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河南细菌传染性疾病2
第十六章传染病病理第一节细菌性传染病一、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患畜突然发生高热,可视粘膜发甜,天然孔出血,尸体呈败血症变化。表观为僵尸不等,血液凝固不良,皮下和粘膜下结缔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脾脏肿大和脾髓软化,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1、病原和发病机理炭疽杆菌是一种大型需氧芽胞杆菌,在动物体内能产生荚膜,排出体外可在适当环境中形成芽孢。芽孢有顽强的抵抗力,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几十年不丧失其活力。(对可疑病尸可采取末梢血液检查或在左侧肷窝作小的切口,取小块脾脏组织作沉淀反应。切口要用沾有0.2%升汞的药棉填塞)本病经消化道,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的饲草,饲料和引水感染。2、病理变化炭疽的病理变化可分为败血型和痛型炭疽。(1)败血型:多见于牛、马、羊。尸僵不全,尸体易腐败。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可视粘膜发绀,并有出血斑点。血液呈暗红色煤焦油样,凝固不良。皮下、肌间、浆膜、肾周围和咽部等处呈黄红色胶样浸润,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脏呈急性脾炎变化。心、肝、肾、胃、肠粘膜有出血点。(2)痛型炭疽多见于猪(咽炭疽)。以局部充血性坏死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炭疽,称为痛型炭疽。炭疽痛的结构一般是痛的中心为黑褐色,致密硬实的坏死组织。坏死组织周围呈暗红色出血性浸润区。再向外是大面积淡黄色或红黄色胶样浸润区,炭疽痛周围都伴发淋巴和淋巴结炎。炭疽痛是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强或入侵的细菌数量较少或毒性较弱,因而使病变局限在机体的局部,形成炭疽痛。动物发生炭疽痛时动物种属不同而发生部位有所不同,猪常发生肠炭疽痛;牛马羊常发生胰炭疽痛。二、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急性病例以出血和败血性为主要特征,简称出败。1、病原和发病机理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或有时溶血性巴氏杆菌也致病,菌体短棒状,菌瑞氏染色两极着染。病原感染途径:(1)内源性感染:健康动物体内主要消化道粘膜和呼吸道粘膜上存在巴氏杆菌,与动物共生不引起疾病。一旦条件改变(长途运输、饥饿、天气剧变)并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原来共生的菌体毒力增强引起发病。(2)外源性感染:病畜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排出的病菌,污染饲料,引水和周围环境后经消化道或由于病畜禽咳嗽排菌经呼吸道侵入健康畜禽机体,引起发病。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时机体的防御能力降低不能阻止细菌,细菌侵入血液引起流行性巴氏杆菌病,表现侵入部位(咽喉粘膜)的炎症,称为咽峡炎,同时引起败血症。如细菌毒力弱,数量少,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大部分被机体防御能力消灭,少部分随血流到达适应生存的部位(肺)存活下来甚至进一步繁殖,引起病变。引起肺炎和肠膜炎称为散发型巴氏杆菌病。(猪肺疫)2、病变(1)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流行型巴氏杆菌病:最突出的病变是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急性出血性浆液性炎。A.咽峡炎眼观:颌下严重肿胀,切开后流出大量淡黄色略透明的水肿。局部组织呈淡黄色胶胨样。咽喉头粘膜充血,肿胀,声门狭窄呼吸困难,窒息。镜检:水肿液涂片检查,可见到大量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B.败血症a、皮肤、粘膜、浆膜脏器表面有数量不一的出血点。b、浆膜腔(胸腔、心包腔)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c、脾脏出现急性脾炎。d、淋巴结有急性淋巴结炎,其中颈部淋巴结最明显,其次,肠腔。e、实质器官变性。f、肺脏有郁血,水肿g、胃肠道有卡他性炎症。▲散发型巴氏杆菌病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以及关节炎等,多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期除了有一定程度败血症变化外,最突出的变化是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初期以充血,水肿为主,眼观呈红色而有光泽,以后由于红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增多而呈暗红色,致密,坚实,由于小叶间质水肿,淋巴管扩张而导致肺间质增宽,故切面呈大理石状样。