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突变基因一定由自然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我国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D.育种工作者培育无子西瓜,利用的原理不是基因重组3.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下列各选项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A.利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B.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干扰素的大肠杆菌C.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与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4.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B.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5.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体内当显性基因存在时,相应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通常不表现B.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密码子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有益性D.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6.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7.肺炎双球菌抗药性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ABC都有可能8.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A.AB段B.CD段C.FG段D.HI段9.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不育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10.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2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11.右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它不能反映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基因重组C.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D.发生了染色体的互换12.下图的4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D.家系丙中,女儿不一定是杂合子13.右图是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该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看成一个染色体组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C.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32个DNA分子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14.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四个家庭所作的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结果,下列推断最恰当的是()家庭成员甲乙丙丁父亲患病正常患病正常母亲正常患病患病正常儿子患病患病患病患病女儿患病正常患病正常A.甲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B.乙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C.丙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D.丁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15.右图是苯丙酮尿症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8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B.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若8与9婚配生了两个正常孩子,则第三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D.若10与7婚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16.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B.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0C.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D.Ⅲ13个体乙病基因只来源于Ⅰ217.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18.如图所示的遗传病不可能是()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⑤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3A.①④B.②④C.③⑤D.①②19.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20.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儿子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21.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_。(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产生XrY、Y、_________和_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红眼果蝇中雄性占_______,子代中红眼雄果蝇占。(3)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请写出这只白眼雄蝇三种可能的基因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22.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回答:(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_________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________。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选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3.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图下表回答问题。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UCAG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赖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精氨酸UCAG4(1)图中Ⅰ过程发生的场所是,Ⅱ过程叫。(2)除赖氨酸以外,图解中X是密码子表中哪一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原因是。(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②链与⑤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⑤链不同于②链上的那个碱基是。(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的特点,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参考答案21.(11分)(1)2(2)Xr、XrXr(注:两空顺序可颠倒)1/31/5(3)①XRY(环境引起)②XrY③XrO22.答案:(1)碱性染料(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染液)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2)2转录(3)橙色XAXaY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A、Y染色体没有分离【解析】(1)巴氏小体是X染色体,观察染色体常用碱性染料;雄猫没有巴氏小体,雌猫有巴氏小体。(2)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因此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2个巴氏小体。(3)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该猫有橙色毛说明有XA基因,有黑色毛说明有Xa基因,而且是雄性,所以该雄猫的基因型为XAXaY。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由此推知该猫Xa基因来自母方,XAY来自父方。形成XAY型精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A、Y染色体没有分离。23.答案:(1)核糖体转录(2)丝氨酸要同时突变两个碱基(3)A(4)简并性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了翻译的速度27.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症均为人类遗传病,其中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氨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使患者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尿黑酸症是由于尿黑酸在人体中积累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而得名。(1)图1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示意图,根据该图有人认为缺乏酶①会同时患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黑尿症,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在人群中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频率是1.89×10-3,现有一正常女性其父母正常,其弟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她与一个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的几率是。(3)图2是一个尿黑酸症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①该缺陷基因是性基因,在染色体上。②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那么Ⅱ3和Ⅱ4生一个只患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5是。③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该缺陷基因,请选出提供样本的较合适个体,并解析选与不选的原因。④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该致病基因,可利用该目的基因的分子探针进行检测,这一方法采用技术,依据的原理是。解析:(1)据图可知,苯丙酮尿症是缺酶①导致苯丙氨酸只能通过酶⑥大量形成苯丙酮酸所致。白化病是由于缺少酶⑤而使酪氨酸酶不能通过酶⑤的作用而产生黑色素所致;黑尿症是由于缺乏酶③导致尿黑酸不能通过酶③的作用产生乙酰乙酸导致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所致。图中虽然显示酪氨酸的形成与酶①有关,但是,酪氨酸在生物体内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缺乏酶①时,体内虽然不能由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酪氨酸仍可以由食物中获取或由其他途径转化而来,因此,缺乏酶①不一定会导致尿黑酸症或白化病。(2)该题涉及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问题,题目只说明该女性与一男性结婚,并无说明该男性的性状,因而无需考虑该男性的基因型。人群中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频率是1.89×10-3,也就是说,该男性产生带有丙酮尿症的基因的配子的几率是1.89×10-3;而根据题意:该女性父母正常,其弟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即该女性为携带者几率为2/3,她产生的携带苯丙酮尿症的基因的配子的几率为2/3×1/2,所以他们生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男孩的几率是1/2×2/3×1/2×1.89×10-3=3.15×10-4。(3)①Ⅱ3、Ⅱ4“无中生有”“女儿有病,而父亲无病”,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同理推断Ⅱ3、Ⅱ4的基因型均为AaBbCc(a——黑尿症基因;b——苯丙酮尿症基因;c——白化病基因)。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分拆后再相乘”的计算方法,可很快
本文标题: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5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