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河南省光山二高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单元强化训练题(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含解析)1.调查二中校园内含羞草的种群密度,适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逐个计数法D.目测估计法2.观察右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3.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C.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群落经过演替会达到一相对稳定的阶段4.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在a阶段大量合成,因此,生产上发酵必须在a时停止5.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微生物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6.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7.下列各项中不是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2009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2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最高8.沙丘逐渐演变成树林的过程中,主要的诱导因素是A.发生了次生演替B.气温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9.下列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1m2杂草数量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l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迁入迁出会影响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最终结果10.脊椎动物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基本单位是()A.个体B.雌雄成对(♂♀)C.种群D.群落11.以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12.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处的必要生长因子和各处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并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竞争B.寄生C.互利共生D.独立生长13.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需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14.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正确的15.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下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3A.图中K值为600个,M值为100个B.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C.当种群数量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75、300、800,则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600、60016.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17.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B.该地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C.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18.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A.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B.从甲图可知,仓鼠的种群数量呈S形,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K2-K3之间C.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D.乙图中的A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仓鼠的次级生产量.19.被弃耕的农田多年后将演替至顶极群落(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其上物种甲、乙、丙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该弃耕农田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这种演替属于。(2)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先定居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可能是,至顶极群落后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3)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甲种群的增长会受到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的抑制,这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调节。20.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2)t2时期后,种群数量,其主要原因是。(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型。(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因为此时。(5)如果这条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出现恶性污染事件,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水生动、植物死亡,河流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其原因。21.请你用有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蜂巢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春季来临,工蜂会尽心地照顾蜂王和雄蜂,但到5花少的秋季,繁殖期已过,又有大部分雄蜂被赶出蜂巢,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乌鱼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鱼,常潜伏在池塘、湖泊的水底和水草茂密的地方,当小鱼游到它附近时,它便出来攻击,甚至连自己的鱼籽也吃。其中的生态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群的蚂蚁,可向一个较大型的昆虫进攻并将其搬进蚁巢中,这一现象从蚁群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来看,表现为______________;从蚁群与被攻击的昆虫之间的关系来看则属于______________。(4)猕猴群中,猴王死后,雄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22.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山谷中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型,种群增长率在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2)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能力,它的基础是____。(3)由生产者(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4)谷底盆地内人们开辟了多处农田,为了有效防治害虫,专家建议不要连续多年使用同种杀虫剂灭杀害虫,请说明原因:。23.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用字母表示),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倍。6(3)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序号);①的生理过程主要为,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成分为。(4)某人对湖泊周边土壤进行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对其中体型较大、数目不多的个体可以采用的统计方法是24.生态学家常常用面包虫进行各种种群生态学实验,它们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生活在面粉里。如图是两种具有捕食习性的面包虫(甲面包虫:实心点曲线;乙面包虫:空心点曲线)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图1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图2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面粉中放入细玻璃管的容器内。(1)由图1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面包虫占优势。在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已知乙面包虫比甲面包虫小,推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的原因是。(2)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图3表示的是在没有寄生虫与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面包虫在实验中的数量变化。据图3分析可知: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填“甲”或“乙”)面包虫。斜吻棘头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3)综合图1、2、3可知,对生物间作用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容器中的两种面包虫和容器中的所有其它生物共同构成了。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对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用样方法,所以A选项正确。考点: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的数量变化。由图可知,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无K值,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有K值,D错。故本题选D。3.B【解析】4.D【解析】5.D【解析】6.C【解析】试题分析: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和水平方向上的水平结构,所以A、D正确。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动物会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即动物的分布有分层现象,有水平结构。B正确,C错。考点:群落的结构点评:本题认识“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是解答的关键。7.C【解析】试题分析:种群的基本特征:1、种群的密度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3、种群的年龄结构。A.2009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描述的是出生率。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描述的是年龄结构。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是种内互助,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错误。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最高,描述的死亡率。考点:种群的基本特征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8.C【解析】A.发生了初生演替;错误。B.雨水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错误。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环境条件适宜;正确。D.群落中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如环境条件适宜,没有天敌种群数量都呈J型增长;错误。9.D【解析】10.C【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1.A【解析】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12.C【解析】这两种微生物合成并释
本文标题:河南省光山二高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单元强化训练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4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