坏死常以小支气管为中心形成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的坏死灶,坏死灶逐渐扩大,互相融合成大的坏死灶,故肺外观呈红黄白色相间的斑纹状。纤维素性坏死灶肺炎,同时肠膜和心包可伴发纤维素性炎。慢性病粒:肺脏的坏死灶扩大形成大块坏死和溶解性空洞,肉变,胸膜粘连,淋巴结发生化脓性或坏死性炎症。(2)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禽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禽型菌引起的。病变特征:⑴最急性:病程极短,往往突然死亡,缺乏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仅表现为鸡冠肉髯发绀,心脏冠状沟附近脂肪上有针尖大出血点,肝肿大,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灶。⑵急性型:病程也很短,常在最急性型之后发生。发病鸡营养良好,嗉囊中积有食物。冠、髯发绀,口流粘液,肛门下方绒毛污染稀粪。心外膜,尤其是在冠状沟和纵沟附近呈喷洒状出血,肠浆膜、胸膜和腹腔脂肪组织有点状出血,有时可见皮下点状出血和浮肿。肝脏病变具有诊病意义。肝肿大、淤血、质地脆弱。表面和切面散在许多灰黄色或灰白色针尖大到针头大的坏死灶。脾脏多充血,肿大,柔软而呈紫红色,表面和切面有不明显的灰白色坏死灶。肾脏淤血、变性,胸腺肿大,呈暗红色。多数病例有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肺淤血,水肿,纤维素渗出。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时可出现条纹状出血。十二指肠发生出血性炎症。空肠呈卡他性炎症。⑶慢性型一般无败血症变化,通常只在某些局部出现病变。①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②心包炎,胸膜炎与腹膜炎(卵巢发生炎症、出血卵泡坏死。有时卵泡破裂而导致卵管)③关节炎④冠与肉髯的坏死性炎⑤患禽滴疫,皮下轻度水肿,有时出现鼻卡他,自鼻孔流出脓样液。眼结膜囊内有灰白色分泌物,口腔粘膜面被覆有纤维素性薄膜。鸡霍乱易与ND混淆,ND时肝脏无眼观病变,腺胃乳头出血明显,肠道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以及非化脓性脑脊髓等病变。此外,尚可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三、沙门氏菌病指由沙门氏菌属的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的总称。(一)猪沙门氏菌病(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六月龄以下小猪发病。多见于6-9月龄小猪。病变特征:急性型败血症外肝脏小坏死灶或副伤寒结节,慢性纤维素性固膜性肠炎。1、病原和机理:病原是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菌体杆状,中等大小,G-。机理(1)内源性健康动物体内(肠粘膜、胆囊粘膜)存在沙门氏菌,但不引起发病,一旦环境条件改变,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其毒力增强,引起发。(2)外源性:由毒力通过粪便排除病原菌,污染饲料、引水、环境而感染健康动物。这两种感染都可引起肠炎,局部组织损伤,病原体破损小血管进入血流(小V)随着血流到达门V→肝脏→肝细胞坏死,同时随着胆汁到达小肠,大量繁殖引起肠炎。菌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菌体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和毒血症,可发生败血症,导致死亡。2、病理变化(1)急性型(败血症)①皮肤,粘膜,浆膜或某些器官表面有少量的出血点。②浆膜腔有浆液,纤维素性炎。③全身淋巴结急性淋巴结炎,最明显部位肠系膜淋巴结。④脾脏急性脾炎,程度不同肿大。⑤肝、胃、心实质器官出现急性变性。肝:有针尖大,灰黄色和灰红色的小坏死灶和出血点。灰白色副伤寒结节数量多少不一。镜下:肝细胞出现凝固性坏死,逐渐溶解,同时纤维素、白细胞、红细胞渗出组成渗出性结节。这时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部分中性粒细胞溶解被吸收、消失,出现大量网状细胞增生或纤维细胞增生,同时较多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这样组成网状细胞为主的增生性结节,又称副伤寒结节。⑥胃肠粘膜可以看到卡他性炎,肺脏淤血、水肿,有时出现支气管性肺炎。(2)慢性型(肠型)特征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回肠和大肠粘膜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固膜性炎症。这种炎症是在粘膜出血,坏死和淋巴滤泡发生变性、坏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外,淋巴结肿大,呈脑髓样,肝淤血、变性、坏死也有副伤寒结节。脾肿大,脾脏点状出血或浆液纤维素性肺炎。(肠壁的固膜性炎症造成损伤可由结缔组织增生修复。