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6全国1卷漫画作文最全解读和高分作文
1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这个作文题的形式还不错——用漫画作为作文材料,符合现在学生的接受风格,这样的题目好写,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至少据此完成一篇作文不是难事,也不容易跑题。但这样的题目有什么意义呢?我真是觉得这样的题目既肤浅,又无想象空间,与一个青年人应有的思考力极不般配。它看起来可以发挥考生的观察能力,每个人可就自己所观察的,审题、构思、找角度、表达观点,但它最大的局限是意旨简陋,指向性太明确,且有过于清楚的价值暗示,这种暗示甚至是结论性的,无非就是不要以分数高低论输赢,拒绝过于功利、严苛的教育方式,或起点低的哪怕进步一点也是进步,起点高的退步一点也会被另眼看待,要辨证看进步与退步问题——如果考生真这么写,又太一般,太没新意了,这是大家都懂的肤浅道理啊!结果估计就是千篇一律,都在说点小常识、小道理,而要独辟蹊径,出彩,很难。想想真是很悲哀啊,全国卷,高中生了呀,还出如此简单的、毫无思考力的题目给他们作文,数百万的青年,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共同探讨的不过是分数高低不是最重要的这种毫无思想光彩的话题,这个民族怎么会出思想家?怎么会有独立人格?这样肤浅的题目,就是拿来做中考题都显得太过简单了,何况高考!有一个老师说得好,古代的科举考试至少还引导考者去读四书五经,可今年作文题要引导学生读什么?我看什么也不用读,凭点小聪明足矣!2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耍小聪明,甚至还鼓励大家耍小聪明,以致给高中生也出这种有点小聪明就会做的作文题,根本不关心他们读了什么书、有何个人创见,我有时想,在拉低民族智商的过程中,中国的作文教育真是起了极坏的作用!好的作文题应该蕴含思想深度的,在思力上也应有无穷可能性的,至少国家层面要有意做这种引导,而不是让这些青年都去重复那些一目了然的公共结论,都去靠一些小小的思想甜点过日子,因为作文最终的目的是要解放考生的想象力,享受汉语之美,进而培养有独立思想的现代人。【试题评析】今年高考是回归全国卷的第一年,考生参加的是全国课标I卷的考试。相信初看试题的考生会觉得很突然:作文不是承袭去年的、在考前大量训练的所谓“任务驱动”作文,而是回归到多年不考的漫画作文。看到试题的老师估计也感到很意外,所以今年作文题给备考师生的第一印象是“出乎意料”。虽然考生对漫画作文感到较为陌生,但实际上漫画作文是全国高考作文的一种常规形式。从本质上说,漫画作文实际上是以漫画为材料,考察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表达看法的一种材料作文。题目中“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的要求,实际上就是材料作文的常规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作文给我们的第二印象就是“回归传统”。作文题中两组对比式的漫画取材于生活,反映了考生们自己有切实感受的、家长教育与学生的成绩之间的关系问题。俗话说“分分,学生的命根”,每一位考生在成长岁月里,没有谁能摆脱成绩给自己带来的甘甜和苦涩。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这次作文给我们的最深印象是“很接地气”。做好作文的前提是理解漫画的寓意。材料中的对比可以多角度看,横向对比是两个成绩差距较大的小男孩得分的对比,纵向对比是两个小男孩得分后待遇的对比。再深入思考,漫画中还有隐含在巴掌与亲吻中的,家长、社会对孩子态度的对比。因此,漫画可以横向解读为:成绩好的孩子的家长对孩子欣赏有加,而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家长则对孩子非常不满,可能有攀比的心理作怪。纵向解读为:成绩好的孩子的家长对孩子要求有些近乎完美,稍有退步便异常失望;成绩差的孩子的家长当孩子有了一点儿进步就喜出望外……漫画对比的多角度理解,给考生提供了多个角度。考生可以整体立意,谈家长在面对孩子成绩和表现的时候,要正确、理性、全面地看待,鼓励和批评都要适度;家长要综合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进步与退步;对孩子的关爱不能仅仅以分数为本,应该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以从学习成绩延展开去,读出人们评价事物的态度的信息。考生也可以从局部来谈,比如可以讨论家长对待孩子的完美主义要不要得,或者讨论“恨铁不成钢”心理的利弊,家庭教育中惩罚式教育的是与非等等。当然,考生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达的分寸和语言的得体,切莫因为遭受过父母的严格要求,而使内容走向极端。这道作文题,考生既可以从最有感受的生活体验出发,也可以从人们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出发,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考生思考成熟之后,还是很有话说的,从这个层面上讲,这道题可以说是一道好题。试题采用漫画作文的方式,既考查了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从更高的层面,还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新要求。高考试题每年在变,作文试题更是常变常新,如果只根据往年的试题猜题押宝,其结果只能让人大跌眼镜。因此,练好作文的内功,就是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这才是作文备考的不二法门,也是今年高考作文对语文教学的一点重要启示。