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泾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5)·文本1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国家和地方其他有关法规、规范编制。本规划是泾源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设法定文件。第2条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需要控制的区域,泾源县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起沙南峡水库,西至野荷谷风景区,南北两翼以自然山体的山脊线为界,总面积为40.5平方公里,包括城市建设区7.85平方公里,环境控制区4.4平方公里。第3条凡在泾源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5年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5条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生态建设带动,区域统筹,强化中心,跨越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协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6条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以城带乡、以商补农,通过城镇和商贸流通的集聚发展带动乡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和乡村地区的发展;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规划集中布局的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延伸,辐射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以乡促城,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实施品牌战略,促进资源整合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协调解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第7条城镇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城镇发展协调,以泾源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带动,强化泾源中心城镇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发展六盘山、泾源河城镇,构筑县域综合性中心;积极发展基础较好、区位优越的重点乡镇,集聚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城镇功能;完善一般镇配套设施,服务周边农村。构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开放式的城镇组织体系。第8条乡村发展战略:认真贯彻“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的方针,加强生态建设的力度。积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整合乡村土地资源,促进乡村工农业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提高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村庄。第9条农业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向高质化、高效化转移,大幅度提高产出效益。并围绕产业链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第10条工业发展策略:坚持以建材工业、矿产资源、新型能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泾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5)·文本2为重点,以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为牵引,全面实施商标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建设蒿店工业园区,发展以水泥、缸瓦、琉璃瓦、石棉瓦、装饰材料等为主要产品的建材工业。加快香水轻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搭建招商平台。拓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精心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品牌、绿色、订单、标准化为主题,推进肉牛、中药材、马铃薯、桑蚕等产业链的壮大。第11条第三产业发展策略:突出生态城市建设,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整合市场资源,形成地区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促进服务业发展,培育城市新形象和加速城镇化进程创造前提条件。第三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第12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和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5.7亿元、53.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1600元、350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分别为7000万元和2.3亿元。2015年达到5300元(年均增长12%),2025年达到21000元(年均增长15%)。第13条县域总人口2010年控制在13.5万人,2025年控制在15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为20-22%,2025年为45-50%。第四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14条本规划所称县域是指泾源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第15条城镇等级结构:县域中心城镇1个,县城(香水镇);地区中心镇2个,泾河源、六盘山;一般集镇4个,黄花、兴盛、新民、大湾。第16条城镇规模结构:县城(香水镇)人口规模为7万;泾河源、六盘山人口规模在0.5~1.0万;黄花、兴盛、新民、大湾人口规模在0.3~0.5万。第17条城镇职能结构:县城(香水镇)职能为泾源县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泾河源镇职能为旅游、商贸;六盘山镇职能为工业、旅游、商贸;黄花职能为旅游、农贸;新民职能为商贸;兴盛、大湾职能为农贸。第18条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六盘山镇、泾河源镇为副中心,沿101省道、银武高速为发展轴的一核、两心、点轴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第19条发展战略:按照“旅游强县、旅游兴县”战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塑造“生态六盘、清凉世界”的旅游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泾源县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第20条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完善产业体系,全方位打造“生态六盘、清凉世界”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形象,使泾源县成为国内著名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地。第21条旅游景区规划空间结构为“一心一线三区五点”。一心:泾源县城;一线:三关口——瓦亭丝路旅游风景线;三区:六盘山游览区、泾河源游览区、胭脂峡游览区;五点:野荷谷、沙南峡、花崖子、秋千架、延龄寺。第22条交通设施:随着固原民用机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泾源的交通条件。泾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5)·文本3规划提高中宝铁路六盘山站的等级规模,增加其货运能力。着力于县域内公路等级的提高和成网建设,对银武高速公路子项目及支线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一个高低等级比例均衡,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系统。电力设施: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力度,县城新建区域尽量采用埋地电缆沟敷设线路,在养殖园区、工业园区新建中低压供电线路。