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法医物证学教学大纲2015429
1《法医物证学》教学大纲适用成人教育法医学专业一、课程简介《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法医物证检验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法医物证的检验、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法医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因此,是法医学专业必修课程。目前使用教材为《法医物证学》(第三版),侯一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本课程主要包括:①法医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多态性遗传标记及分析技术;②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③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检验和个人识别;④亲子鉴定;⑤法医DNA数据库等。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及在法庭科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掌握亲权鉴定与个人识别的鉴定原则、基本理论、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的评价。使学生在结束学习后能基本承担常规法医物证检验工作。本课程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总学时为39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9学时。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法医物证学》是以生物物证为研究对象,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与人体有关的生物检材鉴定的一门学科,是法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属法医学中的物证检验部分,是法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证及法医物证的基本概念;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DNA多态性分析;表达产物水平遗传标记;亲子鉴定;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血痕、精斑、唾液及唾液斑、混合斑、人体组织等常见生物性检材的检验与个人识别;法医物证鉴定证据意义的评估;法医DNA数据库等。(二)基本技能通过实验教学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通过对常见生物检材确证试验、DNA2提取、PCR扩增、电泳等方法的学习,掌握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法庭科学的常用遗传标记(STR)的分型方法,以便法医工作者和法医学专业学生在以后的法医实践中能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案件中的问题。(三)基本素质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以后法医学检案工作中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案件中常见的法医物证进行分析鉴定,为侦查、审判提供充分、有力的线索和证据。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服务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具有独立探索、收集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公平、公正、诚实、正直;具有责任感、敬业心。三、学时分配法医学专业的《法医物证学》课程总学时数为39,理论课为30学时,实验课为9学时,各单元学时分配见下表。《法医物证学》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单元名称理论学时1绪论22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13DNA多态性的分子基础34DNA长度多态性35STR自动分型36DNA序列多态性27线粒体DNA多态性18亲子鉴定39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110血痕检验211精斑检验112唾液斑检验1313混合斑检验114人体组织的检验215个人识别的证据意义评估216DNA数据库2合计30《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学时常见生物检材的DNA提取及浓度测定3DNA多态性分析技术3常见生物检材的确证试验3合计9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单元绪论目标掌握物证与法医物证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法医物证学的基本任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人类遗传标记的遗传规律及其在法医物证检验中的作用与地位;法医物证鉴定的基本原则及鉴定书的书写格式。了解法医物证学发展概况。内容重点阐述法医物证学的概念和分类;法医物证学的两大任务——个人识别及亲权鉴定。详细了解法医物证学的性质、任务、内容、对象及意义;人类遗传标记的遗传规律及其在法医物证检验中的作用与地位;法医物证学的研究方法;法医物证鉴定的基本原则及鉴定书的书写格式。一般介绍法医物证学的改革及进展。第二单元物证分析的遗传学基础4目标掌握人类遗传标记用于法医物证检验的相关概念;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参数。熟悉遗传规律及群体遗传。了解遗传标记的分类。内容重点阐述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等位基因等基本概念;遗传多态性的定义及意义;杂合度、个人识别率、非父排除率的概念及意义。详细了解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和非孟德尔遗传;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法医遗传学应用参数的概念、计算和意义。一般介绍遗传标记不同水平的分类。第三单元DNA多态性分析基础目标掌握DNA分子结构、功能、理化性质与DNA多态性及分析技术之间的联系;DNA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的概念、特征;DNA长度多态性遗传标记;等位基因的命名原则。熟悉DNA多态性的分类;D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理化性质;人类基因组的概况。了解DNA长度多态性形成机制。内容重点阐述DNA长度多态性的概念;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概念、特征;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概念、特征和命名原则。详细了解DNA的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尤其是其变性和复性;人类核基因组DNA的特征;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分类和基本概念。一般介绍基因突变的分类与基本概念;DNA长度多态性形成的基本机制。第四单元DNA长度多态性目标5掌握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的基本步骤;DNA纹印和DNA指纹的概念、基本特征和法医学应用;PCR概念、基本原理、反应体系、技术特点;VNTR基本分型技术;STR分型技术及其在法医物证鉴定中的应用优势。