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小学课堂提问武鸣县双桥镇双桥小学黄会兰【摘要】:在课堂提问可分为引发性问题、疏导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总结性问题、感想性问题等五类。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注意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的精神、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形式多样,每日有疑,持之以恒、课内外结合质疑、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人、具备丰富的知识质疑、问题意识的提高要注意渐进性、善待儿童的好奇心,珍爱问题的源泉。问题提出后,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注意充分肯定正确点、及时纠正错误点、高度重视闪光点、善于引导分歧点。【关键词】提问课堂小学课堂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实时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状况和理解程度;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识。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知识的进程看,提问可分为以下五类:1.引发性问题。新课开始时,教师借助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拿着一个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进教室,问同学们想知道这口袋里装了些什么。2.疏导性问题。这类问题是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以及必须掌握的知识(难点与重点)进行提问。3.探究性问题。这类问题是引导学生就某些内容作深入的理解。例如,既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五分之一左右,火柴能燃烧起来,那么,如果火柴在纯氧气的环境中的燃烧情况会怎么样呢?4.总结性问题。让学生把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小结。5.感想性问题。让学生谈谈学习后的感想。针对以上分类,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重视信息量。信息论原理告诉我们,在一篇文章中每个句子所含的信息量是不同的。有的句子所含信息量大,教师如果能捕捉住这些句子去挖掘,而且抓住几个点可以形成相当大的覆盖面。2、控制难易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如要学生摘桃子,站在原地摘不到,得跳一跳方能到手。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有难度才能刺激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难得适度。当然,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较深奥、难度大,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或以旧探新铺路搭桥,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或浅化难点,平缓坡度,化难为易。提问应着力深入浅出,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海上日出》是名家名篇。开始就点明记叙中心,交代看日出的时间是“天还没有大亮”,看日出的环境是“周围很静”和“机器的声音”。教师问:“既然有机器声,怎么能说很静?”学生始料未及,一时不知从何答起。教师增设同类问题,引导类比,学生才明白了通过对所能听见的细微声音的描写突出环境静,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写法。此时,学生的求知心理暂时得到了满足,接着教师反问:轰隆隆的机器声属细微声吗?学生怔住了。教师启发他们理解周围一词所表示的特定环境。教师有意加重语调,连说两遍“周围——周围”并辅之以动作。学生茅塞顿开,领悟到在一望无垠的茫茫大海之中,即使是机器声也显得细微了。最后教师小结:“以声音反衬静,更增强了寂静感。在这样的时间和环境观赏日出,色彩纯净,气氛清幽,心欢目悦,充满生机,突出了中心。”3、把握提问角度。提问角度灵活多样,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如教学“什么是长方体”时,可以先问:“你们见过像砖块形状的东西还有哪些?”学生会很快回答诸如“冰箱、石条、墨水盒”等,再从这些物体中归纳出长方体概念,学生就容易把握了。4、把握节奏感。课堂提问应呈现一种快慢适宜,有张有弛的学习氛围,不能像丢炸弹一样让人无所适从。可运用“提问———等待———回答———等待———评价”结构模式构成快慢相宜的提问节奏,以符合学生思维的间断性、跳跃性。5、诱发学生自己提问。教师应善于创设现实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其主动提问,使之通过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尝试解决、体验成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无穷魅力。我们应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符合逻辑的猜想,预测问题解决的方向和趋势。在培养问题意识时教师应注意些什么?1、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的精神。首先在于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并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嘲笑,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积极性,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2、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教学中的一问一答几乎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而把创新学习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改变学生不爱问问题的习惯。老师可以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问多答,一问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3、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不仅要告诉方法,还要做示范,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让学生从敢于问到善于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4、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不能轻视,要适时解答,不然就有可能挫伤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当然解答时应有技巧,不是笼统地给予答案,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用适当的方式解答,也就是在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的独创性,而不是包办代替,束缚学生的思想。5、形式多样,每日有疑,持之以恒。要让质疑落到实处,教师一定要多想办法,不断变换形式,天天有疑,并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如同桌之间相互质疑,前后、左右四人质疑,小组讨论质疑,全班集体质疑,教师课堂质疑,教室后墙上开辟每日一疑等方式。6、课内外结合质疑。问题意识的培养,仅靠书本,靠课堂是不够的,教师要善于把课内外结合起来。课堂中,书本上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作深入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探讨;对课本外,生活中的问题,向他们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这样,在对课内外问题的探索中,提高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7、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问题的主人。那么课堂对问题的关注点要由传统的以书本设计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中心向以学生自我需要解决的自我发现的问题为中心转移。