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析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内涵类型和特性
1浅析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内涵、类型和特性内容摘要:网络是以往公共突发事件诱因的一个盲点,但它同时又是当代信息社会处理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必须占据的高点,对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探索和思考具有广泛且长远的价值。本文以“网络”为视角,前瞻性地分析研究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通过对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社会背景分析,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共性,进而界定出我国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内涵、类型以及特性。关键词: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ATentativeStudyontheConnotations,TypesandFeaturesofPublicEmergencyCasesinHigherEducationInstitutesInducedbyNetworkAbstract:Before,Networkisablindspotininducementofpublicemergencycases.However,atpresent,itoccupiesahighlyimportantplaceinaddressingthepublicemergencycasesinmoderninformationsociety,exertingafar-reachingeffectincontemplationandexplorationinthecasesinhighereducationinstitutesinducedbynetwork.Intheperspectiveofnetwork,thepaper,aheadofthetime,studiesthepublicemergencycasesininstitutescausedbynetwork.Itfirstanalyzesthesocialbackgroundofthecases,concludesthecommongroundsafterreferringtotheclassificationofscholarsbothfromhomeandabroad,thendelimitstheconnotations,typesandfeaturesofpublicemergencycasesinhighereducationinstitutesinChinainducedbynetwork.Keywords:highereducationinstitutes,network,emergencycases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精辟地指出,在21世纪,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的自由传播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其中,互联网的普及功不可没,信息化浪潮深刻地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2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一、加强校园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背景剖析我国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7月24日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53亿人,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学生网民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7600万人,占到30%,比2007年12月增长了1552万人。大学生的电脑拥有量的增加、学校实验室良好的配置以及相应电脑知识、技术的掌握是大学生网民增加的促进因素。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长也较一般人更长。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提供强大的信息以及便捷交流方式的同时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也为一些人提供了散播危险信息、剽窃他人作品、窥视他人隐私的渠道;成为有些人盗取他人商业秘密、进行非法交易、逃避法律责任的工具。各种敌对势力也会把互联网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利用网站、BBS、聊天室、博客、邮件、新闻跟贴等多种方式,大肆宣扬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攻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破坏社会稳定;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这些问题污染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不同程度地的负面影响,对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00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中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进行集体学习,为2007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4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方向。6月3日,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时期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引领社会的重要阵地,高校更是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焦点。但当前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个别高校对校园网在维护高校稳定和新舆论格局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现象,处理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3高,网络道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加强高校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推进高校校园网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明确校园网络管理的具体职责、工作措施和基本要求势在必行。二、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内涵界定自从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热的态势。关于校园公共突发事件的研究专题性深入、党和政府引导凸显、高校主动性增强,近一个阶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研究体系,有一支较为稳定的队伍从事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研究。对于网络公共突发事件大部分学者以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围绕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和网络安全的技术防范展开。研究的主题围绕公共卫生事件直报和网络本身展开;突发事件的主体主要是省级公共卫生部门,关于高校的研究较少,更多学者从校园网络安全角度研究。学者曲成义在《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与治理环境的建设》一文中将网络突发事件归为“电子威胁”、“物理威胁”和“内容威胁”三类,并提出应急治理的指导思想和正确原则,以及大力推进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基础设施的八大体系。