由于肠壁广泛的损伤和结缔组织增生使肠壁变厚、变硬,状似皮革。鉴别诊断:败血型猪副伤寒缺乏特征性病理变化,必须细菌学检查才可确诊。慢性猪副伤寒易与猪瘟混淆,且往往与猪瘟合并发生。猪副伤寒和猪瘟鉴别诊断:猪副伤寒多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小猪,猪瘟则无年龄差别。猪副伤寒时脾脏多半肿大,呈紫红色,质地坚韧,猪瘟时脾脏不肿大,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灶。猪副伤寒时肝脏有灰黄色坏死灶和灰白色的增生结节。肠系膜淋巴结呈髓样肿胀大肠粘膜的固膜性炎表现为弥漫性溃烂或局灶性浅表溃疡。猪瘟时的扣状肿常高山粘膜表面呈同心圆状结构。(二)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两周龄左右的雏鸡危害最严重。其特征为白色下痢,衰竭和败血症过程。成年鸡多取慢性经过,主要侵害生殖器官。鸡白痢可以垂直传播,亦可以水平传播。病变:鸡胚感染死亡时,缺乏明显的病理变化,仅见肝脏肿大、浴血,肺充血、出血。肝肿大,变性,表面散在灰黄色坏死灶或灰白色增生性结节。脾早期充血和出血,后期常有灰黄色坏死灶和灰白色结节。心肌苍白柔软,有时见心包炎,心肌内有灰黄色或灰白色小米大的结节,向外突出肿囊肿大,充盈胆汁。雏鸡主要败血症变化特点:肝淤血和肿大,急性卡他性肠炎脾脏肿大,肺淤血或出血,病程少长,肝、肾、心、实质器官及肺、脾、肌胃壁出现小坏死灶,出血,坏死物逐渐被吸收,同时网状细胞增生,结缔组织增生。卵黄吸收障碍,卵黄囊萎缩,内容物呈蛋黄色干酪样。临床上雏鸡患病后发生白色石灰浆样下痢,肛门部绒毛常污染白色粪便,往往将肛门堵塞造成排粪困难。成年母鸡以慢性卵黄炎为主要特征,卵黄从正常的深黄色变为灰色、红色、褐色、淡绿色或浅黑色。卵泡形状由原来的圆形变为长圆形、多角形,大小不等。变性坏死卵泡脱落后可在腹腔内形成干酪样凝块或导致卵黄性腹膜炎。公鸡主要表现为睾丸炎,一侧睾丸肿大、充血、水肿或硬缩,被膜增厚,实质内有许多小坏死灶或化脓灶。输精管增粗,官腔内有粘稠均质的渗出物。四、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幼畜,常常引起严重腹泻,肠毒血症和败血症而造成大批病畜死亡。大肠杆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与多种疫病如雏鸡白痢,副伤寒,霉形体病,曲霉菌病,MD病等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常见是大肠杆菌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除了典型病例根据症状与病变作出诊断外,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大肠杆菌两端钝圆短小的杆菌)■禽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胚胎幼畜死亡,气囊病,败血症,肉芽肿,腹膜炎等。(一)病原和发病机理病原是肠道科埃希氏菌属的大肠埃希氏杆菌,简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它存在家畜的肠道内,对健康禽不呈现致病作用。当受热、受冷、拥挤、营养不良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禽的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引起发病。随粪便排出的大肠杆菌可污染蛋壳,感染禽胚造成死胚。被感染的胚胎也可出雏,但多在第一周内死于脐炎或感染卵黄囊,导致卵黄吸收不良,引起生长缓慢。经呼吸道感染时,可引起气囊病、心包炎、肝周炎、输卵管炎、肉芽肿等。(二)病理变化:由于病型不同,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也不相同。1、鸡胚与幼雏的早期死亡感染鸡胚的卵黄囊内容物呈黄绿色或黄棕色水样物或干酪样。此外,还见部分病雏还发生脐炎,俗称“大肚脐病”,还见心包炎。被感染的雏鸡也可能不死,但常见卵黄吸收不良,生长发育缓慢。2、呼吸道感染(气囊病):是大肠杆菌与其他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常继发心包炎和肝周炎,有时也发生全眼球炎和输卵管炎。气囊病的主要表现为气囊炎,可见囊壁增厚、浑浊,常于呼吸面被覆干酪样渗出物。心包炎和肝周炎时可见心包腔扩张,充满灰白色或灰黄色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外膜粗糙,心包增厚、浑浊。肝脏表面被覆厚薄不等的纤维蛋白膜,肝实质缺乏眼观变化。输卵管炎常见于左侧腹气囊大肠杆菌感染,输卵管扩张,内含干酪样物质。3、急性败血症:死亡的鸡营养良好,肌肉丰满,嗉囊充实。特征性病变是肝脏呈绿色,或有灰白色坏死灶,胸肌充血,常见心包炎、胸膜炎。4、大肠杆菌型肉芽肿:侵害雏鸡与成年鸡。特征是在肝、十二指肠、盲肠、肠系膜外形成栗粒大乃至鸡卵大灰白色肉芽肿结节。肠系膜除散发肉芽肿结节外还常因淋巴细胞与粒细胞增生,浸润而呈油脂状肥厚。结节的切面呈灰黄色,略呈放射状、环状、波纹状或多层状。镜检:结节中心为含有大量和碎屑的坏死部,和破裂物呈轮层状分布;周围环绕上皮样细胞带,但多
本文标题:河南细菌传染性疾病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57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