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1基础医学有关二级专业代码与名称: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一、学科专业概况、优势与特色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形态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学科在长期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以姚开泰院士为首的由16位教授(10位博导)、16位副教授组成的优秀学术带头人队伍。本学科立足于国际科学前沿,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鼻咽癌病因发病分子机制研究、鼻咽癌为主的人类肿瘤功能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恶性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肿瘤分子标记物及靶向治疗研究、基因工程抗体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脓毒性与败血症休克及心血管病理生理研究、分子病理和临床病理研究等为主要科研方向,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科学学位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构筑起与国际接轨的疾病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学科优势。本学科1977年、1981年先后获硕士、博士授予权;1990年批准为当时唯一的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1991建立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4和2000年分别建立癌变原理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设立国家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1和2006年连续以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的优势被批准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纳入“十.五”、“十一.五”国家985和211工程建设;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建有卫生部病理医师培训基地。长期以来,在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等重点、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来源基金资助下,本学科连续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形成了具有强劲竞争实力的和国际影响力的学科群体和人才培养基地。二、培养目标以培养研究生敬业创业精神、开拓创新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着重要求本学科博士研究生达到以下标准: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和教育事业,发扬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和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树立实事求是,诚信为本的职业操守。2.熟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全面系统掌握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结合学位论文工作,争取在科学研究和相关技术上获得创新性成果,基本具备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英文文献和撰写英文论文,同时具备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能胜任本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课堂和实验教学工作;能独立担当本专业领域的学术讲座和综述报告;病理学研究生在参加6个月以上培训基础上,能初步胜任常见病的临床病理诊断.5.熟悉课题涉及的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操作过程和简单维护;熟知各种贵重试剂(盒)的选购和使用,具备一定的实验室管理能力。三、主要研究方向(一)病理学1.消化肿瘤分子病理重点研究胃肠癌的病因发病及时性浸润转移机制。从临床病理、整体动物模型、组织、细胞和分子(包括基因谱和蛋白质组学改变)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并探讨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2.肝脏分子病理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肝炎病毒致肝癌的分子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整体动物模型、组织、细胞和分子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为探寻病毒性肝炎及肝癌防治的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3.肺脏分子病理以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肺纤维化和肺癌发病机制的关系为研究内容。从整体动物模型、组织、细胞和分子等不同层次进行研究,探索肺纤维化、肺癌防治的新策略4.临床病理以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现代技术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寻找新的诊断方法和途径,解决某些疾病的病理诊断难题。(二)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1.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的机制与防治采用整体、离体器官、细胞与分子等多层次模型,应用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策略探讨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时炎症介质基因表达的调控及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寻找生物标志物,并探讨有效干预措施。2.心血管病理生理探讨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从分子伴侣角度研究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内其它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及其心血管保护功能和机制;寻找新的心肌损伤预警分子,促进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三)肿瘤病理生理学1.鼻咽癌病因发病分子机制研究以分子、细胞、整体三个不同层次的有机结合,构建基因网络调控模型为特色,研究EB病毒与宿主关键基因的相互作用;研究癌变过程中癌细胞、癌干细胞与微环境相互关系,采用转基因、基因敲除、核移植、可视化等手段研究鼻咽癌相关动物模型。2.多基因遗传性肿瘤的癌变分子机理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之间的对接研究为基础,采用组学对接的研究战略,寻找各组学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肿瘤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生物学意义,从而构建多基因遗传性肿瘤不同发病阶段基因调控网络,阐明肿瘤的癌变分子机理。3.鼻咽癌与脑瘤的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研究系统深入研究鼻咽癌和脑瘤不同发病阶段基因组与转录组表达规律、重要功能基因(易感/抑瘤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及转录调控机制、miRNA及其靶基因类型和组蛋白表观修饰规律;寻找和开发鼻咽癌和脑瘤不同发病阶段重要的分子生物靶标。4.鼻咽癌与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分子的机理研究筛选并鉴定与鼻咽癌、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相关的重要分子标志物,系统研究这些分子标志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所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构建鼻咽癌和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的基因调控网络。5.肿瘤信号转导机制研究以鼻咽癌为主要模型,重点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等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以及由此产生的与细胞永生化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相关的一系列生物学效应。6.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以鼻咽癌和肺癌为研究重点,比较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为研究手段,研究鼻咽癌和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肿瘤相关的分子标记物。