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浅析中国高通货膨胀的原因
浅析中国高通货膨胀的原因摘要: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各方面的经济改革有序地深化,虽遭受了08年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但在总体上,经济仍处于平稳增长态势。而同时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在我国,通货膨胀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研究其形成原因对稳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关键词: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居高原因一、中国高通货膨胀的现状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在衡量通货膨胀时,我们主要用价格指数CPI来表示,即拿成千上万种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计算通货膨胀。如果将CPI同比涨幅超过3%作为判定通货膨胀标准的话,过去10年中国至少经历了三轮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第一次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第二次是从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第三次也就是本轮通货膨胀是从2010年7月开始,至今尚未看到明显缓解迹象。而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6%。其中,城市农村各上涨3.6%,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2.39%。据测算,在3.6%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7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0.3%,服务项目价格持平。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8%。另外,3月份,P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上涨0.1%。CPI的反弹使中国重新回到负利率时代,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担忧也随之而起。虽然有民众将CPI反弹咎于油价上提引发的“蝴蝶效应”,但是如果从更长的时期看,周期性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解释,可分为三个大方面:第一个方面为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这种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的解释;第三个方面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而通货膨胀的三大具体原因又可以细分到很多小的方面。在一定的既定时期内,经济中持续存在的通货膨胀率与人们的期望相适应。这种纳入经济当中的惯性通货膨胀率一般持续不变,直至某种冲击使其提高或下降为止。这种惯性通货膨胀,较为平稳,对经济效率或是对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变动的价格仅仅成为人们调整自己行为的标准。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严重损害生产率,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会通过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而殃及个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需求的变动。投资、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变化,都可以使总需求发生变动,并推动产出增长,使其超出经济潜在生产能力。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生产能力,就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使物价上升以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这就是说,由于需求方的货币竞相追逐有限的商品供给,从而将价格提拉上来。由于失业率下降,劳动力变得稀缺,工资也被抬高,所以通货膨胀会加速到来。需求通货膨胀的背后一个重要因素是货币的快速增加。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使总需求增长,而后者又使价格水平升高。在现代经济中,价格和工资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就开始上升。甚至在30%的生产能力闲置,10%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的情况下,价格和工资也在上升,这就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供给冲击的通货膨胀中,失业率往往很高,而且资源利用不足,成本上升引发通货膨胀,比如现如今:一方面是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另一方面是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随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猛烈爆发。三、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萧条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冲击。为摆脱危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我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迅速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动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来催热经济,减小萧条影响并率先走出经济低谷。然而,自2010年下半年起,我国宏观形势突然严峻,强劲的通货膨胀开始出现。本次通货膨胀的开端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引起新一轮的价格普遍上涨。农产品的严重短缺、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量过多、国际原材料价格升高、劳动成本增加、愈演愈烈的投机行为及大量热钱的涌入等多种原因交织是造成中国巨大的通胀压力源头。1、货币供应量过多(1)主动地增加货币。我国广义货币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GDP增速。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代表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2009年同比增长27.7%,2010年同比增长19.7%,截至2010年年末,M2余额为72.6万亿元;流通中货币(M1)4.5万亿元,增长16.7%,加快4.9个百分点。高速的货币扩张远远超出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需要,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使得人们对未来通胀的预期明显上升。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造成的。近几年来我国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刺激总需求,导致经济过热,造成国内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引起物价过快上涨。反过来,总需求膨胀以及物价过快上涨又增加了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国家为维持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只能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又加剧了通货膨胀,形成了恶性循环。(2)被动地增加货币。因为我国多年资本项目和经常性项目顺差,造成高额的外汇储备,2011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1811.48亿美元,储备量仍稳居世界第一,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而外汇占款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自200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大幅度顺差,美元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中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投放人民币。这样市场上人民币供给就会增加,央行为了稳定币值同时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进行对冲,希望能对冲掉经济体系中增加的货币量,但实施过程中多发行的货币很难完全被完全收回。由此对应外汇储备而发行的人民币也将参与国内商品的购买和投资,导致货币供过于求,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1)原材料供需矛盾。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同时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商品的需求随全球经济的复苏而增长,自然灾害繁多及国际政治局势动荡又减少了原材料的产量,直接导致了价格的升高。(2)愈演愈烈的投机行为。中国市场经济不太规范,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像大蒜、大豆、葱等的价格都曾一路飙升,严重超过合理的价格。在当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3)大量热钱的涌入。近年来,涌入我国的热钱不断增加。央行2010年10月26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创30个月来新高,环比增长79.27%。专家透露到2010年年初时,流入内地的热钱很可能已远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有60%到65%进入商品市场,30%左右流入股市。巨量的流动性总要找到出处,而中国楼市无疑成为资金最为青睐的对象。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预期,催生了中国楼市的非理性繁荣,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扩大了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了社会矛盾。2010年4月以来,国家接连出台了旨在遏止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一方面使房价上涨的速度逐步回落,另一方面也使过剩的流动性从房市流到其他商品,尤其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领域。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1)国际原材料价格升高。受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中亚北非政局动荡、日本地震影响,使得国际大宗品价格大幅攀升。之所以说存在输入性价格上涨影响,是因为从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原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主要资源性商品所占的比重较大,而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恰恰在国际市场流动性充足情况下,涨幅也是最高的。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继续走高,从2012年3月20日开始,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破八”,从而带动了一系列企业成本的上升。(2)劳动成本增加。近年来,为提高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工资上涨、流动加快,这主要与社会总需求扩张步伐加快、劳动力供求平衡状况变化有关。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工工资大幅提高,从而对其他成本要素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大了通胀预期,使得物价上涨成为长期趋势。4、结构性通货膨胀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2007年4月份以来,由于生猪供给紧张和养猪成本上升,猪肉价格出现快速上升,2007年8月份猪肉价格单月同比涨幅最高达到80.9%,拉动CPI上涨2.3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贡献度达到35.4%。食品的价格也陆续上涨,进一步引发扩散到一些食品下游行业,以至更多行业开始提价。服装、家庭用品、医疗、交通、通信及教育等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整体作用加快了CPI的上升,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2010年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表明,当月CPI同比上涨4.4%,增速较9月进一步加快了0.8个百分点,并创下两年来的新高。食品价格上涨贡献度达74%。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四、总结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而经济形势又不容乐观,新一轮的企业调整潮已经来临,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较多。在现阶段,我国通胀的成因较多且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根除。而实施有效而谨慎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有良好的矫正作用。参考文献:[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2]陈奕羽《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理论研究2012年02月[3]付静文《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对策》企业导报2011年第5期[4]甘雨《浅析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现状及成因》财务金融2011年[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03月第4版[6]高明洁《我国通货膨胀现状及其应对措施研究高》宏观经济2011年03月12日[7]郭彩萍《苗苏:CPI周期性上涨如同养虎治理通胀还需猛药》中国经济网2012年04月09日[8]贺培培《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原因及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6月第29卷第3期[9]刘丽欣/王营《浅析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东北师大学报2012年第2期[10]徐攀/王贝/孙吉川《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影响》现代商业2008年会计三班白玉玉1309120302
本文标题:浅析中国高通货膨胀的原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5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