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石狮一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1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石狮一中高克思创新教学设计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构思石狮市第一中学政治组高克思一、指导思想教学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教程的实施通常是由教学思想决定的。指导我说课的指导思想如下:1、新课程观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课程目标(旧课程强调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和课程功能)2、新教材观教师、教科书、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图书教材等都是学生学习的环境(旧课程强调“教科书”——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科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3、新教师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育与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旧教材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4、新学生观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基础上的学习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的被动地位。)二、教材分析(一)本框题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本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4部分--“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内容。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它是唯物辩证法部分的逻辑起点,也是本课内容的逻辑出发点,同时又是以后内容的理论前提。(二)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目标为本位的,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因此,与传统教学不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联系的含义,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以及多样性。通过联系含义的提炼和概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联系普遍性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事物的客观联系与人的实践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尝试解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2、过程与方法目标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通过设疑、质疑、解疑、小组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设置具体的事例和典型的视频材料,使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而且这种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也是有条件的,从而培养学生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知识的运用过程与体验过程,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确立的依据重点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将此部分内容确立为教学重点的依据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之一。它是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自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2、教学难点及其确立的依据难点是: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将此部分内容确立为教学难点的依据是: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他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教材中又讲到,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建立起人为事物的联系。这两种似乎自相矛盾的说法,对于刚刚接触唯物辨证法,又还没有掌握辨证思维的高二学生来说,无论是在理解上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三、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本课题特点及授课班级学生的学情特点,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1、情境教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抽象、乏味的政治理论,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通过将学生引入预设的情境,在情境中,教师通过层层设疑,环环紧扣学生的心弦,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2、问题探究法: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于“无疑”之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从而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传授、接受过程转变为以问题为纽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引导、发现的过程。如,设置想一想,“台湾地震为什么会波及到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通信?”,又如“联4系是客观的,是不是说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生生探讨为主的形式,并辅助以教师的适当指导,让学生在讨论中,增长知识、培养互助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3、漫画分析法:利用漫画的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时,在寓教于乐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综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教学的效果。4、图表归纳法:利用图表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综合能力。如:设计一表格,让学生归纳和概括出联系观点的世界观(内容)和方法论(要求)以及反对的错误观点,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四、学情与学法(一)学情分析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之辨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只要注意引导,对本框题的知识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辨证思维方面能力有限,在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客观性和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系的条件性等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会有些困难,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二)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习成为一种活动。施教之功,贵在导学。为此,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价值,我在教学中综合采用以下的导学方法:1、知识迁移法:“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去探究新知识;在讲到联系的概念时,让学生在视觉情景中回顾初中已学的生物知识,领悟出哲学上“联系”的概念;在突破难点---联系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关系时,回顾“世界物质性原理和人的实践活动的特征”等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解和巩固新知识。2、合作学习法:选取学生身边的材料、事例等,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互相探讨,自主合作,归纳总结,重新认识这些事例当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道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能交融在一起,在群体思考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互相教育、归纳综合的合作学习过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能力。3、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用所学知识(联系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提高对现实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做到能够举一反三,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爱国情怀。54、分析归纳法:在涉及“联系普遍性的表现”时,让学生在已学联系的含义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法,充分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出联系普遍性的三个表现。五、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三维复合教学方式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政治课教育实效的迫切要求。在素质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线,构建教师导学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维复合的课堂教学活动程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六、教学过程分析(一)布置阅读任务,自主学习导入(二)讲授新课1、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出教学内容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师生合作探讨,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点评设计意图课前自学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出示思考题。学生先自学,自己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总体感知本课知识脉络。肯定学生自学成果,鼓励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先学后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通过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导入新课情境教学播放动“蝴蝶效应”,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学。边看边想,让学生领悟到自己就生活在普遍联系之中。通过“蝴蝶效应”这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6新课教学联系的含义情境教学法知识迁移法播放生物学中的食物链动画,学生回顾初中生物食物链的知识,引导学生归纳联系的含义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场面,回顾已学知识,运用知识迁移法,自主得出联系的概念。运用情境教学法、知识迁移法,引导学生综合思维,培养归纳能力。联系的普遍性情境教学法联系实际法合作学习法创设课堂活动,播放台湾9.26地震视频,让同学归纳联系普遍性的三个表现。学生边看边思考,感受世界是普遍的。并自主归纳联系普遍性的表现。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归纳联系普遍性的表现贯彻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教学要“千方百计贴近学生生活、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课堂内动起来、“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归纳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图片分析法联系实际法合作学习法展示几组图片,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出,联系具有客观性。学生分组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国乃至家乡石狮如此的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其中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及时总结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归纳。联系客观性。哲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领悟科学思想。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人对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不是无能为力的?播放《天路》歌曲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得出: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根据自在事物的联系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肯定学生的见解,鼓励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创设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法知识迁移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是客观的学生回顾旧知识,最后归纳得出: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漫画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展示三幅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漫画中主人公的错误之处在哪?对人们有何启示?引导学生边看漫画边思考,进行讨论,最后小组派代表回答事物的具体联系。鼓励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会从现象中深入思考发现隐含在现象背后的本质。7新课教学联系的多样性运用知识创设“试一试”环节学生讨论,派代表到黑板上做连线题。纠正和完善。教师出示正确结果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习惯和情感。知识梳理拓展知识设置一张表格,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自己先完成表格的填空。通过直观的表格,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总体脉络,为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教学小结归纳总结学生先回顾后思考总结归纳本课知识结构总结本课主干知识,课堂练习练习巩固出示4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完成5道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深化本课重难点知识,同时对学生解题方法进行指导。课后作业课后拓展设置课后综合探究题学生课后讨论: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五个统筹”?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习惯。(三)教学小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含义客观性---不以意志为转移多样性—以条件性为基础联系的特征事物内部事物内部事物之间事物之间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8(四)课堂练习1、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而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C)A.世界是物质的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2、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C)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
本文标题:石狮一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9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