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一些关系
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一些关系当前,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实际上,流动性过剩这个词并不准确。过剩是个量的概念,而流动性过剩却在表达一种状态。我倾向于认为这种状态用“流动性过高”表达比较合适。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现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经济分析中,上面定义当中的基准商品仅仅被当作货币,因为货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就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对通胀的定义也有多种,但通胀的基本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流通中的货币出现膨胀状态,即货币贬值。第二,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地、持续地上涨。注意普遍和持续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把通货膨胀和其他的物价上涨现象区分开来。Inflation除了通货膨胀的意思之外,还有信用膨胀、物价暴涨的含义,从这些字意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货币过多和信用膨胀,物价持续普遍上涨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那么,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预期货币存量均衡水平实际对应着合意的物价水平。当我们说流动性过剩,即货币超发时,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此时,物价没有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合意水平,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如果中央银行此时能够控制货币发行并使实际货币存量回归到预期的均衡水平,那么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反之,物价水平就可能出现普遍、持续上涨。这里,又不得不涉及货币的本质、货币如何超发以及从货币超发到物价普遍上涨之间的传递机制问题。在马歇尔那里,“货币”一词有较大的伸缩性,如果没有相反的意义,“货币”可以看成是“通货”的同义语。在金融市场上,“货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都等于贴现率或短期贷款所收的利率。在托马斯·梅耶那里,足值的商品货币指的是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交换中介的价值完全相等的货币。如果货币作为商品自身的价值不能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且不能用以(直接)兑换商品,就称为信用货币。货币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替社会发行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信用货币表明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而流通纸币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债券。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货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表明,持有货币的债权人希望尽快把货币与其他商品交换,实现自己的债权。由于所有的债权人都希望用货币换回其他商品,货币就出现了贬值的压力。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货币贬值压力越大。这时,如果货币持有人手中的债券无法得到等值的偿还,就会发生抢购风潮,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中国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近几年M2与GDP继续维持高位,却没有发生通货膨胀,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从货币超发压力到全社会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有一定的时滞。由于现代信用货币的复杂性,货币超发压力往往不会立即导致物价的广泛上涨。这种滞后期的长短往往取决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准确程度、不同价格指数的重视程度、社会公众和企业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以及国家货币和财政部门对于通胀的态度。我们看到,现实经济中货币发行量尽管已经在高位运行数年,而消费物价指数可能仍然是负数;而当货币当局为了抑制通胀将各个口径的货币发行降下来时,消费物价指数可能仍然在上涨。如此,物价上涨相对于货币超发压力的滞后效应,仍然会造成反通胀理论和政策上的混乱。例如,一些观点认为,我国货币多发根本不会带来物价上涨压力,应当以货币超发来抑制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价格下降。这样的论点把时滞效应理解成了货币多发与物价上涨没有必然联系。“通货”的“膨胀”,并不会立刻带来“通货膨胀”,但时间上的不一致并不能否认货币超发是全社会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的最基本的成因。第二,收入差距扩大。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居民把大量的收入存入银行作为养老金、医疗费用以及子女的教育费用。第三,消费品企业的激烈竞争,阻断了商品价格水平从原材料到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传递,从不动产和资产价格到普通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传递。但是,我们也要明确,资产价格膨胀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刚卸任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余永定先生就指出,仅看到物价指数的稳定而不注意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价格的上涨,很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过松,以致不能及时制止泡沫经济。他举了日本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股票价格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上升,但物价指数却相当平稳,因而没有提高利息率,紧缩银根。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余先生还提醒说,在目前中国存在大量超发、但暂时沉积为居民储蓄存款的货币(我们暂时将这一部分货币称之为“沉积货币”)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过度发展(也可以是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很可能激活处于冬眠状态的沉积货币,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将重返流通领域去追逐商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复活。所以,流动性过剩是通货膨胀的前兆,从流动性过剩到通货膨胀只有一步之遥。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论坛(2007上半年度)”,发布了《2007上半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报告》,针对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现将其观点述要如下:——当前我国GDP高速增长达到近几年的高点,但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在健康的轨道之上,高速度并不构成全面紧缩的理由。该报告认为,我国实际GDP与潜在GDP的缺口很小,中国实体经济并不存在过热,较高的GDP、投资和CPI(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并不构成全面紧缩的理由,宏观经济政策在总体上应当继续采取中性定位、差别操作、组合实施的策略。—固定投资实际增长速度年初虽有反弹,但全年实际增速将出现回落。2007年上半年投资增速并不过高,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焦点应从投资总量增速向投资结构和质量转移。在中长期内,需要一定的投资增长速度以实现宏观经济在总量与结构上的调整。投资结构和质量可能是比速度更核心的问题。——流动性过剩是结构性问题,不是总量问题。中国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不仅是内部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结构畸形发展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失衡与我国经济失衡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货币需求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深化的产物。当前应突破“流动性过剩恐慌”、消除“流动性问题泛化”的倾向,理性处理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关系。应采取疏堵结合、结构性调整政策与金融政策结合、长期工具与短期工具结合等组合性措施,在减缓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金融不确定性压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过剩的流动性服务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整体的结构性调整,服务于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的调整。政府应适度减少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和央行冲销等短期工具的使用频率和操作力度,将政策重心向发行各种特别国债、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建立产业基金以及加速社保体系建设等中长期政策工具转移。——CPI(消费价格指数)在整个2007年会持续走高,单纯CPI偏高并不构成全面起动紧缩政策的理由。上半年虽然CPI增长速度达到3%,但扣除食品类上涨核心CPI的增长速度依然没有超过2%。据此,CPI的增长过快并不构成全面紧缩的理由,应当采取财政政策和行业调控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过高的问题。——消费增长速度虽低于投资增长速度,但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的支撑下,进一步强化启动消费依然是宏观经济政策中期实施的着手点之一。目前中国经济由投资出口拉动型增长向消费拉动型增长的转变已经开始启动。这说明我们整个经济以及以往消费启动的政策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出口与贸易顺差增长速度大幅度上扬将出现回落。全年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长说明实体经济面临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恶化,虚拟经济面临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贸易结构与分工地位的深化预示着实体经济良性发展趋势的启动,未来贸易政策在强调总量调整的同时,还应关注结构性问题。建议:应把握目前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大好时机,积极出台结构性调整政策,为从根本上解决实际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和虚拟经济面临的流动性问题进行长期谋划;对于资本市场,应在规范投资行为模式、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推动股票市场扩容、金融市场结构性调整,以减少宏观经济虚拟层面的不确定性;实施中性货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更多开发诸如协议存款等新产品,以“绑定”流动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黄文渊200732350007
本文标题: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一些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4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