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05.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1.通过本次作文,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3.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严密。二、说明文的类型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回顾旧知识一、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用来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一.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二.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三.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怎样写好说明文呢?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一、明确说明对象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例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写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它独具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全文从亭台轩榭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映衬,门窗雕刻的图案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能了解苏州园林区别于其它各处园林的鲜明特征。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1.仔细观察事物事物特征主要是从空间,时间,状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标志等方面,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而反映出来的。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首先必须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怎样才能了解事物呢?最根本的办法是在生活实践中细致观察事物。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更要下功夫仔细观察,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它的特征,认清它的本质。2.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范畴上讲,特征大体上分为外部特征、内部构造特征、发生发展特征、成因特征和功用特征。从主次地位讲,特征为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全面列出某一事物的全面特征,以便抓住某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我们还要善于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例如,同样是笔,硬笔和软笔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方法也有不同。如果能抓住这些进行说明,事物的特征就能表现得比较清楚了。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是这样来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大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突出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世间万物复杂多样,其特征也多种多样。如写“蜜蜂”,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A、形状特征;B、生理特征;C、生活习性特征;D、功能特征。那么多特征,在同一篇说明文中,是否全都写出来呢?这要根据写作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有选择有重点地突出介绍事物的主要特征,其它特征可以略写或不写。4.全方位地展现事物的特征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它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事物的整体特征,有时就是各个局部特征的总和。对事物的微观特点进行的说明,其实也就是对整体特征进行的说明。围绕某一点,多方面地展现事物的特征,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多面展示,是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尝试的方法。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还需要我们平时付出努力。一要认真观察。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等。二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深入分析其异同。三要重视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注意间接经验的获得,提高理性认识水平。5.寻找勾连事物的特征,深入说明一个事物的多方面特征是互相依存,多方联系的。要抓住其特征,不仅要观察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还必须分析研究,找到并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点,这样事物的许多特征就可以找出来了。为了深入地说明事物特征,我们说明事物时,不能只停留在回答了为什么,还必须解释说明,揭示出某一事物特征产生的原因,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上从五个方面讲了抓住事物特征的一些方法,要抓住事物特征,我们还必须注意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运用准确的语言,才能把事物特征解说清楚。一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提示: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需注意这点。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新疆坎儿井坎儿井是一种井、渠结合,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水平集水建筑物。①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这些竖井并连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坎儿井是生活在干旱高温的山地、盆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坎儿井可以有力地保护当地有限的水资源,有了坎儿井,他们就有了生存的基础。②~~~~~~~~~~~~~~~~~~~~~~~~~~~~~~~~~~~~~~~~~~~~~~~①开门见山,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对象。②介绍坎儿井的建造背景和作用。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集水方式,其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坎儿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绿洲,平均长度在3000米以上。③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总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挖井人还要知道什么地方地下有水,从开挖处到出水处要挖多少竖井,每个竖井需挖多深,这都要有丰富的经验。③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坎儿井开凿十分艰难。~~~~~~~~~~~~~~~~~~有研究认为现存最古老的坎儿井通水时间距今已约500年,甚至更早,到20世纪50年代末,新疆共有坎儿井1784条,年出水量6.82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3万亩。但随着地面引水工程的建设和机井的普及,加上开挖极为困难,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降。2003年,新疆的坎儿井数量已锐减至614条,年出水量减少56%,灌溉面积减少52%。④④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先介绍坎儿井的历史,再介绍坎儿井的现状。名师总评:这篇文章先对新疆坎儿井进行总的介绍,让读者对坎儿井有一个总的印象。接着介绍了坎儿井的作用、开凿的艰苦,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最后介绍坎儿井的历史和现状。文章条理分明,脉络清晰。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既让读者对坎儿井有了清晰的了解,又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疆上明珠——坎儿井如果你去吐鲁番旅游,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的外围戈壁上,可以看见顺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有序地伸向绿洲,那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大家从高空俯视,那些土堆宛如一颗颗珍珠,装点着吐鲁番这个古老却仍青春焕发的地方。坎儿井是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地下水利用方式。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由竖井、暗渠两部分组成,是一种井、渠的结合。它依据山势坡度,按引水路线在地面挖出许多竖井,并在地下将这些竖井连通成渠,使深层地下水逐渐转变成浅层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涝坝(蓄水池),然后引至农田灌溉。山区地下水埋藏较深,而坎儿井通过竖井依山势开出的水平渠道将深水变为浅水。由于水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保持了水量常年稳定。坎儿井的开凿是十分艰苦的。在开挖线上,每隔数十米就要挖一口竖井,竖井愈多,其头道竖井就要愈深。井下渠道开挖靠点油灯作业,总工程量非常大。随着地面引水工程的建设和机井的普及,加上开挖极为困难,坎儿井在灌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降。有着保护、净化水资源和不消耗其他能源优势的坎儿井,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坎儿井的抢救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有越来越多的坎儿井重流汩汩清水,焕发出新的生机。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提示:1.这一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不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2.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介绍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3.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鸟巢“鸟巢”是对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①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占地约20.4公顷,建筑面积约25.8万平方米。整个体育场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搭建而成的鸟巢,造型独特,简洁典雅。它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28日落成。②~~~~~~~~~~~~~~~~~~~~~~~~~~~~~~~~~~~~~~~~~~~~~~~~~~~~①开门见山,点出说明对象。②分别介绍“鸟巢”的面积、外形特点、名字的由来、开工建设时间、落成时间。“鸟巢”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技术,比如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雨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等,是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鸟巢”的外观之所以独创为一个没有完全密封的鸟巢状,是因为考虑到这样既能使观众享受自然流通的空气和光线,又能尽量减少人工机械通风和人工光源带来的能源消耗。“巢”内使用的光源,都是各类高效节能型环保光源。在行人广场等室外照明中也尽可能地采用太阳能发电照明系统。③③先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总说“鸟巢”的设计特点,接着由外到内分说“鸟巢”的外形特点和“巢”内特点。北京奥运会期间,“鸟巢”作为主体育场,承担了开幕式、闭幕式、田径赛事和男子足球决赛。精彩绝伦的开、闭幕式表演与“鸟巢”大气宏伟的结构相得益彰,令世人惊叹。④④介绍“鸟巢”在奥运会期间的杰出表现。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近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⑤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⑥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观看效果,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⑦⑥从建筑设计的角度,高度赞扬“鸟巢”。⑤议论与抒情相结合,抒发自己对“鸟巢”的赞誉之情。⑦赞扬“鸟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名师总评:这篇文章对“鸟巢”的地理位置、外形特征、建筑特色等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鸟巢”的节能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让我们对“鸟巢”这一建筑有了全面的了解。雄伟的湘江北大桥远远望去,一座巨大的“A”字形大桥耸立在美丽的湘江上,这就是湘江北大桥。①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弥漫的河雾为大桥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北大桥一身银白素装:白色的拉索塔,白色的桥身,白色的栏杆,白色的
本文标题:05.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6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