7.肿瘤分子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研究采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和识别新的肿瘤发生及耐药分子标志物,探讨药物抗性形成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信号联系;以信号分子转录水平、翻译水平、蛋白水平调节点及其所涉及的关键环节为靶标,设计和筛选靶向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并开展靶向治疗研究,为提高临床肿瘤综合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并开发新的药物。8.肿瘤抗体工程与免疫治疗:以抗体组学的新概念、新研究策略为特色,采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进行恶性肿瘤特别是鼻咽癌和大肠癌的基因工程抗体、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免疫治疗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免疫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四、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1.实行弹性学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所授予的学位均为科学性学位,学制一般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年限可为6年;硕博士连读研究生学制一般为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年限可为8年。2.培养方式实行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小组协助的培养方式,跨学科培养博士生,可从相关学科聘请副导师;导师指导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并应全面关心和培养研究生的思想、业务和健康素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五、学分与课程1.学分与免修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满总学分16学分(其中包括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培养环节8学分),硕博士连读研究生要求修满总学分39学分(其中硕士生阶段修满23学分,博士生阶段修满16学分);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此基础上必须补修本学科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门以上(至少4学分);全日制博士生须参加《形势与政策》课学习,经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方能准予答辩;英语水平达到出国人员要求者,可凭考试成绩单原件申请免修;入学前在本校脱产与博士研究生同堂听课并获得课程成绩的研究生,可以申请相应课程的免修;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培养环节见下表。2.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本学科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学科、学校或外单位学术机构组织的学术报告或专题介绍20次以上,每次应撰写不少于500字的总结并经导师签字留存,达到要求后统一交学科研究生办公室审核并记载成绩;本学科博士生每学年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在读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课内学时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4642.5秋博士生英语精读5432.0秋博士生英语听说与写作5431.5秋必选课学术研讨22.0秋、春必修形势与政策12.0秋、春肿瘤学研究进展(限本专业选修)18+362.0春各专业至少修X门统计软件及其医学应用362.0秋、春生物医学论著的英文写作181.0秋实用分子生物学操作技术(限本专业选修)362.0秋、春生物信息学原理与方法362.0秋、春高级病理生理学3282.0春各专业至少修X门选修课日语1203.5秋纳米生物技术生物数学模型干细胞工程学实验动物学组织化学现代组织病理技术实验免疫学1854182836+1836+1836+181.03.01.01.52.52.52.5春秋秋秋、春秋、春秋秋、春高级病理学(病理学专业)3032.0诊断病理学(临床型)140分子遗传学生物物理学3030332.02.0补修课高级细胞生物学实验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20+1636+18363636361.52.02.52.02.02.0秋、春秋、春培养环节资格考试社会实践(实践教学)1.01.0临床能力训练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0学位论文六、临床病理诊断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病理学临床型博士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训以导师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为主的方法,强调培养研究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综合能力,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主要参加临床病理诊断、尸检及脱落细胞学诊断,其中参加病理学技术学习1个月。在参加临床工作的同时完成1篇专业综述和1篇临床病理博士学位论文。通过临床能力培训后,要求达到:①熟练掌握病理标本的大体描述、取材,能独立进行病理尸体解剖操作,并对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病、尸体解剖做出正确诊断;②熟练应用常用病理辅助诊断技术,如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掌握其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正确选择常用组织标记。③参与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能对疾病的良恶性做出准确的判断。④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能做出较正确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必须达到病理学主治医师的诊断水平。鼓励基础博士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由研究生指导小组对其实践情况、教学能力和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估。七、学年考核与筛选根据本学科对研究生的总体和分阶段培养目标,由研究生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包括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八、资格考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在第二学年(作选题报告之前)在研究生指导小组指导下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包括:(1)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及科研态度;(2)课程学习成绩及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3)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4)对本学科及本研究领域最新研究动态、进展及主要研究方法的了解;(5)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及发展潜力。资格考试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九、选题、开题报告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博士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在二分之一以上。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年完成。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在总结已获得的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计划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均应立足于学科前沿,充分论证其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创新性,力争在理论及技术上有一定突破;博士研究生选题和开题报告均应在在二级学科范围(系)内公开举行,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未获通过,应在1年内补作。十、学位论文进展与考核每年的10月中旬对所有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情
本文标题: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1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