熟悉DNA指纹、DNA纹印技术的局限性;常用的STR基因座的特征及在群体中遗传分布特征;X、Y染色体常用STR基因座和常用的STR复合扩增试剂盒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Mini-STR的特点及优势。了解常用的单基因座探针和多基因座探针的特征;主要的VNTR基因座。内容重点阐述PCR的基本原理、反应体系的组成、反应条件的选择;PCR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优势;RFLP与Amp-FLP技术的异同点;常用的STR基因座的特征及在群体中遗传分布特征。详细了解DNA指纹图的原理、基本步骤及基本特征;DNA定量方法:分光光度法,溴化乙锭-荧光法;DNA纹印和DNA指纹技术的基本程序、特征、法医学应用和局限性;Mini-STR的特点及优势;Y染色体、X染色体STR常用基因座及分析的特点;几种常用的银染和荧光STR复合扩增试剂盒。一般介绍常用基因座探针;其它STR基因座的遗传特征。第五单元STR自动分型目标掌握STR自动分型用于法医DNA分析的优缺点;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技术。熟悉STR自动分型中分析图谱的影响因素;影响STR自动分型的因素;常用的STR荧光复合扩增试剂盒。了解STR复合扩增产物的毛细管分离;光谱分离等位基因的原理。内容重点阐述STR自动分型用于法医DNA分析的优缺点;荧光标记STR复合扩增技术以及扩增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详细了解荧光STR复合扩增的组成及常用的试剂盒;电泳分离扩增产物;等位基因的确定与分型;DNA片段分子量计算;分析图谱时要考虑的多种因素,6如STUTTER峰、off-ladder峰等;STR自动分型的影响因素。一般介绍毛细管分离的装置、原理;光谱分离等位基因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第六单元DNA序列多态性目标掌握DNA序列多态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分析基本技术;DNA序列多态性用于法医学实践的优缺点。熟悉等位基因特异性探针杂交技术、扩增片段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和MVR-PVR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了解其他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内容重点阐述DNA测序原理和基本技术以及与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比较其优缺点。详细了解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ASO)、扩增片段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MVR-PCR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及法医学应用。一般介绍其他序列多态性分析技术:如DNA芯片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焦磷酸测序技术、微测序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的一些基本原理、技术和法医学应用优势。第七单元线粒体DNA多态性目标掌握mtDNA基因组的特点及法医学中应用优势和局限性;常见的mtDNA序列多态性形式和分型技术。熟悉mtDNA多态性形式、特点、命名和分型技术;mtDNA的群体遗传;mtDNA分型的特殊问题。了解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内容重点阐述mtDNA基因组的四大特点:母系遗传,高拷贝数和异质性,瓶颈7效应和复制分离,阈值效应;法医学中应用优势和局限性;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特征,重点是单核苷酸多态性,mtDNA法医学意义及局限性;常见的mtDNA序列多态性形成特点和分型技术。详细了解线粒体命名原则;法医mtDNA分型和人类线粒体全基因组DNA分析异同点;mtDNA的群体遗传;mtDNA分型的特殊问题。一般介绍线粒体基因的结构呈闭环双链结构,主要功能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第八单元亲子鉴定目标掌握亲子鉴定的基本概念、原理;非父权排除概率、父权指数、父权相对机会的概念、计算和意义。熟悉亲子鉴定的常见案例类型;否定父权的类型;法医亲子鉴定的标准;错误否定父权的风险。了解其他血缘关系的鉴定。内容重点阐述亲权鉴定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遗传规律;非父排除概率、父权指数、父权相对机会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统计学意义。详细了解错误否定父权的风险:突变和遗传变异;亲子鉴定排除父权和肯定父权的标准。一般介绍错误否定父权的情况,防止错误否定父权的方法;父权指数、父权机会的计算原理。第九单元法医物证检材的提取、包装和送检目标掌握法医物证检材的发现、提取、包装、保存和送检的原则与方法。熟悉法医物证检材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法医物证检材送检程序。内容8重点阐述法医物证检材的发现、提取、包装、保存和送检的过程中不同检材的不同处理方法与原则,重点是血痕、精斑、唾液斑、毛发和组织等检材。详细了解法医物证检材的定义,法医学物证一般包括人体各种体液与组织,具有容易变性、变质、降解和腐败等特点。一般介绍物证检验的基本过程包括从发现检材到检验、做出鉴定结论的全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案件勘查或案件调查过程中完成,第二阶段主要在实验室完成。第十单元血痕检验目标掌握血痕检验的目的及基本程序;血痕预试验、确证试验、种属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意义;血痕的DNA检验;血痕ABO血型测定的原理、方法、结果评价。熟悉种属鉴定的DNA检验;血痕的性别鉴定。了解出血部位判断及出血量估计;血痕的红细胞酶型、血清型的检验方法及结果评价。内容重点阐述血痕检验的目的及基本程序;血痕预试验(联苯胺试验、鲁米诺试验)、确证试验(血色原结晶试验)、种属试验(沉淀反应、抗人血红蛋白胶体金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血痕的DNA检验;ABO血型测定(吸收试验、解离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评价。详细了解种属鉴定的DNA检验;血痕的性别鉴定;血痕的现场勘查、血痕检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场血痕的肉眼检查,采集、提取、保存送验原则。一般介绍血痕出血部位的推断,血痕的性别鉴定及出血量估计;血痕的红细胞酶型、血清型的检验方法及结果评价。第十一单元精斑检验目标掌握精斑检验的意义及程序;精斑预试验、确证试验、个人识别的原理、9方法和结果评价。熟悉精斑中血清型、酶型多态性检测的价值、条件与结果评价。了解精液的组成;精液检验的其它方法和原理。内容重点阐述精斑检验的目的及基本程序;精斑的肉眼检查及紫外光检查;精斑预试验(酸性磷酸酶试验)、确证试验(精子检出法、P30试验)、个人识别(DNA分型、中和法ABO血型测定)的原理、方法和结果评价。详细了解同工酶型检测(PGM1、DIA3型的表现型、基因座、测定方法)、血清型检测(Gc的表现性分型、测定方法);精斑的DNA提取、检测方法。一般介绍精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第十二单元唾液及唾液斑检验目标掌握确证唾液斑的原理及方法;唾液斑ABO血型测定原理及方法。熟悉唾液斑检验的意义。了解唾液斑中其它遗传标记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内容重点阐述唾液斑预实验--唾液淀粉酶的检出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唾液斑确证试验--口腔粘膜脱落上皮细胞检查的原理及方法;唾液斑个人
本文标题:法医物证学教学大纲201542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6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