对于高校的网络突发事件管理,他认为主要工作是围绕校园BBS等载体规范和引导学生网络行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及快速干预。目前,对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专门研究,主要问绕两个进行。第一,关于高校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上海大学的研究具有代表意义。上海大学根据信息与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事件分为地震、台风、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损坏的自然灾害,电力中断、网络损坏、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损坏的事故灾难和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三种类型。第二,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界定。根据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学者们将其界定为:高校管理者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对比这两类类研究,高校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强调的是网络的技术安全管4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强调的是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对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更没有具体可行的管理应对措施。而目前信息化的浪潮和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不断涌现要求我们对在高校中发生的学生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根源、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利用高校现有的制度环境、管理措施进行迅速有效的应对管理进行研究。这里我们综合上述研究,首先廓清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概念。我们认为,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是以高校学生管理为主线,以网络为载体,突然发生并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下文力图就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类型,发生传播的根源和途径等做些初步探究。三、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类型在这里,我们根据事件发生的根源和传播途径,将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源于个体行为,发于网络网络公共突发事件虽然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具有鲜明的公共性,但是很多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往往是某个个体的特定行为,所谓“飓风起于青萍之末”。比如因个别人信息选择失范引发的网络成瘾、网络恶搞;因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引发的学术失范;因窃取、散播、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散播极端言论、传播不健康信息、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网络犯罪等网络失范行为都可能引起网络上的轩然大波,成为牵动众人,甚至举国震动的公共事件。如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极个别大学生发表极端言论,众多网友在网上发帖,上传音频进行抨击。一时间互联网上唇枪舌剑风起云涌。其中不乏低素质的攻击谩骂和极端情绪的发泄。(2)源于社会现实,发于网络源于当前社会中发生的敏感问题,如政治性突发事件、政策性突发事件等。经过网络的报道,相应反响引发不同观念并在网上散播出来,引发牢骚、不满、网络争论,甚至谩骂、人身攻击、泄私愤等。如2008年因法国媒体记者对中国方面的不实报道而引发的抵制家乐福事件中,学生通过校园BBS以及校内网等发帖要求抵制法国企业。(3)源于网络本身,发于现实。5因网络中断或其他相关问题引发事件,如网络病毒大面积暴发,网络信息系统遭到侵犯而中断;网络线路被人为破坏等,如熊猫烧香、灰鸽子等网络病毒和恶意程序的泛滥,成为众矢之的。最终以这些病毒编制者和恶意传播者的伏法结束。四、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特性(1)参与主体具有开放性,不局限于校内。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围绕某个学校内部管理问题局限于学校内部,也可能围绕某个道德伦理问题涵盖某个地区绝大部分人,甚至跨越国界。有专家从网络主体之间互动作用关系出发,将校园网界定为师生关系场所、熟人世界、陌生人世界三类媒介场所,也从侧面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开放性。(2)消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具有光速性、广泛性、难控性。相较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速度,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传播速度可以随事件的发生、发展在互联网上以光速发布最新的消息,而且传播范围广。网络突发事件报道往往有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特点,有时即便消息被证实为虚假,但因为网络的传播,天下已经皆知,这就给当事人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如北大女生因被诬在国外裸奔,心理遭受严重创伤,被迫中断留学回国维权。(3)网络公共突发事件往往表现为流言危机,耸人听闻,难以求证。一些好事之徒在论坛发布煽动性、蛊惑性消息时,往往采用耸动人心的标题,再辅之夸张而震撼的叙述,甚至声情并茂。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缺乏辨别能力,或者根本无法辨别消息的真假,就跟着起哄,间或有几个理智之人也被淹没在网络暴力的漩涡当中。更让人遗憾的是,一些网站出于商业目的,片面追求点击量,刻意将这些假消息置于显著地位,这就加快了假消息的传播速度,也给当事人造成更大伤害。(4)影响具有深远性。突发事件包括重大事故、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等等,这些社会性事件一旦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网络舆论场,吸引为数众多的网民参与其中。这些网络舆论一旦达到一定的传播强度,进而就可能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社会舆论,在整个社会范围中产生巨大影响。如2008年4月,网络盛传家乐福超市董事支持藏独势力的传闻就造成了全国范围内从抵制家乐福到全面抵制法国商品的激烈风潮。这起事件在高校学6生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抵制和运动队伍的最前列往往能看到高校大学生的影子。怎么样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应对此类事件。如何对学生网络上传播的爱国热情和举动进行正确引导,都是高校管理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课题。网络既是引发公共突发事件的原因,同时也是对公共突发事件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并占领网络这一阵地,对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乃至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和心理等各个方面实现有效管理。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标题:浅析高校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内涵类型和特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7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