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痛风肾的护理一、概念痛风肾是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简称,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归属于代谢性疾病的肾损害的范畴。二、特点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本病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而使血尿酸生成过多。继之一方面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滑囊、软骨部位,引起小关节肿胀、疼痛即为痛风;另一方面尿酸盐沉积于肾脏的间质一小管引起肾损害。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85%的患者在30岁以后发病。本病男性多见,女性少见。且多见于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痛风肾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常见病,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0.3%。据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道,终末期肾衰由痛风所致者占0.6%~1.0%。近年来我国由于经济情况的好转,饮食中人们摄入蛋白质及富含嘌呤成分的食物增加,致使国内本病的发病率较既往明显增高。三、临床特点三、临床特点痛风性肾病的进展极为缓慢,不少病人病程可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无临床症状,直至在死于其它原因后,作尸体解剖才发现有痛风性肾病。而有些病人较早出现痛风性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所以在临床表现上个体差异较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的受损程度,也就是肾功能状态。四、临床表现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的受损程度,也就是肾功能状态。根据肾功能受损的不同阶段,可将其临床表现归纳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四、临床表现1、早期痛风性肾病:一般也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是在作尿常规检查时发现微量蛋白尿,而且呈间歇性特点。提示有早期痛风性肾病存在之敏感性检验指标是血与尿中的β2-微球蛋白测定和尿中微量白蛋白测定。早期痛风性肾病当尿常规不能发现蛋白尿时,尿中白蛋白与β2-微球蛋白即见增加,表明有早期的肾小球与肾小管功能受损。部分病人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低等提示肾小管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2、中期痛风性肾病:进入此期的病人尿常规检查已有明显改变,蛋白尿变为持续性,尚可发现红细胞或者管型。病人可出现轻度浮肿及低蛋白血症。部分病人可有血压高、腰酸、乏力、头昏、头痛等症状。四、临床表现3、晚期痛风性肾病: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更加明显,并可出现贫血。最突出的表现是肾功能不全的加重,尿量逐渐减少,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出现明显的氮质血症。最后发展为尿毒症、肾功能衰竭,只能依靠人工肾维持生命。五、痛风肾的预防痛风病人如果未经适当治疗,血中的尿酸盐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可以沉积在肾脏,最终发展为痛风性肾病,即所谓“痛风肾”。五、痛风肾的预防我们知道,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中尿酸生成过多↑,或由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病人表现为血中尿酸增高,反复发作的单个关节炎、痛风石的沉积及慢性关节炎症。据西方医学资料统计,痛风患者经尸解证实,几乎百分之百存在肾脏病变。↑五、痛风肾的预防慢性痛风肾损害称做尿酸性肾病,主要病变为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结石多数不超过++,圆盘电泳检查以小分子为主,有或无镜下血尿、血尿酸增高,常伴有肾功能不全及尿酸性肾结石,同时合并高血压及肾盂肾炎亦很常见。体检时大多可发现皮下结石和典型的痛风性关节炎。六、痛风肾的治疗1、应劝导病人多饮水,每天维持供应3000毫升以上液体,保证每日尿量达2000~3000毫升。如无严重心功能不全,临睡前饮水尤为重要,可以增加尿酸排泄和防止尿酸盐在尿路沉积。六、痛风肾的治疗2、避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种动物的内脏(肝、胰、肾)及脑髓、鹅肉、鹧鸪、海参、干贝、蚝、各种肉汁、肉浸膏、沙丁鱼、鱼子。限制食用含较高嘌呤的食物,如牛肉、猪肉、鸡、兔、鸽、扁豆等。同时酸性强的食品如醋、杨梅、山羊肉及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辛辣调味品,均须忌用。平时应多吃些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如无合并高血压,可用重碳酸钠或碱性合剂以碱化尿液,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六、痛风肾的治疗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排尿酸的药物如丙磺舒、磺酰吡唑酮、特利酸和茚基氧乙酸等,可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达到增加尿酸排泄的目的。此外,还应服用别嘌呤醇以抑制体内尿酸的生成。七、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痛风肾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清淡饮食为宜。生活调摄病房应保持适宜的湿温度,定时通风换气。同时应注意病人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加强口腔护理,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各项检查。七、护理措施2、食疗康复:有机酸如乳酸,β-羟丁酸、草酰乙酸等能竞争性抑制尿酸的分泌,故减肥者要避免饥饿性酮症,并避免剧烈运动。痛风患者易有高血压,宜采用少盐饮食。有肾功能不全者亦以少盐为宜。
本文标题:痛风肾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1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