有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等几个大的朝代和政权存在。8、靖康之难:北宋末年1127年,宋徽宗赵佶统治时期,沉湎书画、酒色、宠信小人朝政腐败,派人去南方收购珍异物品,称为“花石纲”在金兵大举进攻时将皇位传给太子,也就是宋钦宗,钦宗在位时期也就是靖康元年,金兵俘虏徽钦二帝以及皇室贵族官僚技艺工人等3000余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称为“靖康之难”。宋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在南京今商丘称帝,1129年,金兵再次南犯,南宋被迫迁都临安今杭州,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正式南移,后又北移北京再也没有返回到河南一带。9、1271年,元朝建立以后,在河南设立了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这是河南称省的开始,省府设在开封。10、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克汴梁今开封,并以应天府今南京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朱元璋时期,开封作为周王府所在地,一度繁荣,周王府的封地几乎占了河南的一半,势若两京。11、1840年鸦片战争。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37年抗日战争。12、十二世纪以后河南衰落原因:都城转移、战争破坏、黄河水患(根本所在)。黄河在历史上西汉以前为安澜期,西汉到东汉为泛滥期,东汉到隋唐又一个安澜期。唐末泛滥期。北宋也是泛滥期,但在河南决溢不多。元明清则是黄河在河南泛滥最严重的时期。13、开封地区河患频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都城的转移,政府对开封附近堤段治理不力固然是不能忽视的因素,出于政治、军事需要的人为扒决。中游植被状况。14、河南社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底蕴深厚,文化丰富多彩,3有兴有衰,前后差异明显。第二节重要历史线索与事件1、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洞穴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2、《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冀、青、徐、兖、雍、荆、扬、梁和豫。豫指河南广大地区。在九州中,豫州地处中原位于九州的中心,因此也称中州。许慎《说文解字》把豫解释为从予、从象,说明远古时期河南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大象出没的地方,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一直持续的引殷商时代。3、三皇五帝是传说中英雄时代远古部落的酋长。三皇的传说反应母系氏族社会,指伏羲、女娲、神农,也有认为是祝融、共工、燧人、有巢;五帝是父系社会晚期状况的反映。一般指: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或是帝喾、帝辛、唐尧、虞舜。炎黄部落以龙为图腾,所以中华民族也被称为龙的传人。4、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由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今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商王朝由衰落走向中兴的一个转折点。5、问鼎中原人物:楚庄王王孙满事件内容:楚庄王想称霸中原,周定王又不敢表示愤慨,派王孙满前去慰问,楚庄王询问鼎的重量。王孙满以德提醒,使楚庄王自动将军队撤回。意义:定鼎为定天下,问鼎为图谋王位。6、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调动军队必须有国军的虎符,秦王派王陵围攻赵国,信陵君且去了魏王的虎符救赵。信陵君与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合称战国四公子。7、楚汉相争项羽在河北消灭秦军主力后,率领大军由函谷关进入鸿门,(今陕西潼东),准备与刘邦一比高下,刘邦摄于项羽的强大,亲自到鸿门卑辞言好,项羽设宴招待,有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鸿门宴后,项羽攻入咸阳杀秦王子婴,随即分封诸王,项羽自封西楚霸王,诸侯王反对项羽的分封,后来演变成为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间的战争,楚汉战争。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8、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人物:曹操袁绍事件的主题:以少胜多,曹操以3万大军打败袁绍10万大军。地点:官渡(今中牟东北)意义:使曹操牢固的控制了中原地区,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9、五胡十六国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建立了16国。意义:战乱频繁政权更替也促进了汉民族与其它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为隋唐时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10、孝文帝改革: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由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内容主要有:1、改变落后的鲜卑文化,推行汉语、服用汉服、改汉姓,2、与汉族通婚。3、改革官制,4、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意义: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进程,同时也使遭受战争破坏的洛阳和河南广大地区出现了新的文艺复兴和繁荣景象。11、220年,曹丕接受了颍川氏族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具体办法是,由中央任职的门阀士族,担任本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州郡的士人,把他们按门第高低分为九等,即九品。除
本文标题:河南导游基础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4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