3(摘自:《十堰晚报》曹卫东)说尺子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投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苛责自我,宽厚待人,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人间终会洒满阳光,洒满爱。写给妈妈的一封信妈妈:你送我到学校门口,我顺着人流走进考场,没有回望,我能够想象你眼神里复杂的情绪,我想我还是走得淡定一点吧。可是眼前的漫画却让我思绪翻滚。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100分,脸上一个吻印,第二次考了98分,脸上一个掌痕;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55分,脸上一个掌痕,第二次考试61分,脸上一个吻印。4我想的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只要分数有波动,孩子的待遇就有波动。按通常意义,第一个小孩是优生吧,第二个算是很普通的学生吧,可是全都生活在被分数控制的世界里,悲喜交替,无处可逃。我有些不安,妈妈,那个对孩子又打又亲的人是谁呢?她可能是你吗?她正是你对吧?求学十二年,你没少亲我,也没少骂我,有时甚至“啪啪啪”!你引用我老师的话说我“要成为优质的做题机器”,可是我的老师总会接着说“更要成为优质的人”啊。可是妈妈,你似乎简单了些,在陪伴我的路上,你的眼里似乎只有我的分数了,仿佛那就是我整个人的价值体现。是的我从小就会读书,就会考试,就是你昂首挺立笑傲江湖的“资本”;是的我知道好成绩的意义,它会让我更受宠爱和欣赏,它会让你更有成就和尊严,它会改写我们家的处境和命运,它会让我更便捷地获得人世间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诸如此类。可是长大后目睹你因此而生的悲喜,我常常觉得是那么遥远。你呢?你有没有发现我越来越长的睫毛下,有更多的委屈?有没有发现我越走越快的脚步里,有更多的趔趄?你可知道,我会夜半,无言独上西楼,看月色如钩?你可知道,我会断鸿声里,栏杆拍遍,叹“无人会,登临意”?有时候竟至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甚或“长太息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一直告诉我你爱我如命,所以我听话,我听你的话,不问他事,不贪享乐,不玩手机,不打排球,不弹我好的吉他,不看我爱的武侠??我力求考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可是卷面有难有易,精神有奋有颓,也有失误比别人考得低的时候,还有命运捉弄人的时候。记得初二下学期期中考数学,120分我考了86分,回家后告诉你你脸色立变,不只是你,我爸他让我跪下思过,我不跪他一个巴掌甩过来,我一下趴到地上,那夜我跪了两个小时,可是第二天老师告诉你说少加了我30分,加上我还是全年级第一,回到家你一把搂过我亲了又亲,可是我的小小的心冰冰凉凉。妈妈,我无法承受,这是我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你知道吗?我曾试着与你们沟通可是无效,我羡慕我的同桌李某某,他成绩平平可是说起父母却眉飞色舞,我更羡慕那些书里知道的大师和他们的孩子。鲁迅让他的儿子周海婴“完全的解放”,“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拂逆他的喜爱”;梁启超对他的女儿说“未能立进大学有什么要紧”说“天下事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宽追忆父亲梁漱溟时说父亲的教育是“信任且开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着补考通知书给父亲看,父亲只一眼就还给儿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些小孩受了信任与激励,后来都有了出息。妈妈,你可知道我羡慕他们?三个月前,百日誓师之后,一天下午放学,学校广播里传来朴树的歌:“当你仍然还在幻想/你的明天,它会好吗?还是更烂/对我而言,是另一天/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渴望着,也哭也笑也平凡着??”我越走越慢,走到校门口突然泪奔,那天我索性在湖边哭得昏天黑地像一个英雄,哭完我安静地回到教室晚自习。妈妈,这是你不知道的。有人抨击当代中国教育,说是天才教育,而所谓天才教育结果多半不是把一个普通资质的人培养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儿。我自问我尚不是畸形儿,妈妈,我为此感到庆幸,可是令我不安的是,我一样被卷在了这样的教育里了,我不知道的是我的明天,它会好吗?我们的明天,它会好吗?5妈妈,我仍然愿意考一个高一点的分数,用它来回报你。不过,明天之后,不管我考了多少分,你和爸爸都能高高兴兴地庆祝我高中毕业了,好吗?您永远的女儿:~2016年6月7日于考场考试,让我欢喜让我忧又到六月考试季。考试又成了很多学生的噩梦。分数让我们或喜或怒,时哀时乐。可是喜和乐能被多少学生拥有呢?拥有的时间又能有多长呢?即使考好了,一时快乐,但是也抵不了长时间的担忧。因此我最讨厌分数,畏惧考试。每到考试时我就手忙脚乱。考试前一天,心里下着小雨,忧虑像一张网,牢牢地束缚着我;考试时,或风平浪静,或笑逐颜开,或一筹莫展;一旦考砸了,心中宛如暴雨即将来临,阴沉得怕人。考试卷上一个个鲜红的大叉,就像一把把沾着殷红鲜血的小刀,让我痛苦不堪。我不明白:老师曾无数次告诉我们考试只是为了检验我们学习的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可是为什么分数却成了我们最大的负担?分数到底是什么?在家长的眼里,它代表了荣誉、面子。每次坐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成绩
本文标题:2016全国1卷漫画作文最全解读和高分作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4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