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毎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埋目要求的。)1.2015、2016年分别县农历的羊年、猴年,传统历法由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形象,与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文化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A.古代中国畜牧业发达B.古代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繁荣C.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D.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人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这主要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B.小农经济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3.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A.贵族政治体劁+铁犁牛拼+庄园经济B.官僚政治体制+铁质农具+小农经济C.垂直管理体制+男耕女织+城市商业D.分封制度体系+精耕细作+重农抑商4.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小农经济非常脆弱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落后性D.小农经济只需一些简单工具5.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汉代A.国家实行重商政策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D.铁制工具广泛使用6..下列对唐到北宋代都城布局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东京城的布局不再讲究整齐划一B.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C.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更为突出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已取消7.隋唐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陏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邸店、柜坊、飞钱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主要服务于对外贸易需要B.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C.为储存金银财物提供服务D.为存款、贷款、兑换钱币服务8.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塞,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9.2010年,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10.苏洵认为“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主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这说明废井田A.有利于封建土地制度确立B.加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C.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有效地遏制了土地兼并11.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伽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12.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这种变异的实质是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13.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达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满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了A.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B.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C.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D.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商品价格的暴涨14.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第一步是A.代议制的确立B.海外市场的建立C.蒸汽机的改良D.新航路的开辟15.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16.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17.英国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平均仅增长1.039%,大城市人口增长比其余地区快近1倍。导致矣国大城市人口增长更快的主要原因是A.黑奴贸易带来了大量劳动力B.纺织业等制造业快速发展C.世界市场形成,外来锋民涌入D.英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18.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A.始终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B.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者主导C.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D.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为主19.右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对该示意图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B.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迅速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D.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而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20.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大危机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高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1.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反映了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垄断资产阶级干预国家政权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22.如果说,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昀人棉八自纺、自织、自用(也部$场),现在则是从市场买进口机纱,织成布匹自用或供给市场,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巳占23.4%,材料主要反映了A.传统纺织品已完全商品化B.民族纺织工业发展迅速C.传统织布业占据市场优势D.进口机纱导致纺织分离23.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A.坚船利炮B.洋纱洋布C.自由平等的观念D.欧洲风俗习惯25.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都是A.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B.属于资本主义工业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属于近代洋务企业26.《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杨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元,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A.甲午战争进一步瓦解了我国的自然经济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27.《林枫对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工作的指示》写道:“全体职工首先要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力争按期完成这一庄严和光荣的建厂任务……有苏联热诚无私的帮助,依靠全体职工自觉的努力和髙度的创造热情,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该指示最有可能发表于A.大跃进时期B.—五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28.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全否定D.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30.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文中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每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认,材料中“包产到户,的经济性成是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集体经济D.合资经济31.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箭头”比喻上海浦东地区,把上海浦东比喻为“箭头”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浦东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B.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体现C.上海开放时间早,经济基础好、整体实力强D.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32.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1到图2票证的变化反映A.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B.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根本分离C.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第33题18分,第34题16分,第35题18分,共52分。3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继承的对象稳定可靠,家庭经验不断积累;但同时也变得保守僵化,因循守旧,不求革新和提高。……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商帮鐮营理念存在时间徽商贾而好儒,财自道生明中期至清中叶晋商义中取利,信誉第一明代洪武年间至民国时期福建自强不息,爱拼会赢明嘉靖至民国初广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明嘉靖末至今山东重土安乐,诚实守信明末至民国前宁波灵活善变,开拓创新明末清初至今---张正明《中《十大商帮》(1)根据材料一,概括阻碍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4分)(2)粮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手工业保持传子不传女的传习方式的原因和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商帮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明清时期商帮得以兴盛的条件。(6分)34.(16分)两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处于欧
本文标题: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5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