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二第二课时
520课件网专业免费绿色资源库(无须注册,免费下载)●教学时间第二课时●课题§7.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2.斜率的简单应用.(二)能力训练要求1.2.3.4.进一步了解向量作为数学工具在学习数学中的特殊作用.(三)德育渗透目标1.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点斜率公式●教学难点斜率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本节课首先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使学生熟悉斜率公式的直接应用,把握斜率公式的形式特点,启发学生能根据斜率公式的形式特点构造斜率公式,并注意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应用,并利用斜率证明有关三点共线的证明问题.●教具准备投影片两张第一张:斜率公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记作§7.1.2A)第二张:本节例题(记作§7.1.2B)●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并推导了过已知两点的斜率公式,这一节,我们将进一步熟悉斜率公式并掌握其应用.下面,请大家尝试给出斜率公式的形式特点.[生](1)斜率公式与两点的顺序无关,即两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在公式中的前后次序可同时颠倒;(2)斜率公式表明,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直线上任意两点坐标表示,而不需要求出直线的倾斜角;(3)斜率公式中,当x1=x2时不适用,此时直线和x轴垂直,直线的倾斜角α等于90°.[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大家要明确,斜率公式是研究直线方程各种形式的基础,必须熟记,并且要能够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这节课,我们将以例题讲评和课堂训练为主展开本节的学习活动.Ⅱ.讲授新课520课件网专业免费绿色资源库(无须注册,免费下载)[例3]求经过A(-2,0),B(-5,3)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分析:此题为斜率公式的直接应用,意在使学生逐步熟悉斜率公式.解:k=)2(503=-1即tanα=-1∵0°≤α<180°∴α=135°因此,这条直线的斜率为-1,倾斜角是135°.评述:此题在强调表达方面应向学生指出说理的充分性,比如在指出倾斜角的变化范围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倾斜角.[例4]直线l过点A(m,2),B(3,4),求l的斜率与倾斜角.分析:此题在例3的基础上将点A坐标中的横坐标换为字母m,意在训练学生的分类讨论的意识,同时进一步熟悉斜率公式的应用.解:(1)先考虑此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形,此时m=3,l的倾斜角为2;(2)若斜率存在,设此直线斜率为k,倾斜角为α.此时,m≠3,k=tanα=mm32324①当m<3时,k>0,倾斜角α=arctanm32②当m>3时,k<0,倾斜角α=π+arctanm32评述:在分类讨论时,应要求学生注意分类的合理性与全面性,特别地,对于tanα<0的情形,应注意反三角形式的正确表示.[例5]如果三点A(5,1),B(a,3),C(-4,2)在同一直线上,确定常数a的值.分析:此题属于斜率的应用,根据在同一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斜率相等,可以先表示出过A、B的直线斜率,然后表示出过A、C两点的直线斜率,最后根据两斜率相等建立方程,达到求解a的目的.解:直线AB的斜率kAB=aa52513直线AC的斜率kAC=915412∵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kAB=kAC∴9152a,∴5-a=18,∴a=-13评述:此题的解答方法可启示学生,根据斜率相等,可以证明有关三点共线的问题.让学生注意加以总结.课本P37练习3.求经过下列每两个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1)C(10,8),D(4,-4);(2)P(0,0),Q(-1,3);520课件网专业免费绿色资源库(无须注册,免费下载)(3)M(-3,2),N(-2,3).解:(1)k=612410)4(8=2,α=arctan2=63°26′;(2)k=30103,α=120°;(3)k=)3(223=1,α=45°.4.已知a、b、c是两两不等的实数,求经过下列每两个点的直线的倾斜角:(1)A(a,c),B(b,c);(2)C(a,b),D(a,c);(3)P(b,b+c),Q(a,c+a).解:(1)A、B两点的纵坐标相同,故直线AB与x轴平行,倾斜角为0°;(2)C、D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故直线CD与x轴垂直,倾斜角为90°;(3)∵k=abaccb)(=1,∴α=45°.5.已知三点A、B、C,且直线AB、AC的斜率相同,求证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证明:由kAB=kAC,可知AB的倾斜角与AC的倾斜角相等,而两个角有共同的始边和顶点,所以终边AB与AC重合.因此A、B、C三点共线.Ⅳ.课时小结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已知两点坐标求斜率的斜率公式,并能根据斜率求直线的倾斜角,由斜率相同怎样判定三点共线.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37习题7.13.已知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1,求此直线的倾斜角.解:由题意,可得|tanα|=1∴tanα=1或-1.∵0°≤α<180°,∴α=45°或135°.4.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是A(2,3),B(1,-1),C(-1,-2),D(-2,2),求四条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解:kAB=12)1(3=4,arctan4=75°58′∴直线AB的斜率为4,倾斜角为75°58′.kBC=21)1(1)2(1arctan21=26°34′520课件网专业免费绿色资源库(无须注册,免费下载)∴直线BC的斜率为21,倾斜角为26°34′.kCD=)1(2)2(2=-4,arctan(-4)=104°2′∴直线CD的斜率为-4,倾斜角为104°2′.kDA=41)2(223,arctan41=14°2′∴直线DA的斜率为41,倾斜角为14°2′.5.