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浅谈微信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1浅谈微信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微信作为一种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所使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对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带来的不错的机遇,在新时代下,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的使用微信,如何利用微信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甚至利用微信服务于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本位论述了作为中学教师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以及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微信中学生德育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微信这一即使通讯工具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今天纷繁多样的网络媒介中脱颖而出,它占据着我们的手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微信凭借其独有的“即时语音聊天”、“摇一摇寻找朋友”、“在朋友圈分享照片、语音、文字”、“LBS(LocationBased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扫描二维码”等功能,和几乎完全免费的优势,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用户数量迅速突破3亿大关,2013年春节前夕,微信4.5版本推出后,微信用户数更是突破了4亿人,使用频率大幅提高。而在这庞大的微信人群中,90后,95后无疑是绝对的主力,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认识更多的朋友,分享自己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这甚至逐渐形成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今微信在高中学生中的普及率已经超过80%,以我班为例(高一),共有学生54名,有52名同学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53名同学有自己的微信账号,并加入了班级微信群,有40名同学是微信的活跃用户,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群里发言、更新状态、在朋友圈里分享图片和心情,回复别人的分享。由此可以看出,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在和微信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高中学生使用电脑不同程度的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限制,那么手机无疑就弥补了他们对于互联网渴望的缺失,他们就变的更加依赖手机,其中大部分的同学的微信甚至是24小时在线,他们会利用课间,三餐时间,睡觉前这些间隙去使用微信。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微信在给中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负面影响也相伴而生,占用学习时间、负能量的消息、各种微信骗局这都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特别注意的,怎样趋利避害,利用微信去进行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合理的加以引导微信就会成为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利器,有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第一、微信给中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据有关调查显示,92%的95后中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其次才是电脑。针对微信在中学生使用率高的现状,作为高中班主任,我们要思考和开发微信的教育潜能,在德育工作中利用好这一平台,拓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微信丰富了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我们不得不去迎接微信对中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互动性更强,也变的更加的开放,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应该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为此我注册微信账号,组建了班级微信群,登录微信,我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这样就突破了传统德育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使德育教育可以在随时随地进行。另外,同学们在朋友圈发表的心情和状态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德育教育资源。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在课堂上,或者是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正处在青春期,自尊心和叛逆心较强,他们往往不会在公共场合和老师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也就无法准确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达不到我们期待的德育效果。利用微信不再是“面对面”,而是“键对键”,同学们不便于用语言表露的东西,大都能通过文字真实的传达出来。例如我们班有一名经常迟到的同学,我多次跟他谈话都没有效果,有一次在课堂我狠狠的批评了他,他觉得在班级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2就跟我顶了一句,课堂气氛瞬间变的感概,按照传统的德育方式已经进行不下去了,我暂时稳定了这名同学的情绪,下课后我在自己的微信群里发表了一条消息: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你是个优秀的学生,我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你下次不会再迟到!虽然我没有指名我说的对象,但没过多久这名同学就给我发了一条微信给我承认了错误,我们又通过微信聊了好久,我才发现这名同学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只不过是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罢了。从此以后他真的很少迟到了,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利用微信推动中学生自身群体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中学生往往有自己交往的微信圈子和自己信赖的微信好友,他们在这个圈子中相互交流,甚至是相互影响,他们有极强的趋向性和群体性。正确的引导他们使用微信,利用微信交往、传播正能量就有位重要,而这种传播往往是一个圈子,在到另一个圈子,受益的人会成倍的增加。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微信公共平台构建德育教育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诸如“中学生”、“中国梦”、“人民网”、“探索发现”、“好书推荐”等适合中学生的公众账号,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公众账号提供的信息资源,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彼此的思想感受,从而积极、阳光、向上、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另外还可以发挥微信所产生的群体传染性传播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人为,在当今社会中,同辈群体相互之间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在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显得格外的突出,它不仅突破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而且也改变着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一般是建立在家长和老师所认同的价值标准上的,师长所建立的这套标准,往往过于成年话、理想化,很少能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感受。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拥有自己群体的一套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种标准虽然有时候在成人看来是不正确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这正是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世界观去批评他们,我们应该对他们的这种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引导,加以修正,使之成为激励学生的正能量,让学生们产生共鸣,进而进行扩散。例如我在微信群里发起了争做“中国好同桌”的倡议,然后刻意让一对同桌在微信上说自己自从有了这个好同桌,上课瞌睡了,同桌就会提醒,有难题了,同桌积极帮助解答。很快这个消息在班级微信群里传播开来,人人都表示要争做“中国好同桌”,互相监督对方学习。所以利用微信群去让学生代替老师的口去传达一些观点,学生反而会更加容易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微信给中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微信虽然丰富了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但是同时也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首先以老师为主导的地位的正在受到新型网络媒介的冲击,在这种冲击面前,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围绕中学生的特点和喜好展开德育工作。微信在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且衍生出更得可以进行德育工作的技术手段。这种新型的思想意识和传播方式几乎不受任何事物的约束,难免会在传播的的过程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甚至会产生偏差,会挑战我们今天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传统德育模式就显得知识结构老化,技术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德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一定要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微信给我们德育工作的带来的冲击。我们在享受微信给我们带来自由、平等,多渠道的德育思想的同时,也要防止微信中盲目崇拜、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色情暴力、甚至是反动思想的滋长和传播。我们一定要对此进行积极的引导,把现代化的德育手段同传统的德育模式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益。微信快速的群体传播效应对于学校舆情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媒介,微信不仅拥有传统的双向沟通关系,还可以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这种联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重播,呈现细胞分裂式的传播速度,而且传递出去的信息会迅速的被人传播甚至是进行编辑后的多次传播,从而形成一种趋向性舆论导向,更让我们担忧的是中学生的从众心理,在微信里,他们往往不在沉默,而是积极的参与和附和,一条小小的讯息很有可能就3形成一场大的舆论事件,这种影响甚至会冲破校园的范围,进入到社会舆论的大浪潮中去。另外一部分学生为了再微信中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往往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暗语来吸引别人的眼球,而这种不经意的表达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同学误解,产生不了该后果。所以我们要加强同学们微信圈的舆论引导和管理,趋利避害,使之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有利助手。另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微信,不能在微信上行浪费过多的时间,作为老师可以适当的利用微信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使同学们度过愉快而充实的高中生活。参考文献:[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Depthsky.微信,平台化梦想[EB/OL].(2012-04-20)[3]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本文标题:浅谈微信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1056 .html