因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教师对问题的关注点不在于自身提出问题,而在于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由追求单一的考试成绩变为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发现,敢于冲破对书本、对教师以及权威的崇拜。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探索知识转变。8、具备丰富的知识质疑。问题意识要以丰富的知识为背景。学生基础越扎实,知识面越广博,想得就越多越深远。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让学生学好各门基础课程,而且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9、问题意识的提高要注意渐进性。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都是逐步提高的。一般来说,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提高要经过想问、敢问、乐问、精问这四个发展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首先造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想问;同时要创设和谐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敢问;在学生问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回响,使他们尝试成功的愉悦,促使其产生乐于提问的积极情感;在此过程中,要给予方法指导,使他们善于从纷繁的表面现象中抓出主要矛盾,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逐步做到精于提问。10、善待儿童的好奇心,珍爱问题的源泉。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第一美德。他们来到世界,便开始认知世界,认为世界珍奇妙,有许多自己不明白?为什么,如想去知道为什么有日、月、星、辰、动物与植物的生长特点……这种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儿童爱问许多的为什么,这是探究的开始,也是创新的萌芽,进而产生了进一步探究是什么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善待、呵护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耐心地向孩子解释这许多个十万个为什么,并把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探索情景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去观察、发现、创新。因为怀疑上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作为教师还应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解决一个问题,只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质疑的内容,也不苛求标准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有含金量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作答。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动手、动脑、亲身去体验,从中发现新知识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了。总之,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教师要教会学生以是什么为形式直问,以为什么为形式深问,以怎么是为形式曲问和比较形式出现的品问。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进行钻研和思考。由此可见,问题产生于实践,它是诱发学习的真正动力。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感知中观察思考,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抓住问题这一线索,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尝试解决的方式和方法,把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的智力性和操作性活动来丰富课堂调动学生创新的欲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的智慧和才华就会得到张扬,潜能与情感就会得到挖掘和升华,课堂就变成了学生向往的场所,变成了儿童智慧的乐园。教学生会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或通过简单的指导便可完成。它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它需要一个开放的大环境,需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它需要教师创设宽松、民主、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有勇于自我表达的勇气;它也需要增加学生多方面的学识,因为学生的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与他们学识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还需要告知学生疑与问的价值,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才能自觉主动地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获得发展。所以,教师每上一节新课,都应该给学生一个新思维的起点,一个崭新的思维方向,使学生创造的源泉形成于课堂,发展于课外,成熟于发现。提出问题后,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的回答也是多种多样,究竟如何应对学生们的答案呢?我们教师应把握住以下几点。1、充分肯定正确点。当发现学生的正确点,我们就应该充分肯定,使其愉快地投入学习过程,因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与他们的学习效果联系紧密。如果学生对学习过程及结果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他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我们应对学生的正确点充分肯定,适时激励,以激发其强烈求知欲和高度积极性,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2、及时纠正错误点。当发现学生的错误点,我们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并帮助他们寻找错误点,并分析错误原因。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绝对不能对其一味指责、冷嘲热讽。3、高度重视闪光点。我们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弘扬独特个性。当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我们应高度重视,发扬光大,把他们的巨大潜能挖掘出来,引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4、善于引导分歧点。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也存在重大差别,认识问题的程度就不同,对同一问题往往各抒己见。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分歧点,使其能全面把握,达成共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课堂提问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好所学习的内容,更快更深入的掌握要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是明天的理想和希望,基础教育是通向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石。完善的教育可以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在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中,我们要循着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路线,让教育生存并发展下去,让学校成为个人成长和创造的一方沃土,让个人成为自我生命发展的主人;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和辛勤的老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课堂提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0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