(1)当且仅当m为何值时,经过两点A(-m,6),B(1,3m)的直线的斜率是12?(2)当且仅当m为何值时,经过两点A(m,2),B(-m,2m-1)的直线的倾斜角是60°?解:(1)∵k=mmmm163)(163当k=12时,mm1163=12∴3m-6=12+12m∴9m=-18,∴m=-2.(2)∵k=mmmmm223)()12(2tan60°=3.∴3223mm,∴3-2m=23m∴m=43332323.(二)1.预习内容:P38~392.预习提纲:(1)试总结点斜式与斜截式直线方程的特点.(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与斜截式有何联系?(3)试说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与斜截式的适用范围.●板书设计§7.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斜率公式的2.[例3]3.学生练习形式特点及适[例4]练习1520课件网专业免费绿色资源库(无须注册,免费下载)用范围[例5]练习2练习3●备课资料一、参考例题[例1](1993年全国文)若直线ax+by+c=0,在第一、二、三象限,则()A.ab>0,bc>0B.ab>0,bc<0C.ab<0,bc>0D.ab<0,bc<0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直线中含有参数的情形的处理能力,应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由题意,直线的斜率一定大于0,所以k=-ba>0,即ab<0;并且根据直线的纵截距大于0,可得:-bc>0即bc<0.故选D.[例2](1995年全国)在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A.k1<k2<k3B.k3<k1<k2C.k3<k2<k1D.k1<k3<k2分析:此题属于图象信息题,要求学生根据倾斜角的大小与斜率的正负来比较k1,k2,k3的大小关系.解:由图可知直线l1的倾斜角为钝角,故k1<0,直线l2,l3的倾斜角为锐角,故k2,k3>0,又直线l2的倾斜角大于l3的倾斜角,故k2>k3.故选D.[例3](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过点(4,0)和点(0,3)的直线的倾斜角为()A.arctan43B.π-arctan43C.arctan(-43)D.π-arctan(-43)分析:此题中直线的斜率可由斜率公式直接求得,由于所得结果不是特殊值,故在用反正切函数表示时,应注意倾斜角的取值范围.若tanα=a(a>0),则α=arctanα;若tanα=-a(a>0),则α=π-arctanα.解:过点(4,0)和点(0,3)的直线的斜率k=434003,即tanα=-43<0.故α是钝角.∴α=π-arctan43.故选B.[例4](1997年高考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千米/小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千米/小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1)把全部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千米/小时)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520课件网专业免费绿色资源库(无须注册,免费下载)(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解:(1)y=s(va+bv),v∈(0,c](2)据《1998年高考试题分析》知:很多考生在求函数y=s(va+bv)取得最小值时,利用基本不等式,由于忽略了函数的定义域,根据s(va+bv)≥2sab,得出当且仅当va=bv,即v=ba时,全程运输成本最小的结论,结果漏掉了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运用斜率求解,可避免漏解.请看:记k=y=0)(22vasbsvvasbsv故求此函数的最值可转化为求一定点A(0,-as)与动点B(v,bsv2)构成的直线的斜率的最值.动点B在抛物线y=bsx2,x∈(0,c)上运动,其中点B′(c,bsc2).如图所示:①当动点B在抛物线弧OB′(不包括B′点)上时,过定点A且与抛物线弧相切的切线斜率即所求函数的最小值.设直线AB的方程为:y+as=kx联立2bsxyaskxy消去y得bsx2-kx+as=0(*)由Δ=k2-4abs2=0得k=2sab或k=-2sab(舍去),将k=2sab代入(*)式得x=ba.换句话说,当速度v=ba时,运输成本y的最小值为2sab.②当点B在点B′时,kAB的值只有一个,显然就是所求函数的最小值.此时,kAB=cascasbsc(0)(2+bc).也就是说,当v=c时,运输成本y的最小值为s(ca+bc).二、直线的斜率在解题中的应用1.证明不等式[例1]已知a、b、m∈R*,且a<b,求证:bambma.520课件网专业免费绿色资源库(无须注册,免费下载)分析:观察所证不等式的左边,结构与斜率公式k=1212xxyy完全相似,)()(mbmambma,故此式可看作点(b,a)与点(-m,-m)的连线的斜率.解:如图,∵0<a<b,∴点P(b,a)在第一象限且必位于直线y=x的下方.又∵m>0∴点M(-m,-m)在第三象限且必在y=x上,连接OP、PM,则:kOP=ba,kMP=mbma.∵直线MP的倾斜角大于直线OP的倾斜角,∴kMP>kOP即有mbmaba.2.用斜率确定某些参数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两点P(2,-3),Q(3,2),直线ax+y+2=0与线段PQ相交,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已知直线ax+y+2=0是一条过定点(0,-2)的动直线,若与线段PQ相交,则如图所示直线PM、QM是其变化的边界直线,所以只须求出直线PM、QM的斜率即可确定已知直线的斜率-a的变化范围,从而得到a的变化范围.解:如图所示,直线l:ax+y+2=0恒过定点M(0,-2),l与线段PQ相交,故kMP≤kl≤kMQ.∵kl=-a,kMP=-21,kMQ=34∴-21≤-a≤34,∴-34≤a≤21.[例3]
本文标题: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二第二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5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