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概况及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概况及政策建议作者:王新华,王海生作者单位:王新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王海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200120)刊名:上海金融英文刊名:SHANGHAIFINANCE年,卷(期):2008,(4)被引用次数:8次参考文献(6条)1.县域金融机构包括县域内所有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2.涉农金融机构主要指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视为国有商业银行3.余额存贷比用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除以各项存款计算得到,新增存贷比是用金融机构某年的新增贷款除以新增各项存款4.企业金融覆盖率是用获取金融服务的企业户数除以企业总户数5.农户金融覆盖率是用获取金融服务的农户数除以农户总户数6.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池小萍.CHIXiao-Ping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06,20(6)本文认为,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科学互动式发展,就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以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使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处于共振、互动、共同发展之中.文章提出,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式发展,一要坚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确立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和全面进步为共同目标,树立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二要坚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结合的原则,完善农村金融各项服务功能;三要坚持创新发展与规范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农村金融风险规范管理,优化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健全完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县域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和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2.期刊论文周晓棠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与发展农村金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我国经济发展演进方面的历史原因,也有国家的政策倾斜方面的因素,还包括财政政策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均衡发展.本文试图从金融资源的分配角度来分析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认为当前必须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有效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动作用,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从而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有效地遏制城乡差距扩大加剧的趋势.3.期刊论文谌争勇.CHENZheng-yong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审视与理性路径:一个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赖于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并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的组织与操作层面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农村金融的落后是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之一.为此,应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瓶颈制约和症结,并有的放矢地提出破解路径,以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4.学位论文黄光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2008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出现了不少新问题,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农民增收困难和城乡差距逐步扩大等方面,正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的那样:“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强调这是未来五年我国施政的主要工作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乡不协调、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政和金融以往对农村的支持不足。2006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1%;各级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7.9%;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8%。农村在上述各项资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很不相称。《建议》明确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根据这个要求,加快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毫无疑义,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深化的措施,诸如成立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运作和经营上的商业化、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等。但是,我国的农村金融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仍然大量地从农村流向城市,为其他部门贡献了大量的金融剩余;仍然有大量的农户、农业企业等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地区出现“信贷真空”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空心化”;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较为单一,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等等。一方面,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的资金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金贫血”问题由来已久,农村金融体系的脆弱和功能的缺失也长期存在。很明显,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很难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无法与新农村建设对接。纵观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程,我国从1985年起就持续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至今已有20多年,但“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萎缩,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扭转,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论文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试图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金融供给与有效金融需求的“双不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金融供给与有效金融需求“双不足”的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而,本文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和激活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两个层面提出了政策调整的思路。最后,本文运用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探索和实践说明了即便在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也可以激活农村有效金融需求。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了研究的问题;二是界定了基本概念;三是提出了研究的框架和方法;四是指出了论文可能的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理论研究,本章对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以及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评价。第三章为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本章回顾了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内涵,指出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新农村建设要求金融资金的支持;二是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水平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相适应;四是新农村建设为农村金融提供了发展的契机。第四章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村金融供给,本章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状况,指出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造成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制度诱因。第五章为我国的农村金融需求,本章初步研究了我国的农村金融需求问题,界定了我国农村的资金需求、金融需求与有效金融需求的概念,进而指出我国农村虽然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但金融需求不足,尤其是有效金融需求不足。论文运用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数据进行了经验验证,并进一步地分析了造成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原因。第六章为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本章以前面几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为基础,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和改善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两个层面提出了政策调整的思路。第七章为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本章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探索与实践为基础,研究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状况,探索了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条件下的供给模式。论文的可能创新:1、论文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从需求与供给视角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的农村金融问题。论文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与有效金融需求“双不足”的发展现状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2、论文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和改善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两个层面提出了政策调整的思路,基于供给层面的政策调整思路包括:一是推进产权改革,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弱化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三是放松金融管制,建立市场化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四是重新设计政府提供的“公共金融产品”的种类,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五是探索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模式和实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六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形成多样化的、竞争充分的农村金融市场。3、论文初步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有效金融需求问题,界定了农村有效金融需求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分析农村金融需求、农村有效金融需求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贷款公司的信贷台帐分析进行了经验验证。4、论文结合四川省仪陇县的金融需求和供给状况和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经营实践,探索了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金融供给和需求问题,论文指出:一是虽然仪陇县存在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现实,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需求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二是即便在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增加金融供给也能够激活有效金融需求。5、论文根据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经营实践,探索了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三位一体”运作,整合金融资源,加大金融供给力度;二是加强“银政合作”,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三是推广“企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信贷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四是建立业务联络员联保制度,探索有效的抵押品替代机制:五是参股资金互助社,支持、引导农村最底层的微观金融活动;六是探索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控制经营风险。论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论文有必要对我国农村有效金融需求问题进行更为深入地考察和研究,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上完善“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结论。论文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有效金融需求不足条件下的供给策略以及农村思路和政策措施。5.期刊论文雷林丽试论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新发展——结合农村金融发展分析-中国外资2010,(4)2008年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式微,其在城镇金融市场的发展优势逐渐减弱.2006年,银监会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措施.为外资银行试水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外资银行纷纷入主农村金融领域,在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夯实了基础.6.期刊论文罗永明.贾存旺.刘实根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改良对策--对新干县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农村金融组织网点分散,达不到规模经济,组织资金成本高,发展不平
本文标题: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概况及政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