水资源利用:新建头道河、龙潭二坝、沙南峡、太阳洼、暖水河水库,加快病险水库改造;加强对地表水体的监测,完成县域泾河流域、沙塘河流域、颉河流域等主要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实施龙潭、和尚铺、绿塬库灌区和东峡河、颉河、沙塘河等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环保:加强工业区的环境管理,改善市政设施,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防洪:规划新建垭口、上秦、杨庄等11座塘坝,做好泾河源、县城防洪工程,采取泄、导、徐及植被和水土保持等多种防洪措施。第23条县域生态保护和绿化六盘山地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尽快实现山体绿化,恢复植被,逐步建成生态防护林天然屏障,并成为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一部分。除从事生态保护建设、旅游服务的人口外,逐步引导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人口实现有序转移。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控制用地功能转变。河谷川道地区:这部分是泾源县重点建设地区,是全县的农业生态建设区,包括农业生产建设、城镇村庄建设、河道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应建设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东部土石山地区: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对宜林荒山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措施,加快恢复植被,防风固沙、防洪减灾,治理水土流失;第24条区域综合防灾1、洪水灾害做好境内八大河流河道治理,提高标准;加大除险水库加固力度,提高水库库容和拦蓄洪水能力。2、地震灾害对位于断裂带区域的村镇建设,尽量避开在此处进行房屋建设;在进行房屋建筑时,应重视房屋抗震设计,并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平时要做好地震的观察和防震救灾的演练,好防震抗震的宣传工作,并以中心村为单位组成抗震救灾小组,积极做好抗震预防工作。3、地质灾害泾源县地质条件复杂,预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将城镇、人口集中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和交通干线、重点水利电力工泾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5)·文本4程等基础设施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中的防护重点。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25条城市性质为:宁夏富有回族特色,以休闲度假为主的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风景旅游、生态型小城市。第26条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2.7万人;远期(2025年)7.0万人。第27条城市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3.03平方公里,人均112.2平方米;远期(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7.85平方公里,人均112.1平方米。第六章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第28条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西向发展为主,南北向主要是整合城区的景观生态空间结构为主,东向控制用地的无序蔓延,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可以概括为“西拓展、南北限制、东控制优化”。第29条城市空间管制范围已建区:主要分布在现状开发建设程度较高的区域内,城市建设要与卧龙山等城市景观要素相适应;适建区:主要位于县城的西部、南部,地势平坦,开发潜力、余地较大,城市建设应服从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的要求;限建区:主要分布在对县城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区域,如卧龙山及西峡水库的周边,严格控制对该区域乃至县城构成污染的建设项目;禁建区:主要指县城南北、东部山体及水域,严禁建设各类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第30条布局原则:强调规模集聚,强调动态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布局结构及功能:城市总体布局为“一城三区、两园”。“一城”即泾源县城,它所蕴含着双层含义。其一,泾源县城是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二,泾源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独一无二的。“三区”即老城区,以现状旧城区为基础发展商贸娱乐、金融、旅游服务,是城市旅游服务的后勤基地。工业区以新建轻工业园区发展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是城市主要的经济产业区;新区,以发展行政办公、文体科技及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主,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中心。老城区:范围西至泾源大道,东至圆柏路,北至北环路,南至香水河南岸的南环路。规划面积约3.15平方公里。新城区:范围西至迎春路,东至泾源大道,南至南环路,北至北环路。规划面积约2.7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范围西至圆柏路,东、北以科技路为界,南侧至卧龙山山脚。规划用地面积约1.95平方公里。泾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5)·文本5两园:分别是指位于城市北侧的龙吉山植物园和南侧的龙福山植物园。两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十分特殊,是泾源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点管理区域,是泾源城市景观建设的核心地段,承载着泾源城市景观形象的未来。是城市特色主要的功能性区域。第七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第31条布局原则:住宅建筑应以多层、低层为主,建设不同档次、不同类型、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住宅区;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相协调,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有序发展,集中紧凑;农村住宅逐步改造成城市住宅;居住区建设应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为依据,建筑风格体现回族风情。第32条居住用地布局老城区:以改造、补缺为主,将年代久远的低层住宅区开发、置换等的措施,改造成多层居住区。将规划的商贸用地内的住宅逐步搬迁到龙潭东街与东平路交叉口的东南部及香水街北部、百泉街两侧,建设以地方民居为特色的住宅区,做到统一规划,分期改造;补齐不完整的地块,提高建筑密度,使土地效率得到充分发挥。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香水街以北,东平路以东及龙潭路以南香水河两岸的区域内。老城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41.47公顷。新区:新区规划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龙潭街以南香水河两岸,龙潭街和荷谷路交叉口以西的区域,规划居住用地92.21公顷。新建住宅应统一规划,尽可能以街坊为建设单位,集中成片建设,走房地产综合开发的路子,建设小康型、示范性的住宅小区。中、小学配置:结合居住用地规划,新建1所中学、4所小学,至远期中小学总数分别达到3所、6所。县城居住用地主要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建筑层数4-6层,居住用地的控制指标严格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执行,建筑密度≤30%,容积率≤1.5,绿地率≥35%。根据城市的发展,结合龙福山植物园景观形象的需要沿香水河南岸规划部分一类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233.68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9.77%,人均居住用地33.45平方米。第二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第33条规划
本文标题:泾源总规文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3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